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消化道内镜诊疗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34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消化道内镜诊疗用车,包括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端面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中间设置有套杆,所述套杆上端固定有横杆,所述横杆底部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上安装有无菌单,所述第一隔板上方设置有第一护栏,所述第一护栏通过第一连接头与支撑杆相互连接,所述第一隔板通过第二连接头与支撑杆相互连接,所述第一隔板下方安装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通过第三连接头与支撑杆相互连接,所述第二隔板下方安装有第二护栏。该新型消化道内镜诊疗用车,实现医护人员快速拿取物品,可用于悬挂额外的内镜、长医疗器械以及大型无菌单,可放置垃圾桶及未开封的物品,护栏可防止物品的滑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消化道内镜诊疗用车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消化道内镜诊疗用车。
技术介绍
目前以胃镜、肠镜为代表的消化道内镜以期独特的诊断价值,成为不可缺乏的消化道疾病诊断工具,同时,随着时间发展,经消化道内镜下的各种治疗、操作也被逐渐被广泛应用,胃肠镜检查也涉及到许多辅助器械,比如活检钳、圈套器、五爪钳、无菌手套、石蜡油、HP试剂盒、标本盒、锐器盒、垃圾桶等诸多辅助用品。上述辅助用品与器械形状、大小、长度、无菌级别、存放方式等都不相同,所以需要特别的放置地点和方式,否则容易碰触周围环境受到污染。日常一般通过多层吊塔、诊疗车等平台存放,有着存放杂乱、不工整、难找寻、容易污染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消化道内镜诊疗用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日常一般通过多层吊塔、诊疗车等平台存放,医疗器械存放杂乱、不工整、难找寻、容易污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消化道内镜诊疗用车,包括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端面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中间设置有套杆,所述套杆上端固定有横杆,所述横杆底部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上安装有无菌单,所述第一隔板上方设置有第一护栏,所述第一护栏通过第一连接头与支撑杆相互连接,所述第一隔板通过第二连接头与支撑杆相互连接,所述第一隔板下方安装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通过第三连接头与支撑杆相互连接,所述第二隔板下方安装有第二护栏,所述第二护栏通过第四连接头与支撑杆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护栏下方安装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通过第五连接头与支撑杆相互连接,所述支撑杆下端安装有万向滑轮,所述第一隔板通过第一封板、第二封板和背板与第二隔板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封板的左侧及第二封板的右侧安装有口袋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及第三隔板的形状均为圆弧形,且大小形状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的左上角至右上角的宽度为1.5m-2m。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的上端面至万向滑轮的最底面距离为1.2m。优选的,所述套筒与套杆滑动连接,所述套筒的长度与套杆的长度相等,且套筒的长度和套杆的长度之和等于0.8m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直径、第一连接头的内直径、第二连接头的内直径、第三连接头的内直径、第四连接头的内直径和第五连接头的内直径大小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护栏呈开口型,所述第二护栏呈封闭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消化道内镜诊疗用车,形状呈圆弧形实现医护人员站在圆弧内侧快速拿取物品,避免造成时间的损失,诊疗车的圆弧外侧上方安装三组伸缩立杆与挂钩,可用于悬挂额外的内镜、长医疗器械以及大型无菌单,诊疗车俩侧安装口袋装置,可用于放置小型医疗器械,诊疗车的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可放置消化道内镜诊疗所需要的机器与医疗物品,诊疗车的第三隔板上可放置垃圾桶及未开封的物品,第一护栏呈开口型,可用于医护人员手臂的摆放,第二护栏呈封闭型,可防止医护人员推动诊疗车时物品掉落,整体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隔板;2、第二连接头;3、套筒;4、套杆;5、横杆;6、挂钩;7、无菌单;8、支撑杆;9、第一护栏;10、口袋装置;11、第一封板;12、第二封板;13、第二隔板;14、第一连接头;15、第二护栏;16、第三隔板;17、万向滑轮;18、第三连接头;19、第四连接头;20、第五连接头;21、背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消化道内镜诊疗用车,包括第一隔板1,第一隔板1上端面安装有套筒3,套筒3中间设置有套杆4,套杆4上端固定有横杆5,横杆5底部连接有挂钩6,挂钩6上安装有无菌单7,第一隔板1上方设置有第一护栏9,第一护栏9通过第一连接头14与支撑杆8相互连接,第一隔板1通过第二连接头2与支撑杆8相互连接,第一隔板1下方安装有第二隔板13,第二隔板13通过第三连接头18与支撑杆8相互连接,第二隔板13下方安装有第二护栏15,第二护栏15通过第四连接头19与支撑杆8相互连接,第二护栏15下方安装有第三隔板16,第三隔板16通过第五连接头20与支撑杆8相互连接,支撑杆8下端安装有万向滑轮17,第一隔板1通过第一封板11、第二封板12和背板21与第二隔板13相互连接,第一封板11的左侧及第二封板12的右侧安装有口袋装置10进一步的,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13及第三隔板16的形状均为圆弧形,且大小相同,结构设计合理,便于组装。进一步的,第一隔板1的左上角至右上角的距离在1.5m-2m之间,可将一些医用品放置第一隔板1上。进一步的,第一隔板1的上端面至万向滑轮17最底面的距离为1.2m,便于医护人员舒适的拿取医疗器械。进一步的,套筒3与套杆4滑动连接,套筒3的长度与套杆4的长度相等,且套筒3的长度和套杆4的长度之和等于0.8m,便于长型医疗的挂取与摆放。进一步的,第一连接头14的内径、第二连接头2的内径、第三连接头18的内径、第四连接头19的内径、第五连接头20的内径与支撑杆8的直径大小相同,便于整体的安装。进一步的,第一护栏9呈开口型,便于拿去第二隔板13上的物品,第二护栏15呈封闭型,对第三隔板16上的物品防护。工作原理:该新型消化道内镜诊疗用车的支撑杆8通过第一连接头14、第二连接头2、第三连接头18、第四连接头19、第五连接头20分别将第一护栏9、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13、第二护栏15、第三隔板16串联,形成固定结构,第一隔板1上表面安装有套筒3与套杆4,套杆4在套筒3内部滑动,支撑杆8下端安装万向滑轮17,医护人员可站在第一隔板1较短圆弧边处从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13和第三隔板16上方拿取物品,第一隔板1上表面安装有套筒3,套杆4在套筒3中滑动,用于医护人员安装与拆卸,套杆4上端的横杆5底部安装挂钩6上悬挂无菌单7,第一封板11的左侧与第二封板12的右侧安装有口袋装置10,可放置小型医疗器械,抓住第一护栏9,用力推动可带动万向滑轮17的滚动,第一护栏9与第二护栏15阻挡物品的掉落。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消化道内镜诊疗用车,包括第一隔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1)上端面安装有套筒(3),所述套筒(3)中间设置有套杆(4),所述套杆(4)上端固定有横杆(5),所述横杆(5)底部连接有挂钩(6),所述挂钩(6)上安装有无菌单(7),所述第一隔板(1)上方设置有第一护栏(9),所述第一护栏(9)通过第一连接头(14)与支撑杆(8)相互连接,所述第一隔板(1)通过第二连接头(2)与支撑杆(8)相互连接,所述第一隔板(1)下方安装有第二隔板(13),所述第二隔板(13)通过第三连接头(18)与支撑杆(8)相互连接,所述第二隔板(13)下方安装有第二护栏(15),所述第二护栏(15)通过第四连接头(19)与支撑杆(8)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护栏(15)下方安装有第三隔板(16),所述第三隔板(16)通过第五连接头(20)与支撑杆(8)相互连接,所述支撑杆(8)下端安装有万向滑轮(17),所述第一隔板(1)通过第一封板(11)、第二封板(12)和背板(21)与第二隔板(13)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封板(11)的左侧及第二封板(12)的右侧安装有口袋装置(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消化道内镜诊疗用车,包括第一隔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1)上端面安装有套筒(3),所述套筒(3)中间设置有套杆(4),所述套杆(4)上端固定有横杆(5),所述横杆(5)底部连接有挂钩(6),所述挂钩(6)上安装有无菌单(7),所述第一隔板(1)上方设置有第一护栏(9),所述第一护栏(9)通过第一连接头(14)与支撑杆(8)相互连接,所述第一隔板(1)通过第二连接头(2)与支撑杆(8)相互连接,所述第一隔板(1)下方安装有第二隔板(13),所述第二隔板(13)通过第三连接头(18)与支撑杆(8)相互连接,所述第二隔板(13)下方安装有第二护栏(15),所述第二护栏(15)通过第四连接头(19)与支撑杆(8)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护栏(15)下方安装有第三隔板(16),所述第三隔板(16)通过第五连接头(20)与支撑杆(8)相互连接,所述支撑杆(8)下端安装有万向滑轮(17),所述第一隔板(1)通过第一封板(11)、第二封板(12)和背板(21)与第二隔板(13)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封板(11)的左侧及第二封板(12)的右侧安装有口袋装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洁杜林刘昕唐静煜陆启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