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内透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127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眼内透镜系统,其包括:用于定位在所述眼内的前聚光眼内透镜(16),所述前透镜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以及用于定位在所述眼内所述前透镜后面的后散光眼内透镜(17),所述后透镜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其中所述后透镜与所述前透镜分开;并且其中所述前透镜的所述表面或所述后透镜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为包括表面像差的改性表面,所述表面像差增大所述透镜的焦深,优化图像质量并且还可以在一定的视网膜偏心度范围内提供放大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眼内透镜系统本申请是对应于国际申请号为PCT/GB2014/052458,国际申请日为2014年8月12日,专利技术名称为“眼内透镜系统”的PCT申请于2016年3月31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后申请号为201480054242.7的中国国家阶段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眼内透镜系统。在本申请通篇中,术语“透镜”和“光学器件”可互换使用。应当理解,光学器件是指眼内透镜的折射组件。
技术介绍
影响黄斑的最常见病症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这也是发达国家中导致大量视力丧失的最常见原因。AMD导致位于被称为黄斑的视网膜的特化部位中的光敏细胞(光感受器)的损耗以及眼后部支持组织的损耗。该病症最经常涉及黄斑的中心部位(中央凹),即实现阅读和识别面孔的区域。在患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大多数患者中,视力丧失发生在数年内并且视力丧失的模式允许黄斑中保留功能性光感受器小岛。这些剩余的组织岛可以允许患者阅读,但由于光敏细胞的密度随着与中央凹的偏心度增大而减小,视觉分辨率可能受损,使得在鼻腔至中央凹为3度时,视敏度减小到0.4(与0度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内透镜系统,其包括:/n一个或多个眼内透镜,每个眼内透镜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其中所述后表面和/或前表面中的至少两个是非球面的,并且所述非球面表面中的一个具有比其他所述前表面或后表面中的任一个大2到4倍的非球面度,所述眼内透镜中的每一个的所述后表面和/或前表面具有被构造为引起球面像差、最小化光学像差并增加对所述眼内透镜的定位的容差的半径和圆锥值,以便于在围绕一个或多个PRL(优选的视网膜位点)的两个视网膜偏心度之间的区域中提供聚焦在视网膜上的连续的视网膜图像。/n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812 GB 1314428.2;20140320 GB 1405005.81.一种眼内透镜系统,其包括:
一个或多个眼内透镜,每个眼内透镜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其中所述后表面和/或前表面中的至少两个是非球面的,并且所述非球面表面中的一个具有比其他所述前表面或后表面中的任一个大2到4倍的非球面度,所述眼内透镜中的每一个的所述后表面和/或前表面具有被构造为引起球面像差、最小化光学像差并增加对所述眼内透镜的定位的容差的半径和圆锥值,以便于在围绕一个或多个PRL(优选的视网膜位点)的两个视网膜偏心度之间的区域中提供聚焦在视网膜上的连续的视网膜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内透镜系统,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透镜的所述前表面和后表面两者都是非球面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内透镜系统,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眼内透镜包括:
用于定位在所述眼内的前聚光眼内透镜,所述前透镜具有第一前表面和第一后表面;和
用于定位在所述眼内所述前透镜后面的后散光眼内透镜,所述后透镜具有第二前表面和第二后表面;
其中所述后散光透镜的所述第二后表面具有比其他所述前表面或后表面中的任一个大2至4倍的非球面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内透镜系统,其中所述后透镜与所述前透镜分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内透镜系统,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非球面表面是旋转对称的多项式圆锥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内透镜系统,其中所述非球面表面包括改性表面,所述改性表面具有通过以下公式给出的表面垂度(z坐标):



其中:
r为径向坐标
k为圆锥常数
c为曲率半径的倒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内透镜,其中所述非球面表面包括具有像差的改性表面,所述像差为以下任何一者的Zernike多项式:
倾斜、离焦、像散或慧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内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库雷希P·阿特尔R·斯考特J·塔韦内罗
申请(专利权)人:赛纽仕医药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英国;GB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