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滴微流控合成复合导电材料的方法及微流控合成芯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滴微流控合成复合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液滴微流控原位合成石墨/氢氧化镍纳米片复合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实现上述制备方法的微流控合成芯片。
技术介绍
微流体学是研究尺度从一百纳米到数百微米的微通道中控制流体的装置和方法的科学和技术。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微流体技术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它具有低化学消耗、分析时间短、高通量、更好地控制质量和传热、将实验室缩小到一个芯片上的优点。石墨是一种天然的二维材料,其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广泛应用于催化材料、电池负极材料、耐火材料和润滑剂。氢氧化镍是一种花瓣状纳米材料,在各种金属氢氧化物中,氢氧化镍纳米片具有比表面积大、促进电子与空穴分离等优点。利用液滴微流控技术将上述两种材料复合可得到具有高导电性、丰富氧化还原活性位点的石墨/氢氧化镍纳米片复合材料,因此在制备高性能电催化材料、纳米储能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滴微流控原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流控合成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合物软胶管、设在所述聚合物软胶管上并通过转接头与所述聚合物软胶管连通的平行双通道钢针以及包裹在所述聚合物软胶管外的加热层;所述聚合物软胶管的第一端形成供油连续相通入的连续相入口,第二端形成供石墨片/氢氧化镍纳米片复合材料输出的出口;所述平行双通道钢针包括供石墨分散液通入的第一分散相通道和氢氧化镍前驱体分散液通入的第二分散相通道;所述第一分散相通道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分散相通道之间,所述加热层位于所述第二分散相通道与所述第二端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合成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合物软胶管、设在所述聚合物软胶管上并通过转接头与所述聚合物软胶管连通的平行双通道钢针以及包裹在所述聚合物软胶管外的加热层;所述聚合物软胶管的第一端形成供油连续相通入的连续相入口,第二端形成供石墨片/氢氧化镍纳米片复合材料输出的出口;所述平行双通道钢针包括供石墨分散液通入的第一分散相通道和氢氧化镍前驱体分散液通入的第二分散相通道;所述第一分散相通道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分散相通道之间,所述加热层位于所述第二分散相通道与所述第二端之间。
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微流控合成复合导电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从所述连续相入口向所述聚合物软胶管中通入油连续相,向所述第一分散相通道中通入石墨分散液,所述石墨分散液在所述油连续相剪切力作用下形成微液滴;向所述第二分散相通道中通入氢氧化镍前驱体分散液,所述氢氧化镍前驱体分散液包含镍源、铵源和碱源水相,并与所述微液滴混合;在加热的条件下,混合后的液滴内NH4+、Ni2+与OH-在石墨上原位生成氢氧化镍,得到石墨片/氢氧化镍纳米片复合材料;将制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旭东,徐玫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达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