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棋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41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棋类结构,包括棋盘(1),棋盘(1)的单侧或相对的两侧设有收纳盒(3),棋盘(1)与收纳盒(3)可收纳连接;至少一个收纳盒(3)设有用于容纳棋子(4)的敞口件(7),该敞口件(7)与收纳盒(3)可翻转连接,在翻转后,敞口件(7)的敞口被收纳盒(3)遮挡以使棋子(4)被限制在敞口件(7)与收纳盒(3)之间围成的空间内,优点是:收纳方式新颖,方便收藏、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棋类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棋类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棋类结构。
技术介绍
棋类结构一般具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使用状态,另一种是收纳状态,收纳时一般采用棋盒收纳,但是棋类产品一般同时具有棋子和棋盘,因此希望棋盒能够同时收纳棋子和棋盘,为了收纳棋盘,棋盘一般是通过折叠方式减小体积,有的棋盘则无法进行折叠,无法收纳进棋盒内,因此造成了收纳的不便。本申请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一种棋类结构,收纳方式新颖,方便收藏、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不足,提出一种棋类结构,收纳方式新颖,方便收藏、携带。(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棋类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棋类结构,包括棋盘,棋盘的单侧或相对的两侧设有收纳盒,棋盘与收纳盒可收纳连接;至少一个收纳盒设有用于容纳棋子的敞口件,该敞口件与收纳盒可翻转连接,在翻转后,敞口件的敞口被收纳盒遮挡以使棋子被限制在敞口件与收纳盒之间围成的空间内。优选的,在收纳时,棋盘围绕收纳盒进行卷绕以形成卷绕收纳连接。优选的,至少一个收纳盒设有卷绕机构和容纳腔,在收纳时,棋盘由卷绕机构卷绕收纳在容纳腔中。优选的,在收纳时,棋盘折叠连接在两个收纳盒之间,或者,当只有一个收纳盒时,棋盘折叠连接在该收纳盒的面向棋盘的这一侧面;对于前述两种结构,棋盘折叠后的高度均为小于或等于收纳盒的高度。优选的,收纳盒设有一容纳槽,容纳槽活动连接一L形的敞口件,该敞口件的两端分别与容纳槽的两端转动连接。优选的,在收纳时,收纳盒的面向棋盘的这一侧面设有高度低于收纳盒的高度的挡边,翻转后,敞口件的敞口被挡边遮挡以使棋子被限制在敞口件与收纳盒之间围成的空间内。优选的,收纳盒设有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分别对应敞口件在使用状态和在收纳状态这两个状态的翻转定位。优选的,对于棋盘的相对的两侧设有收纳盒的情况,收纳盒设有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用于在棋盘卷绕收纳后两个收纳盒连接固定在一起。优选的,连接结构是指两个收纳盒的至少一端设有对应的磁吸结构,在棋盘卷绕收纳后,两个收纳盒在磁吸结构处相贴并磁吸连接。优选的,在收纳状态下,棋子在收纳盒内为相互贴紧设置。(三)技术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中所公开的一种棋类结构,能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中,在收纳时,棋盘卷收在收纳盒,至少一个收纳盒设有用于容纳棋子的敞口件,该敞口件与收纳盒可翻转连接,在翻转后,敞口件的敞口被收纳盒遮挡以使棋子被限制在敞口件与收纳盒之间围成的空间内,在使用时,棋盘展开以用于走棋,敞口件反向翻转以撤除对棋子的遮挡,从而方便取棋子走棋,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收纳方式新颖,方便收藏、携带。(四)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棋类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棋类结构,包括棋盘,棋盘的相对的两侧设有收纳盒,收纳盒用于容纳棋子,在收纳时,棋盘围绕收纳盒折边卷绕收纳连接,该折边卷绕收纳连接是指:两个收纳盒均采用方形盒体,棋盘被分成两部分,每部分均包括四个折边,这四个折边分别对应收纳盒的四个侧面,在收纳时,所述的两部分的一部分围绕一侧的收纳盒折边卷绕,所述的两部分的另一部分围绕另一侧的收纳盒折边卷绕。优选的,两个收纳盒共用棋盘的中间的折边,该折边一部分对应一侧的收纳盒的一个侧面,该折边另一部分对应另一侧的收纳盒的一个侧面。优选的,对于棋盘的相对的两侧设有收纳盒的情况,收纳盒设有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用于在棋盘卷绕收纳后两个收纳盒连接固定在一起。优选的,连接结构是指两个收纳盒的至少一端设有对应的磁吸结构,在棋盘卷绕收纳后,两个收纳盒在磁吸结构处相贴并磁吸连接。优选的,在收纳状态下,棋子在收纳盒内为相互贴紧设置。(五)技术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中所公开的一种棋类结构,能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中,在收纳时,棋盘围绕收纳盒折边卷绕收纳连接,该折边卷绕收纳连接是指:两个收纳盒均采用方形盒体,棋盘被分成两部分,每部分均包括四个折边,这四个折边分别对应收纳盒的四个侧面,在收纳时,所述的两部分的一部分围绕一侧的收纳盒折边卷绕,所述的两部分的另一部分围绕另一侧的收纳盒折边卷绕,在使用时,棋盘则反向展开以用于走棋,收纳盒的除底侧面(底侧面由于放置在放置面,所以仍然被放置面遮挡)之外的其它三个侧面均能够露出而不被各自对应的折边遮挡,收纳盒内的棋子可被方便取放,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收纳方式新颖,方便收藏、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在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在使用时的仰视图。图3为图1的未画一侧端盖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的左侧收纳盒中的敞口件翻转后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的未画左侧收纳盒中的敞口件以露出容纳槽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一的未画左侧收纳盒的一端盖以及两端盖之间的壳体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一的敞口件的放大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一的未画左侧收纳盒的两端盖之间的壳体以及敞口件的示意图。图9为拿起实施例一并使两个收纳盒相对靠拢产生的各折边的一个状态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一的在收纳时的立体示意图之一。图11为实施例一的在收纳时的立体示意图之二。图12为图11未画一个收纳盒的两端的端盖的立体示意图。图13为实施例二的在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图14为实施例三的在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图15为实施例三的左侧收纳盒中的敞口件翻转后的示意图。图16为实施例三的棋盘已被局部卷绕收纳的示意图。图17为实施例三的棋盘的两边已被局部卷绕收纳的剖视示意图。图18为实施例四的在收纳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棋盘;2、折叠槽;3、收纳盒;4、棋子;5、滚轴;6、容纳腔;7、敞口件;8、永磁体;9、隔断;10、端盖;11、容纳槽;12、挡边;13、第一折边;14、第二折边;15、第三折边;16、第四折边;17、转轴;18、轴孔;19、旋转把手;20、挡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专利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为了简单说明,本例主要以象棋作为说明对象,本申请并不局限于象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该棋类结构包括棋盘1,棋盘1的相对的两侧设有收纳盒3,棋盘1与收纳盒3连接,棋盘1采用可折边卷绕收纳的棋盘1,收纳盒3用于收纳棋子4,具体来说,至少一个收纳盒3设有用于容纳棋子4的敞口件7,该敞口件7与收纳盒3可翻转连接,在翻转后,敞口件7的敞口被收纳盒3遮挡以使棋子4被限制在敞口件7与收纳盒3之间围成的空间内,敞口件7反转,则解除收纳盒3遮挡,敞口件7内棋子可自由取放,如图4所示,为了比较示意,左侧收纳盒3中的敞口件7已被翻转到位,而右侧收纳盒3中的敞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棋类结构,包括棋盘(1),其特征在于,棋盘(1)的单侧或相对的两侧设有收纳盒(3),棋盘(1)与收纳盒(3)可收纳连接;至少一个收纳盒(3)设有用于容纳棋子(4)的敞口件(7),该敞口件(7)与收纳盒(3)可翻转连接,在翻转后,敞口件(7)的敞口被收纳盒(3)遮挡以使棋子(4)被限制在敞口件(7)与收纳盒(3)之间围成的空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棋类结构,包括棋盘(1),其特征在于,棋盘(1)的单侧或相对的两侧设有收纳盒(3),棋盘(1)与收纳盒(3)可收纳连接;至少一个收纳盒(3)设有用于容纳棋子(4)的敞口件(7),该敞口件(7)与收纳盒(3)可翻转连接,在翻转后,敞口件(7)的敞口被收纳盒(3)遮挡以使棋子(4)被限制在敞口件(7)与收纳盒(3)之间围成的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棋类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收纳时,棋盘(1)围绕收纳盒(3)进行卷绕以形成卷绕收纳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棋类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收纳盒(3)设有卷绕机构和容纳腔(6),在收纳时,棋盘(1)由卷绕机构卷绕收纳在容纳腔(6)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棋类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收纳时,棋盘(1)折叠连接在两个收纳盒(3)之间,或者,当只有一个收纳盒(3)时,棋盘(1)折叠连接在该收纳盒(3)的面向棋盘(1)的这一侧面;对于前述两种结构,棋盘(1)折叠后的高度均为小于或等于收纳盒(3)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棋类结构,其特征在于,收纳盒(3)设有一容纳槽(11),容纳槽(11)活动连接一L形的敞口件(7),该敞口件(7)的两端分别与容纳槽(11)的两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棋类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收纳时,收纳盒(3)的面向棋盘(1)的这一侧面设有高度低于收纳盒(3)的高度的挡边(12),翻转后,敞口件(7)的敞口被挡边(12)遮挡以使棋子(4)被限制在敞口件(7)与收纳盒(3)之间围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诚君
申请(专利权)人:得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