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位水力循环修复过程效果分析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修复的
,具体涉及一种原位水力循环修复过程效果分析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开始采用抽出处理技术,短期内处理量大、效率高,但可能存在着拖尾、反弹等现象。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实践,欧美发达国家对地下水治理从单纯的抽提处理逐渐转为原位多技术复合处理,其中结合注入的原位水力循环的修复技术现场扰动小、效率高,在北美和欧洲等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及推广。在国内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治理领域对水力循环修复技术也开展了部分探索,发现原位水力循环的修复技术比较适合类似上海地区地下水污染地块特点的。因此该技术已成为本市污染地块原位修复推荐的主要方法之一。原位水力循环修复技术虽然在国内应用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其需根据污染地块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污染特性等因地制宜的设计,并在运行过程中及时动态掌握工艺参数及污染因子变化情况,不断实时优化调整系统以达到修复目标。现阶段原位水力循环技术应用效果、效率亟待提升,主要受限于“运行管理繁琐、工作效率低、效果反馈周期长、自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位水力循环修复过程效果分析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a、根据污染类型和分布,确定监测指标参数;/nb、基于地块特征模型设计水力循环系统,并设计在线监测系统;/nc、现场调试与安装所述水力循环系统,布置所述在线监测系统;/nd、启动所述水力循环系统和所述在线监测系统,分别进行水力循环修复和在线监测数据采集;根据所述污染类型,选定相应的所述监测指标参数;/ne、根据污染物的初始检测浓度,计算出土壤孔隙水中的所述污染物最大浓度X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位水力循环修复过程效果分析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污染类型和分布,确定监测指标参数;
b、基于地块特征模型设计水力循环系统,并设计在线监测系统;
c、现场调试与安装所述水力循环系统,布置所述在线监测系统;
d、启动所述水力循环系统和所述在线监测系统,分别进行水力循环修复和在线监测数据采集;根据所述污染类型,选定相应的所述监测指标参数;
e、根据污染物的初始检测浓度,计算出土壤孔隙水中的所述污染物最大浓度X0,基于土壤孔隙水中的所述污染物最大浓度X0,对所述水力循环修复过程进行划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水力循环修复过程效果分析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水力循环修复过程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全面抽提阶段,所述第一阶段初始地下水中所述污染物浓度高,且所述污染物浓度及表征指标值呈现剧烈变化或波动情形,整体运行进行全面抽提;
2、第二阶段:为水力循环连续抽提注入阶段,所述第二阶段地下水中所述污染物浓度持续稳定下降,进行连续地抽提注入;基于反馈控制的研究,所述第二阶段采取加压回灌的控制措施;
3、第三阶段;为水力循环间歇抽提注入阶段,当土壤孔隙水中所述污染物浓度小于等于土壤孔隙水中的所述污染物最大浓度X0时,从所述第二阶段进入所述第三阶段;当所述第三阶段地下水所述污染物浓度下降缓慢接近稳定时,进行间歇抽提注入的水力循环作业,以促进土壤中所述污染物解析至地下水中,待土壤中所述污染物解吸,地下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婷婷,李韬,陈展,宋晓光,吴育林,张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