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科智能数字化检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呼吸科检测设备
,具体为一种呼吸科智能数字化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医用装置也越来越高科技,特别是现在消化内科检测装置。中国专利号为CN201711394953.0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呼吸科智能数字化检测设备,包括工作架、连接架和工作台,所述工作架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架一端固定连接有自动伸缩杆,所述自动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透视镜;其在使用时,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不占用空间,且有利于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检测,同时便于医护人员操作,能够有效的缩短医护人员工作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中仍存在以下缺陷:其只能通过自动伸缩杆调整透视镜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不便于对透视镜的角度进行调节,需要患者调整姿势来进行检测,当需要对患者的呼吸道内部进行检测时,患者会感到不适而晃动,从而增加了检测的难度,降低了检测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科智能数字化检测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支腿(2),四个支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躺板(3),第一躺板(3)的左端铰链连接有第二躺板(4),第二躺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耳(5),第二固定耳(7)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电动缸(6),第一电动缸(6)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耳(7),第二固定耳(7)的底端与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躺板(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躺块(8),躺块(8)的内部设置有圆槽,圆槽的右端设置有转槽(9),转槽(9)的右端设置有梯形槽(10),梯形槽(10)的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科智能数字化检测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支腿(2),四个支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躺板(3),第一躺板(3)的左端铰链连接有第二躺板(4),第二躺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耳(5),第二固定耳(7)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电动缸(6),第一电动缸(6)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耳(7),第二固定耳(7)的底端与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躺板(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躺块(8),躺块(8)的内部设置有圆槽,圆槽的右端设置有转槽(9),转槽(9)的右端设置有梯形槽(10),梯形槽(10)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梯形块(11),梯形块(1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2),连接柱(12)的左端延伸至躺块(8)的左侧,连接柱(12)与躺块(8)滑动配合,连接柱(12)的外侧套设有压缩弹簧(13),压缩弹簧(13)的右端与梯形块(11)的左端接触,压缩弹簧(13)的左端与圆槽的左端接触,所述连接柱(1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枕块(14),枕块(14)的右端与躺块(8)的左端接触,枕块(14)的底端设置有滑槽,滑槽的内部设置有双向螺杆(15),双向螺杆(15)的前端延伸至枕块(14)的前侧,双向螺杆(15)通过轴承与枕块(14)转动连接,双向螺杆(15)的前侧和后侧的外部分别螺纹连接有夹块(16),两个夹块(16)均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底板(1)的顶端的右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柱(17),支柱(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8),固定柱(18)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凸型槽,第一凸型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凸型块(19),第一凸型块(19)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20),第一螺杆(20)的右端与第一凸型槽的右端转动连接,第一螺杆(20)的左端延伸至固定柱(18)的左侧,第一螺杆(20)与固定柱(18)转动连接,固定柱(18)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1),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与第一螺杆(20)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凸型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2),固定板(22)的后端与固定柱(18)的前端滑动配合,固定板(2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3),支撑柱(23)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凸型槽,第二凸型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二凸型块(24),第二凸型块(2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25),第二螺杆(25)的后端与第二凸型槽的后端转动连接,第二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岷,张慧琳,王珺,姜琪娜,梁冉冉,李士涛,刘俊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