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胎圈钢丝安全节能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胎圈钢丝安全节能制备工艺,属于胎圈钢丝生产
技术介绍
胎圈钢丝是高碳钢制成的表面镀有紫铜或青铜的钢丝,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疲劳性能优和良好的直线性,它与橡胶有较高的粘合力,主要用于轮胎边缘作为增强用骨架材料,广泛应用于轿车轮胎,轻型卡车轮胎、载重型卡车轮胎、工程机械车轮胎及飞机轮胎等。现有的高锡青铜胎圈钢丝生产工艺存在以下问题:1、在钢丝拉拔前对钢丝表面进行涂硼砂处理,经烘干后进入拉丝机拉丝,起到拉丝润滑作用。在涂硼砂后的烘干工序需要时常打开烘干设备的观察窗观察烘干效果,在打开观察窗的瞬间由于烘干设备内的高温蒸汽迅速串出,存在烫伤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2、由于现有拉丝机的卷筒和电机分立设置,并通过皮带传动,造成拉丝机占地面积大,而且皮带长度较长,即使已做好严密的防护措施和防护装置,在运转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3、中间热处理用的加热炉能耗高,钢丝表层的润滑层经加热后无规律掉落在炉膛内,导致需要频繁停炉清灰,影响生产效率,且加热炉频繁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胎圈钢丝安全节能制备工艺,所述胎圈钢丝安全节能制备工艺是基于一种胎圈钢丝专用高效节能生产线实现的,所述胎圈钢丝专用高效节能生产线包含按顺序依次设置的预处理装置、粗拉装置、中间热处理装置、细拉装置、回火装置和镀青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装置和镀青铜装置均包含有钢丝提升装置(1);所述预处理装置包含有安全观察窗机构(2);所述粗拉装置和细拉装置均包含有一体式卷筒机构(3);所述中间热处理装置包含有钢丝加热炉(4);所述回火装置包含有钢丝感应回火炉(5);/n所述钢丝提升装置(1)包含内部安装有气缸(1.4)的箱体(1.1)、设置在箱体(1.1)底部的导向板(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胎圈钢丝安全节能制备工艺,所述胎圈钢丝安全节能制备工艺是基于一种胎圈钢丝专用高效节能生产线实现的,所述胎圈钢丝专用高效节能生产线包含按顺序依次设置的预处理装置、粗拉装置、中间热处理装置、细拉装置、回火装置和镀青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装置和镀青铜装置均包含有钢丝提升装置(1);所述预处理装置包含有安全观察窗机构(2);所述粗拉装置和细拉装置均包含有一体式卷筒机构(3);所述中间热处理装置包含有钢丝加热炉(4);所述回火装置包含有钢丝感应回火炉(5);
所述钢丝提升装置(1)包含内部安装有气缸(1.4)的箱体(1.1)、设置在箱体(1.1)底部的导向板(1.2)和顶部与气缸(1.4)活塞杆相连接的提升杆(1.3);所述导向板(1.2)上设置有导向通孔(1.5),提升杆(1.3)滑动嵌置于导向通孔(1.5)内,提升杆(1.3)与导向通孔(1.5)的截面形状相同;所述提升杆(1.3)的底端设有导丝嘴(1.6)和导丝压块(1.7),导丝压块(1.7)通过导丝螺栓(1.8)安装在提升杆(1.3)上,导丝嘴(1.6)嵌置在导丝压块(1.7)和提升杆(1.3)之间;
所述安全观察窗机构(2)包含设置在烘干炉炉壁外侧的盖板(2.1)和设置在炉壁内侧的方管(2.2);所述方管(2.2)的顶面上透过炉壁设有与吸风装置相连通的外开口(2.3)、侧面上设有吸风口(2.4),外开口(2.3)和吸风口(2.4)均与方管(2.2)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盖板(2.1)的左端铰接安装在炉壁上,在盖板(2.1)底面靠近左端的位置安装有挡板(2.5),挡板(2.5)的下端覆盖住吸风口(2.4);
所述一体式卷筒机构(3)包含卷筒机架(3.1)、设置在卷筒机架(3.1)下面的卷筒电机(3.2)和设置在卷筒机架(3.1)上面的卷筒(3.3);所述卷筒电机(3.2)的转子透过卷筒机架(3.1)并且通过轴承与卷筒机架(3.1)旋转接触;所述卷筒(3.3)套装在卷筒电机(3.2)转子的顶部,卷筒(3.3)的内圈安装有防护罩(3.4)、卷筒(3.3)外围底部边缘设置的凹陷部(3.5)与卷筒机架(3.1)对应位置的凸起部(3.6)相配合且滑动接触;所述卷筒机架(3.1)上设有冷却喷嘴(3.7)、冷却介质进口(3.8)和冷却介质出口(3.9),冷却喷嘴(3.7)通过管路与冷却介质进口(3.8)连通;冷却喷嘴(3.7)将冷却介质喷向卷筒(3.3)内壁;
所述钢丝加热炉(4)包含框架(4.1)和设置在框架(4.1)内的炉体;炉体包含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炉底(4.2)、炉侧壁(4.3)和炉顶(4.4);所述炉底(4.2)由内向外依次设有衬垫(4.2.1)、高铝砖(4.2.2)、粘土砖(4.2.3)和背衬板(4.2.4);所述炉侧壁(4.3)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刚玉砖(4.3.1)、高铝砖(4.2.2)、纤维毯(4.3.2)、纳米隔热板(4.3.3)、纤维毯(4.3.2)和背衬板(4.2.4),在炉侧壁(4.3)上设置有烧嘴(4.8),烧嘴(4.8)包含从钢丝入口到出口依次设置的预热段烧嘴、加热段烧嘴和均热段烧嘴;所述炉顶(4.4)由多块上宽下窄的莫来石砖(4.4.1)垒成拱形结构,炉顶(4.4)的两端架设在炉侧壁(4.3)上;所述炉底(4.2)、两侧炉侧壁(4.3)和炉顶(4.4)围成的内部空间构成炉膛(4.5);在炉膛(4.5)底部设有多个清灰机构(4.6);所述清灰机构(4.6)包含横向设置在炉膛底面上的清灰槽(4.6.1)、倒置在清灰槽(4.6.1)内的T形砖(4.6.2),以及在炉侧壁(4.3)上与清灰槽(4.6.1)相对应位置开设的清灰孔(4.6.3);所述T形砖(4.6.2)的顶面与钢丝(100)滑动接触;在靠近钢丝(100)入炉口处的炉顶(4.4)与框架(4.1)顶部之间安装有换热装置(4.7);所述换热装置(4.7)包含三组从左至右串联连接的换热器(4.7.1);换热装置(4.7)的左端与炉膛(4.5)连通、右端与排烟口连通,三组换热器(4.7.1)的空气入口端与进气管路相连,左侧换热器(4.7.1)的空气出口端与加热段烧嘴相连、中间换热器(4.7.1)的空气出口端与均热段烧嘴相连、右侧换热器(4.7.1)的空气出口端与预热段烧嘴相连;
所述钢丝感应回火炉(5)包含支架(5.1)和串联设置在支架(5.1)上的多个炉箱(5.2);所述炉箱(5.2)内设有多组并排设置且间隔排列的保温管(5.3)和加热管(5.4),保温管(5.3)和加热管(5.4)的内部嵌置有内管(5.5),在每组保温管(5.3)和加热管(5.4)之间的支架(5.1)上设有电磁隔片(5.6),加热管(5.4)外圆缠绕螺旋铜管(5.7);相邻炉箱(5.2)的保温管(5.3)和加热管(5.4)通过连接机构(5.8)对应连接;所述连接机构(5.8)包含两个内部设有轴向通孔(5.8.4)的螺纹杆(5.8.1)、通过旋置在螺纹杆(5.8.1)外圆端部将两个螺纹杆(5.8.1)连接的套管(5.8.2);所述螺纹杆(5.8.1)通过螺母(5.8.3)安装在支架(5.1)上,所述内管(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一铭,陆海,朱杰,张文长,周黄山,陈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胜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