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态减重装置中实现自适应训练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训练装置的控制技术,特别涉及动态减重装置中通过控制技术实现自适应训练的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身体平衡性差、下肢无力的脑神经受损等诸多类型的患者,采用减重行走训练具有提高平衡能力、锻炼相应的肌群、刺激中枢神经等作用,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部分或全部运到既能,缩短康复疗程,为了在患者进行减重训练中能够实现跟随式训练,中国专利号2019217482033公开了一种康复训练用动态减重装置,该装置中采用偏移传感器来检测患者的移动方向,通过电机驱动减重台向相应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跟随性移动,这种动态减重装置中的跟随的方式较过去的自行走减重装置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训练中能够节省大量的医护劳动,但这种减重装置的控制需要患者线移动触发偏移传感器然后控制器才能驱动减重台进行移动,减重台的移动具有滞后性,这就造成了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减重台移动具有滞后性,患者在移动时触发偏移传感器前会受到柔性绳体反方向很大的拉力,这种拉力导致患者被勒的很紧,会感觉很不舒服;二是偏移传感器器发出偏移信号后控制器驱动减重台移动,但控制器并不知道患者的移动速度,控制器只能判断移动方向,然后驱动减重台移动一端距离,若减重台移动的距离小于患者的一端距离,则患者仍然会被柔性绳体勒的较紧,若减重台移动的距离大于患者的移动距离,则患者会被柔性绳体反向勒的较紧,这种情况下患者仍然感觉不舒服,还有减重训练患者的身体平衡性一般较差,在勒的较紧的情况发生时患者的身体会有水平方向的牵引力分量,水平方向的牵引力分量会导致患者身体不稳 ...
【技术保护点】
1.动态减重装置中实现自适应训练的方法,所述的动态减重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的前后方向的导轨,减重台滑动设置在导轨上,减重台连接有移动驱动机构,移动驱动机构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在减重台上连接有柔性绳体,柔性绳体的下端直接或间接连接有患者束缚装置,在柔性绳体前后分别安装有偏移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移检测传感器为可间断检测柔性绳体向前或向后移动的偏移传感器、或者可持续检测柔性绳体向前或向后移动的偏移传感器,所述的偏移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控制;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n A:将患者通过患者束缚装置束缚,柔性绳体向上绷紧提供减重力;/nB:患者开始行走时,移动驱动机构同时驱动减重台以速度V
【技术特征摘要】
1.动态减重装置中实现自适应训练的方法,所述的动态减重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的前后方向的导轨,减重台滑动设置在导轨上,减重台连接有移动驱动机构,移动驱动机构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在减重台上连接有柔性绳体,柔性绳体的下端直接或间接连接有患者束缚装置,在柔性绳体前后分别安装有偏移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移检测传感器为可间断检测柔性绳体向前或向后移动的偏移传感器、或者可持续检测柔性绳体向前或向后移动的偏移传感器,所述的偏移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控制;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
A:将患者通过患者束缚装置束缚,柔性绳体向上绷紧提供减重力;
B:患者开始行走时,移动驱动机构同时驱动减重台以速度V0与患者同向移动;若前部的偏移传感器器检测到柔性绳体的偏移信号,控制器控制减重台增加速度;若后部的偏移传感器器检测到柔性绳体的偏移信号,控制器控制减重台降低速度,直到前部的偏移传感器和后部的偏移传感器均检测不到柔性绳体的偏移信号,这时减重台的移动速度为Ve;控制器控制减重台以速度Ve与患者同向移动实现与患者的自适应训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减重装置中实现自适应训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控制器控制减重台增加或降低速度时,上一次速度变化的绝对值大于下一次速度变化的绝对值,第一次速度变化的绝对值最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减重装置中实现自适应训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移检测传感器为可间断检测柔性绳体向前或向后移动的偏移传感器,采用以下结构实现:包括一U形滑轨,U形滑轨的方向为前后方向,尼龙滑块滑动设置在U形滑轨上,U形滑轨的后端具有端板,端板上具有导孔,尼龙滑块后端部具有端杆,端杆穿设在端板的导孔中,端杆上穿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限位在端板和尼龙滑块的后端面之间,所述的尼龙滑块前端部为阶梯状,U形滑轨前端端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挡片,自然状态时,复位弹簧顶着尼龙滑块使挡片顶在阶梯状的台阶部位,在U形滑轨的左右两个侧面上安装有多个激光对射开关,在尼龙滑块上设有一个或多个激光对射开关对应的孔,各激光对射开关连接至控制器,激光对射开关和孔采用以下方式之一布置:
第一种方式:所述的多个激光对射开关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前后分布,在尼龙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旭,张玉刚,王宇雁,徐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祥和康复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