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钮式内瘘压脉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33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钮式内瘘压脉带,包括绷带、基座和旋钮,绷带上阵列有多个气眼,基座包括基体和定位柱,基体底面固定粘接在绷带上,表面开设有圆形收纳槽,定位柱一体成型在收纳槽底中心,基体侧壁上开设有出线孔且表面设有过线孔,旋钮包括旋体和导向柱,旋体底面开设有容置槽,导向柱一体成型在容置槽底中心,导向柱中心轴线开设有轴向孔,轴向孔可转动套接在定位柱上,导向柱表面开设有环状凹槽,环状凹槽上下两侧的导向柱上开设有引线孔,绕设在环状凹槽内的拉线两端同向对应穿过引线孔从出线孔引出,引出拉线穿过绷带上的气眼和两端带袢后一体连接,基体侧壁上部与旋体侧壁接触。本申请能快速调节增加棉球按压穿刺点处的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钮式内瘘压脉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旋钮式内瘘压脉带。
技术介绍
现有止血带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天然橡胶或特种橡胶精制而成,长条扁平型,伸缩性强。适用于医疗机构在常规治疗及救治中输液、抽血、输血、止血时一次性使用,或者肢体出血、野外蛇虫咬伤出血时的应急止血。目前在血液透析治疗时需要使用穿刺针穿刺患者动静脉内瘘,以建立体外循环进行治疗,透析过程中为了防止体外循环凝血,多数情况下使用抗凝剂抗凝,所以透析结束后穿刺点止血更为困难,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内瘘压迫止血方法主要是回血下机后运用弹力绷带将棉球压在穿刺点处进行止血。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经过临床实践研究发现,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通畅率是直接关系患者透析效果的重要因素,而现有使用弹力绷带将棉球压在穿刺点处存在以下缺陷:当想要增加棉球按压穿刺点处的压力时,需要将弹力绷带松开后再拉紧粘贴,过程比较繁琐,同时很容易造成棉球从穿刺点处滑落进而可能引起按压不当,导致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因而亟需对此现状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弹力绷带加棉球的内瘘压迫止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钮式内瘘压脉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绷带、基座和旋钮,所述绷带上阵列设置有多个气眼,所述基座包括基体和定位柱,所述基体的底面固定粘接在绷带上,所述基体的表面开设有圆形收纳槽,所述定位柱一体成型在收纳槽的槽底中心,所述收纳槽外侧的基体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出线孔且在出线孔背面侧壁表面设有过线孔,所述旋钮包括旋体和导向柱,所述旋体的底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导向柱一体成型在容置槽的槽底中心,所述导向柱的中心轴线开设有轴向孔,所述轴向孔可转动套接在定位柱上,所述导向柱的周向表面开设有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上下两侧的导向柱上开设有引线孔,所述环状凹槽内的导向柱上沿径向开设有导线孔,所述导线孔内穿置有拉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钮式内瘘压脉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绷带、基座和旋钮,所述绷带上阵列设置有多个气眼,所述基座包括基体和定位柱,所述基体的底面固定粘接在绷带上,所述基体的表面开设有圆形收纳槽,所述定位柱一体成型在收纳槽的槽底中心,所述收纳槽外侧的基体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出线孔且在出线孔背面侧壁表面设有过线孔,所述旋钮包括旋体和导向柱,所述旋体的底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导向柱一体成型在容置槽的槽底中心,所述导向柱的中心轴线开设有轴向孔,所述轴向孔可转动套接在定位柱上,所述导向柱的周向表面开设有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上下两侧的导向柱上开设有引线孔,所述环状凹槽内的导向柱上沿径向开设有导线孔,所述导线孔内穿置有拉线,所述拉线绕设在环状凹槽内且两端同向对应穿过环状凹槽上下两侧的引线孔从出线孔引出,引出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浩李墨奇何文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