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配液用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422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配液用注射器,包括注射器外壳、外层薄膜和出气管,所述注射器外壳的内部安装有活塞,且活塞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注射器外壳的外部设置有把手,所述外层薄膜安装于连接杆的外部,且连接杆的上方设置有推拉环,所述注射器外壳的底部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外部安装有针头固定座,所述针头固定座的下端连接有注射器针尖,且注射器针尖的外部连接有空心管主干,所述出气管安装于空心管主干的左侧,且出气管的内部安装有控制阀门,所述控制阀门的内部设置有通孔,且控制阀门的底部安装有控制阀底座。该新型配液用注射器设置有外层薄膜,能够防止在配液过程中污染药品,能够防止操作时手滑落,能够将瓶中的空气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配液用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医用配药装置
,具体为一种新型配液用注射器。
技术介绍
目前,注射器是医疗单位、实验室中用于采集、稀释、配置液体药品、试剂等必用的常见器械,并且在医院里,用到最多注射器的地方是护士站,而最多的方面则是为病人进行配液,而在配液的过程中,并没有一种专门用于配液的注射器,而使得护士在配液中操作不方便,而且有时候的误操作还会对药品污染,所以,一种专门用于配液用的注射器对护士来说非常重要。市场上的注射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误操作易对活塞及药品污染,而且不易单手使用注射器,由于安瓿瓶中空气的阻碍,不易向内注射液体,不易将瓶中空气进行排放,配液过程中,由于频繁的插拔针头,针头与注射器易脱落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配液用注射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配液用注射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注射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误操作易对活塞及药品污染,而且不易单手使用注射器,由于安瓿瓶中空气的阻碍,不易向内注射液体,不易将瓶中空气进行排放,配液过程中,由于频繁的插拔针头,针头与注射器易脱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配液用注射器,包括注射器外壳(1)、外层薄膜(5)和出气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活塞(2),且活塞(2)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注射器外壳(1)的外部设置有把手(4),所述外层薄膜(5)安装于连接杆(3)的外部,且连接杆(3)的上方设置有推拉环(6),所述注射器外壳(1)的底部连接有连接块(14),且连接块(14)的外部安装有针头固定座(7),所述针头固定座(7)的下端连接有注射器针尖(13),且注射器针尖(13)的外部连接有空心管主干(12),所述出气管(9)安装于空心管主干(12)的左侧,且出气管(9)的内部安装有控制阀门(8),所述控制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配液用注射器,包括注射器外壳(1)、外层薄膜(5)和出气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活塞(2),且活塞(2)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注射器外壳(1)的外部设置有把手(4),所述外层薄膜(5)安装于连接杆(3)的外部,且连接杆(3)的上方设置有推拉环(6),所述注射器外壳(1)的底部连接有连接块(14),且连接块(14)的外部安装有针头固定座(7),所述针头固定座(7)的下端连接有注射器针尖(13),且注射器针尖(13)的外部连接有空心管主干(12),所述出气管(9)安装于空心管主干(12)的左侧,且出气管(9)的内部安装有控制阀门(8),所述控制阀门(8)的内部设置有通孔(10),且控制阀门(8)的底部安装有控制阀底座(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配液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薄膜(5)与注射器外壳(1)之间构成密封结构,且外层薄膜(5)与连接杆(3)之间构成全包围结构。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燕田艳梅孙美红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