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催化酯化制备乳酸乙酯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定床反应器
具体地说是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催化酯化制备乳酸乙酯工艺。
技术介绍
在催化酯化制备乳酸乙酯工艺中,需要用到固定床反应器,传统的固定床反应器采用下进上出的进料方式,存在偏流,物料返混等问题,在固定床反应器使用时,列管会因各种因素产生振动,而用于支撑和固定列管中部的管板由于与列管的接触面积较小,列管在长时间振动后,导致列管和管板接触处材料疲劳,产生裂纹致使列管磨损,导致泄露的发生,且传统的管板为整体板状结构,会影响壳程内换热液体的流动,加上现有的固定床反应器的导热性较差,进一步影响换热效率,管板的内侧和外侧存在较大温差,导致温差应力较大;现有的列管底部在支撑催化剂时,具有一定的不便,拆卸和安装均存在一定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缩小管板两侧温差应力、便于对催化剂支撑的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催化酯化制备乳酸乙酯工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催化酯化制备乳酸乙酯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乳酸与乙醇的混合物料从固定床反应器的进料口输入到固定床反应器内;步骤B:进入到固定床反应器内的物料通过固定床反应器的布料盘将物料输入到固定床反应器的列管内;步骤C:物料在列管内进行反应;步骤D:反应后的物料从列管内排出后汇集在固定床反应器的底部,并从固定床反应器的出料口排出。上述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催化酯化制备乳 ...
【技术保护点】
1.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催化酯化制备乳酸乙酯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A:将乳酸与乙醇的混合物料从固定床反应器的进料口(9)输入到固定床反应器内;/n步骤B:进入到固定床反应器内的物料通过固定床反应器的布料盘(25)将物料输入到固定床反应器的列管(12)内;/n步骤C:物料在列管(12)内进行反应;/n步骤D:反应后的物料从列管(12)内排出后汇集在固定床反应器的底部,并从固定床反应器的出料口(8)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催化酯化制备乳酸乙酯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乳酸与乙醇的混合物料从固定床反应器的进料口(9)输入到固定床反应器内;
步骤B:进入到固定床反应器内的物料通过固定床反应器的布料盘(25)将物料输入到固定床反应器的列管(12)内;
步骤C:物料在列管(12)内进行反应;
步骤D:反应后的物料从列管(12)内排出后汇集在固定床反应器的底部,并从固定床反应器的出料口(8)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催化酯化制备乳酸乙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床反应器还包括罐体(1)、分别设置在罐体(1)内壁两端的上管板(4)和下管板(5)、分别与罐体(1)两端固定连接的上封头(3)和下封头(2)以及位于罐体(1)内部且两端分别与上管板(4)和下管板(5)连接的列管(12),所述上管板(4)和下管板(5)之间设置有辅助换热组件(13),所述列管(12)的下端内部设置有催化剂支撑组件(14),所述列管(12)的中部设置有支撑组件(10),所述支撑组件(10)的侧壁与罐体(1)的内壁侧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催化酯化制备乳酸乙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0)包括支撑圈(101)和若干连接组件(102),四个所述连接组件(102)沿列管(12)的周向设置在列管(12)的侧面;所述连接组件(102)包括中部的第一固定架(103),所述第一固定架(103)的形状为十字架,所述第一固定架(103)的四个端部均开设有插口,插口内插接有连接杆(104),所述连接杆(104)的第二端设置有夹板(105),所述夹板(10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07),所述连接座(107)与连接杆(104)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10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换热板(106),所述夹板(105)的形状为四分之一圆环状,所述连接杆(104)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分别与连接座(107)和第一固定架(103)的端部固定连接;靠近支撑圈(101)内侧壁的连接组件(102)通过连接杆(104)与支撑圈(1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圈(101)的外侧壁与罐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催化酯化制备乳酸乙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支撑组件(14)包固定杆(141),所述固定杆(141)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套(142),所述固定杆(141)的第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43),所述固定杆(141)的第二端套接有第二固定套(148),所述第一固定套(142)的端部设置有金属网(145),所述金属网(145)的内侧套在固定杆(141)的第一端,且所述固定板(143)的侧壁与金属网(145)的侧壁搭接,所述第一固定套(142)的侧壁通过销轴铰接有支撑杆(144),所述支撑杆(144)的第二端铰接有压板(146),所述金属网(145)的外侧与压板(146)的侧壁搭接,所述第二固定套(148)的侧面铰接有铰接杆(147),所述铰接杆(147)的第二端与支撑杆(144)的中部铰接,所述固定杆(141)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杆(14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149),所述螺母(149)的顶部与第二固定套(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栋梁,崔耀军,马凯歌,邢涛,顾永华,王浩,王新,王俊丽,毛洪涛,刘雁,马全磊,李冰,寇宇,范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