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防衰护理台,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包括护理台支撑板,所述护理台支撑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杆一。该心内科防衰护理台通过设置护理台支撑板、旋转杆一、连接轴和弹簧,可以将病人放置在护理台支撑板的上表面,方便对病人进行护理,且当病人在护理台支撑板的上表面滑动时,旋转杆一连接轴和弹簧可以减小病人与护理台支撑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减小移动过程中对病人造成的伤害,通过设置移动台、旋转杆二、扶手二、移动腿和移动轮,当对病人做完护理时,可以将移动台从放置槽的内部拉出,从而可以将病人移至移动台的上表面,避免了将病人抬至移动装置上,减小了对病人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防衰护理台
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心内科防衰护理台。
技术介绍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心力衰竭来势迅猛,需要及时抢救。当对心脏病人在护理台上做完护理后,需要将病人从护理台抬到担架或者移动车上,再将病人移到病床上修养,此过程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的颠簸,且具有在抬的过程中使病人摔在地上的风险,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心内科防衰护理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心内科防衰护理台,包括护理台支撑板,所述护理台支撑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杆一,所述护理台支撑板的底面固定铰接有升降台和铰接腿,所述护理台支撑板的底面开设有卡槽,所述护理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相适配,所述铰接腿和支撑腿的中部均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台,所述移动台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杆二,所述移动台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扶手二,所述移动台远离支撑腿一端的扶手二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移动腿,所述移动腿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移动轮。可选的,所述旋转杆一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弹簧,通过此技术方案,当旋转杆一受到挤压时,弹簧会对旋转杆一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可以避免对患者的背部造成损伤。可选的,所述护理台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扶手一,通过此技术方案,医护人员可以用手抓住扶手一,从而可以增强护理台支撑板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护理台支撑板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为纺织带,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将病人固定在护理台支撑板的上表面,防止病人翻落护理台支撑板的表面。可选的,所述铰接腿和支撑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器械板,所述器械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板,所述支撑立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板,所述支撑横板的上表面放置有除颤仪,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将除颤仪放置在支撑横板的上表面,方便医生进行使用,且可以将医疗器材放置在器械板的上表面。可选的,所述器械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主控制电源箱,所述支撑立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主控制电源箱与升降台、除颤仪和控制面板电连接,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通过主控制电源箱为升降台、除颤仪和控制面板提供动力,从而可以使升降台、除颤仪和控制面板正常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心内科防衰护理台具备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护理台支撑板、旋转杆一、连接轴和弹簧,可以将病人放置在护理台支撑板的上表面,方便对病人进行护理,且当病人在护理台支撑板的上表面滑动时,旋转杆一连接轴和弹簧可以减小病人与护理台支撑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减小移动过程中对病人造成的伤害,通过设置升降台和铰接腿,当需要将病人移出护理台支撑板时,控制升降台升高,从而可以使护理台支撑板处于倾斜状态,方便将病人移出,通过设置支撑腿、卡槽和卡块,可以通过支撑腿对护理台支撑板起到支撑作用,增强护理台支撑板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移动台、旋转杆二、扶手二、移动腿和移动轮,当对病人做完护理时,可以将移动台从放置槽的内部拉出,从而可以将病人移至移动台的上表面,避免了将病人抬至移动装置上,减小了对病人的伤害。2、本技术通过旋转杆一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弹簧,通过此技术方案,当旋转杆一受到挤压时,弹簧会对旋转杆一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可以避免对患者的背部造成损伤,护理台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扶手一,通过此技术方案,医护人员可以用手抓住扶手一,从而可以增强护理台支撑板的稳定性,护理台支撑板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带,固定带为纺织带,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将病人固定在护理台支撑板的上表面,防止病人翻落护理台支撑板的表面。3、铰接腿和支撑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器械板,器械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板,支撑立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板,支撑横板的上表面放置有除颤仪,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将除颤仪放置在支撑横板的上表面,方便医生进行使用,且可以将医疗器材放置在器械板的上表面,器械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主控制电源箱,支撑立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主控制电源箱与升降台、除颤仪和控制面板电连接,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通过主控制电源箱为升降台、除颤仪和控制面板提供动力,从而可以使升降台、除颤仪和控制面板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卡槽和卡块侧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部分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旋转杆一和连接轴侧面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旋转杆一和连接轴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部分立体图。图中:1-护理台支撑板,2-旋转杆一,3-连接轴,4-弹簧,5-扶手一,6-升降台,7-铰接腿,8-支撑腿,9-卡槽,10-卡块,11-放置槽,12-移动台,13-旋转杆二,14-扶手二,15-移动腿,16-移动轮,17-器械板,18-支撑立板,19-主控制电源箱,20-支撑横板,21-除颤仪,22-控制面板,23-固定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防衰护理台,包括护理台支撑板1,护理台支撑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扶手一5,通过此技术方案,医护人员可以用手抓住扶手一5,从而可以增强护理台支撑板1的稳定性,护理台支撑板1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带23,固定带23为纺织带,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将病人固定在护理台支撑板1的上表面,防止病人翻落护理台支撑板1的表面,护理台支撑板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杆一2,旋转杆一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3,连接轴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弹簧4,通过此技术方案,当旋转杆一2受到挤压时,弹簧4会对旋转杆一2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可以避免对患者的背部造成损伤,护理台支撑板1的底面固定铰接有升降台6和铰接腿7,升降台6的型号为:XJL-T600-219F,护理台支撑板1的底面开设有卡槽9,护理台支撑板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腿8。铰接腿7和支撑腿8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器械板17,器械板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板18,支撑立板18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板20,支撑横板20的上表面放置有除颤仪21,除颤仪21的型号为:M250,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将除颤仪21放置在支撑横板20的上表面,方便医生进行使用,且可以将医疗器材放置在器械板17的上表面,器械板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主控制电源箱19,支撑立板18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22,主控制电源箱19与升降台6、除颤仪21和控制面板22电连接,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防衰护理台,包括护理台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台支撑板(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杆一(2),所述护理台支撑板(1)的底面固定铰接有升降台(6)和铰接腿(7),所述护理台支撑板(1)的底面开设有卡槽(9),所述护理台支撑板(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腿(8),所述支撑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10),所述卡块(10)与卡槽(9)相适配,所述铰接腿(7)和支撑腿(8)的中部均开设有放置槽(11),所述放置槽(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台(12),所述移动台(1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杆二(13),所述移动台(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扶手二(14),所述移动台(12)远离支撑腿(8)一端的扶手二(1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移动腿(15),所述移动腿(15)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移动轮(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防衰护理台,包括护理台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台支撑板(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杆一(2),所述护理台支撑板(1)的底面固定铰接有升降台(6)和铰接腿(7),所述护理台支撑板(1)的底面开设有卡槽(9),所述护理台支撑板(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腿(8),所述支撑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10),所述卡块(10)与卡槽(9)相适配,所述铰接腿(7)和支撑腿(8)的中部均开设有放置槽(11),所述放置槽(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台(12),所述移动台(1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杆二(13),所述移动台(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扶手二(14),所述移动台(12)远离支撑腿(8)一端的扶手二(1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移动腿(15),所述移动腿(15)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移动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防衰护理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一(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3),所述连接轴(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弹簧(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艳茹,
申请(专利权)人:孔艳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