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氮机组的膜管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62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氮机组的膜管组结构,涉及氮气生产领域,包括进气口和进气管,所述进气口的右侧设置有过滤箱,且过滤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键,且连接键远离过滤网水平中心线的一侧滑动连接有连接槽,所述进气管的下方设置有缓冲座,且进气管位于过滤网的右侧,所述进气管的上方设置有膜管,且膜管的内部粘合有密封垫,所述膜管的上方设置有出气管,且出气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普通膜管组结构相比,使用的时候膜管的密封性较好,不容易造成氮气在运输的过程中的泄漏,并且可以对整体管道结构进行固定和缓冲,空压机带来的振动不会导致管道的抖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氮机组的膜管组结构
本技术涉及氮气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氮机组的膜管组结构。
技术介绍
氮气化学式为N2,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而且一般氮气比空气密度小,氮气占大气总量的78.08%(体积分数),是空气的主要成份,在标准大气压下,冷却至-195.8℃时,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冷却至-209.8℃时,液态氮变成雪状的固体,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常被用来制作防腐剂,但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用来制取对人类有用的新物质。现有的专利(公共号:CN201162491Y)公开了一种制氮机组的膜管组结构,用于制氮机组的氮气分离,属于气体钻井装备部件
,包括三通管、膜管和控制阀,膜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入口三通管和出口三通管上,在入口三通管和出口三通管的两端都分别设置有控制阀。在实现本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1、该结构在使用的时候膜管的密封性较差,容易造成氮气在运输的过程中造成泄漏,2、该结构在使用的时候,无法对整体管道结构进行固定和缓冲,空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氮机组的膜管组结构,包括进气口(1)和进气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的右侧设置有过滤箱(2),且过滤箱(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过滤网(3),所述过滤网(3)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键(4),且连接键(4)远离过滤网(3)水平中心线的一侧滑动连接有连接槽(5),所述进气管(6)的下方设置有缓冲座(7),且进气管(6)位于过滤网(3)的右侧,所述进气管(6)的上方设置有膜管(8),且膜管(8)的内部粘合有密封垫(9),所述膜管(8)的上方设置有出气管(10),且出气管(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气口(11),所述缓冲座(7)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缓冲杆(12),且缓冲杆(12)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氮机组的膜管组结构,包括进气口(1)和进气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的右侧设置有过滤箱(2),且过滤箱(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过滤网(3),所述过滤网(3)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键(4),且连接键(4)远离过滤网(3)水平中心线的一侧滑动连接有连接槽(5),所述进气管(6)的下方设置有缓冲座(7),且进气管(6)位于过滤网(3)的右侧,所述进气管(6)的上方设置有膜管(8),且膜管(8)的内部粘合有密封垫(9),所述膜管(8)的上方设置有出气管(10),且出气管(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气口(11),所述缓冲座(7)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缓冲杆(12),且缓冲杆(12)的外部套接有弹簧(13),所述缓冲杆(12)下方焊接有底板(14),且底板(1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座(15),所述膜管(8)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阀门(16),且阀门(1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氮机组的膜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3)通过连接键(4)与连接槽(5)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连接键(4)的外部尺寸与连接槽(5)的内部尺寸之间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氮机组的膜管组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钟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海宇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