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麻翠仁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用心包穿刺抽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32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用心包穿刺抽液装置,包括主体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外部固定有固定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针管及其内部滑动连接的活塞杆,所述针管顶端外壁固定有关于其轴线对称的两个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承载环的底面对称固定有两个定位板,在定位板的底面固定有活动座,在活动座的内部通过轴杆活动连接有一号弧形板,在一号弧形板与活动座连接处设置有扭转弹簧,使得整个抽液装置能够对不同体型的病人进行加持固定,通过向内推动连接杆,能够使得二号弧形板内壁对针管外壁进行加持固定,解决了现有的抽液装置在抽液的过程中难以对针管进行有效的固定而导致针头位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用心包穿刺抽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心包穿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用心包穿刺抽液装置。
技术介绍
心包穿刺是借助穿刺针直接刺入心包腔的诊疗技术,心包穿刺必须在无菌技术下进行,局部应用普鲁卡因麻醉,穿刺部位不可过深,以免刺破心房、心室或刺破冠状动脉造成心包腔大量积血,心包穿刺患者可通过化验心包腔中的液体了解心包积液的性质,并根据心包积液的性质来查明心包炎的病因。心包穿刺虽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如严格按操作规程谨慎进行,还是比较安全的一种诊断兼治疗的方法。现有的心包穿刺抽液通常是在病人左侧肋骨处利用麻药进行局部麻痹,然后将针管插入病人体内进行抽液,针管插入病人体内后,由于针管是插在病人左侧心脏附近,在病人呼吸的过程中,容易使得针管上下浮动,从而导致针头容易插深或者脱离心包导致抽液失败,同时在向外抽液的过程中,通常是人工对针管进行固定,这样的固定方式也会导致针管带动针头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心包穿刺抽液装置在抽液的过程中,难以对针管进行准确的固定,从而导致针头移动的问题,提供一种心内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用心包穿刺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机构(100)和固定机构(200),所述主体机构(100)外部固定有固定机构(200),所述主体机构(100)包括针管(110)及其内部滑动连接的活塞杆(120),所述针管(110)顶端外壁固定有关于其轴线对称的两个支撑板(130),两个所述支撑板(130)底面中心位置处均固定有滑动外杆(140),所述滑动外杆(140)为敞口端朝下的圆柱壳体结构,所述滑动外杆(140)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内杆(160),所述滑动内杆(160)顶面与滑动外杆(140)顶壁之间固定有一号弹簧(150);/n所述固定机构(200)包括承载环(210),所述承载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用心包穿刺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机构(100)和固定机构(200),所述主体机构(100)外部固定有固定机构(200),所述主体机构(100)包括针管(110)及其内部滑动连接的活塞杆(120),所述针管(110)顶端外壁固定有关于其轴线对称的两个支撑板(130),两个所述支撑板(130)底面中心位置处均固定有滑动外杆(140),所述滑动外杆(140)为敞口端朝下的圆柱壳体结构,所述滑动外杆(140)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内杆(160),所述滑动内杆(160)顶面与滑动外杆(140)顶壁之间固定有一号弹簧(150);
所述固定机构(200)包括承载环(210),所述承载环(210)为圆管结构,所述针管(110)外壁套接有与滑动内杆(160)底面固定连接的承载环(210),所述承载环(210)内壁开设有关于其轴线对称的两个弧形槽(211),所述承载环(210)外壁对应弧形槽(211)所在位置处开设有关于承载环(210)轴线对称的两个圆槽(212),两个所述圆槽(212)内壁均开设有关于其轴线对称的两个弧块槽(213),两个所述弧形槽(211)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二号弧形板(250),所述二号弧形板(250)外壁对应圆槽(212)所在位置处固定有延伸至承载环(210)外部的连接杆(260),所述连接杆(260)为圆柱腔体结构,所述连接杆(260)外壁对应弧块槽(213)所在位置处开设有凹槽(261),所述凹槽(261)内壁两端均滑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翠仁尤凡
申请(专利权)人:麻翠仁尤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