一种脱硫塔内部除雾脱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64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脱硫塔内部除雾脱白装置,包括有塔体,所述塔体分为第一管筒和第二管筒,所述第一管筒下端外侧设置有进气口,上端内部设置有喷淋器,所述喷淋器上方设置有除雾器层,且所述除雾器层设置在第二管筒内部,所述除雾器层上方设置有出口,所述除雾器层下方设置有冷凝管道,所述冷凝管道设置在第二管筒内部,所述第二管筒外侧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和所述冷凝管道相连接,气体进入脱硫塔内经过湿法脱硫后产生的白烟,通过冷凝管道吸附白烟达到脱白效果,有效去除有害成分,再次进入除雾器层进行除雾后排出塔体,快速有效,不仅在观感脱白还可以除雾,为脱硫塔提供双重净化效果,符合了环保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塔内部除雾脱白装置
本技术涉及脱硫塔的
,尤其涉及一种脱硫塔内部除雾脱白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电力、钢铁、生化等行业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废气,一般废气会经过脱硫塔进行脱硫、脱硝等处理再排放,但是现在的脱硫塔,含硫烟气、尾气多采用湿法技术进行脱硫处理,采用湿法脱硫工艺后,脱硫浆液温度越低脱硫效果越好,能够有效脱硫,但是白烟和雾气的处理效果并不理想,处理白烟的主要是彻底去除烟气中有害成分,现在的脱硫塔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不符合环保的理念,如何使脱硫塔同时满足脱白脱雾的效果一直是人们需求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所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脱硫塔内部除雾脱白装置。以下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脱硫塔内部除雾脱白装置,包括有塔体,所述塔体分为第一管筒和第二管筒,且所述第一管筒和第二管筒相连通,所述第一管筒下端外侧设置有进气口,上端内部设置有喷淋器,所述喷淋器上方设置有除雾器层,且所述除雾器层设置在第二管筒内部,所述除雾器层上方设置有出口,且所述出口设在第二管筒顶部,所述除雾器层下方设置有冷凝管道,所述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硫塔内部除雾脱白装置,包括有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分为第一管筒(11)和第二管筒(12),且所述第一管筒(11)和第二管筒(12)相连通,所述第一管筒(11)下端外侧设置有进气口(3),上端内部设置有喷淋器(2),所述喷淋器(2)上方设置有除雾器层(4),且所述除雾器层(4)设置在第二管筒(12)内部,所述除雾器层(4)上方设置有出口(100),且所述出口(100)设在第二管筒(12)顶部,所述除雾器层(4)下方设置有冷凝管道(5),所述冷凝管道(5)设置在第二管筒(12)内部,所述第二管筒(12)外侧设置有散热管(51),所述散热管(51)和所述冷凝管道(5)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塔内部除雾脱白装置,包括有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分为第一管筒(11)和第二管筒(12),且所述第一管筒(11)和第二管筒(12)相连通,所述第一管筒(11)下端外侧设置有进气口(3),上端内部设置有喷淋器(2),所述喷淋器(2)上方设置有除雾器层(4),且所述除雾器层(4)设置在第二管筒(12)内部,所述除雾器层(4)上方设置有出口(100),且所述出口(100)设在第二管筒(12)顶部,所述除雾器层(4)下方设置有冷凝管道(5),所述冷凝管道(5)设置在第二管筒(12)内部,所述第二管筒(12)外侧设置有散热管(51),所述散热管(51)和所述冷凝管道(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塔内部除雾脱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筒(11)顶部和所述第二管筒(12)外侧相连通,所述第二管筒(12)底部和所述第一管筒(11)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燕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奥瑞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