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升降的窗帘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272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7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自动升降的窗帘杆,包括窗帘杆本体和圆环,墙壁上设置有用于升降窗帘杆本体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固定于墙壁上的多个第一滑轮、固定于窗帘杆本体上的多个第二滑轮、转动安装于墙壁上的绕线卷筒、绕线于绕线卷筒上的钢丝绳以及设置于墙壁上的驱动组件,第二滑轮与第一滑轮间隔设置,钢丝绳远离绕线卷筒的一端依次绕过第二滑轮和第一滑轮并与天花板固定。本申请中,当需要拆卸窗帘杆本体上的窗帘时,使用者只需通过升降装置将窗帘杆本体的高度降低,直至方便使用者操作时,停止对窗帘杆本体的高度进行调节即可,降低了使用者拆卸窗帘的难度,以此便于使用者对窗帘杆上的窗帘进行拆卸,减小使用者在拆卸窗帘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升降的窗帘杆
本申请涉及窗帘杆
,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升降的窗帘杆。
技术介绍
窗帘杆是窗帘的装饰用杆,分为明杆和暗杆两大类,材料以金属和木质为主,用于安装窗帘,减少噪音,光线直射。窗帘杆的采用范围和搭配风格不受限制,适用于各种功能的居室。窗帘杆通常固定在较高的墙壁上,人们需要对窗帘进行清洗或是更换时,必须要借助梯子或较高的凳子才能将窗帘拆卸下来,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便于使用者对窗帘杆上的窗帘进行拆卸,减小在拆卸窗帘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自动升降的窗帘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自动升降的窗帘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升降的窗帘杆,包括设置于墙壁上的窗帘杆本体以及套设于窗帘杆本体上的圆环,墙壁上设置有用于升降所述窗帘杆本体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于墙壁上的多个第一滑轮、固定于窗帘杆本体上的多个第二滑轮、转动安装于墙壁上的绕线卷筒、绕线于绕线卷筒上的钢丝绳以及设置于墙壁上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二滑轮与第一滑轮间隔设置,所述钢丝绳远离绕线卷筒的一端依次绕过第二滑轮和第一滑轮并与天花板固定。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墙壁上的电机、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的主动齿轮以及固定套设于绕线卷筒上并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墙壁靠近天花板的位置上固定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上有红外接收器,且所述单片机与电机电性连接。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窗帘杆本体两端均固定有配重块。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窗帘杆本体上固定套设有滚轮。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墙壁上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埋设于墙壁内的气缸以及与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的抵接块,所述抵接块上开设有与窗帘杆本体配合的弧形凹槽。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申请中,当需要拆卸窗帘杆本体上的窗帘时,使用者只需通过升降装置将窗帘杆本体的高度降低,直至方便使用者操作时,停止对窗帘杆本体的高度进行调节即可,降低了使用者拆卸窗帘的难度,以此便于使用者对窗帘杆上的窗帘进行拆卸,减小使用者在拆卸窗帘过程中的安全隐患;2、本申请中,在使用升降装置对窗帘杆本体的高度进行调节时,使用者只需开启电机,电机工作后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的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动,以此使得与从动齿轮固定的绕线卷筒转动,从而便于缠绕于绕线卷筒上的钢丝绳放松,使得窗帘杆本体的高度降低,以便使用者拆卸窗帘;3、本申请通过设置单片机,并在单片机上设置红外接收器,以此便于使用者采用与红外接收器无线连接的遥控器对电机的运行进行控制,有利于使用者拆卸窗帘杆本体上的窗帘。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窗帘杆本体;11、圆环;12、配重块;13、滚轮;2、升降装置;21、第一滑轮;22、第二滑轮;23、绕线卷筒;24、钢丝绳;25、驱动组件;251、电机;252、主动齿轮;253、从动齿轮;3、单片机;4、支撑组件;41、气缸;42、抵接块;421、弧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可自动升降的窗帘杆,包括设置于墙壁上的窗帘杆本体1,窗帘杆本体1为水平设置的圆杆状结构,且窗帘杆本体1上套设有圆环11。圆环11为圆环11状结构,其数量为多个,相邻圆环11之间的间距相等,用于安装窗帘。如图1所示,墙壁上设置有升降装置2,用于升降窗帘杆本体1,升降装置2包括第一滑轮21、第二滑轮22、绕线卷筒23、钢丝绳24以及驱动组件25。第一滑轮21固定于墙壁靠近天花板的位置上,其数量为三个。第二滑轮22的高度与第一滑轮21的高度平齐,其数量为两个,第二滑轮22与第一滑轮21间隔设置。绕线卷筒23为圆筒状结构,其轴线与窗帘杆本体1的轴线垂直,绕线卷筒23转动安装于墙壁靠近天花板的位置上。钢丝绳24的一端与天花板固定,钢丝绳24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滑轮22和第一滑轮21,并缠绕于绕线卷筒23上。驱动组件25包括电机251、主动齿轮252以及从动齿轮253,电机251固定于墙壁靠近天花板的位置上,电机251为步进电机251。主动齿轮252的轴线与电机251输出轴的轴线重合,其套设于电机251的输出轴上并与之固定。从动齿轮253的轴线与绕线卷筒23上并与之固定,其套设于绕线卷筒23上并与之固定,且从动齿轮253与主动齿轮252啮合。当需要拆卸窗帘杆本体1上的窗帘时,使用者只需开启电机251,电机251工作后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的主动齿轮252转动,主动齿轮252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253转动,以此使得与从动齿轮253固定的绕线卷筒23转动,从而便于缠绕于绕线卷筒23上的钢丝绳24放松,使得窗帘杆本体1的高度降低,以便使用者拆卸窗帘。如图1所示,墙壁靠近天花板的位置上固定有单片机3,单片机3上有红外接收器,且单片机3与电机251电性连接。通过设置单片机3和红外接收器,使用者只需采用与红外接收器无线连接的遥控器,即可对电机251进行遥控,降低了使用者操作电机251的难度。如图1所示,窗帘杆本体1两端均固定有配重块12,通过设置配重块12,以此为窗帘杆本体1提供较重的重力,以便增强了窗帘杆本体1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窗帘杆本体1上设有滚轮13,滚轮13的轴线与窗帘杆本体1的轴线重合,滚轮13套设于窗帘杆本体1上并与之固定。通过设置滚轮13,当工作人员在开启电机251,窗帘杆本体1沿竖直方向下降的过程中,窗帘杆本体1上的滚轮13与墙壁滚动连接,以此避免了窗帘杆本体1与墙壁之间产生摩擦的情况。如图1及图2所示,墙壁上设置有支撑组件4,支撑组件4包括气缸41以及抵接块42,气缸41埋设于墙壁内,气缸41的活塞杆伸出墙壁外侧。抵接块42为矩形块状结构,其靠近墙壁一侧的侧壁与气缸41的活塞杆端部固定,且抵接块42上开设有与窗帘杆本体1配合的弧形凹槽421。通过设置支撑组件4,当窗帘杆本体1位于墙壁最上方时,气缸41的活塞杆抵紧抵接块42,使得抵接块42上的弧形凹槽421与窗帘杆本体1配合,以此增强了窗帘杆本体1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当工作人员需要拆卸窗帘时,只需调节气缸41,使得抵紧块向贴近墙壁的一侧移动,从而便于使用者对窗帘杆本体1的高度进行调节。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为:当需要拆卸窗帘杆本体1上的窗帘时,使用者只需操作与红外接收器无线连接的遥控器,即可操作电机251的运行,电机251工作后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的主动齿轮252转动,主动齿轮252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253转动,以此使得与从动齿轮253固定的绕线卷筒23转动,从而便于缠绕于绕线卷筒23上的钢丝绳24放松,使得窗帘杆本体1的高度降低,以便使用者拆卸窗帘。当窗帘杆本体1上的窗帘更换完毕后,使用者只需通过遥控器即可控制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升降的窗帘杆,包括设置于墙壁上的窗帘杆本体(1)以及套设于窗帘杆本体(1)上的圆环(11),其特征是:墙壁上设置有用于升降所述窗帘杆本体(1)的升降装置(2),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固定于墙壁上的多个第一滑轮(21)、固定于窗帘杆本体(1)上的多个第二滑轮(22)、转动安装于墙壁上的绕线卷筒(23)、绕线于绕线卷筒(23)上的钢丝绳(24)以及设置于墙壁上的驱动组件(25),所述第二滑轮(22)与第一滑轮(21)间隔设置,所述钢丝绳(24)远离绕线卷筒(23)的一端依次绕过第二滑轮(22)和第一滑轮(21)并与天花板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升降的窗帘杆,包括设置于墙壁上的窗帘杆本体(1)以及套设于窗帘杆本体(1)上的圆环(11),其特征是:墙壁上设置有用于升降所述窗帘杆本体(1)的升降装置(2),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固定于墙壁上的多个第一滑轮(21)、固定于窗帘杆本体(1)上的多个第二滑轮(22)、转动安装于墙壁上的绕线卷筒(23)、绕线于绕线卷筒(23)上的钢丝绳(24)以及设置于墙壁上的驱动组件(25),所述第二滑轮(22)与第一滑轮(21)间隔设置,所述钢丝绳(24)远离绕线卷筒(23)的一端依次绕过第二滑轮(22)和第一滑轮(21)并与天花板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升降的窗帘杆,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组件(25)包括固定于墙壁上的电机(251)、与电机(251)的输出轴固定的主动齿轮(252)以及固定套设于绕线卷筒(23)上并与主动齿轮(252)啮合的从动齿轮(2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皓邹江慧贺家顺刘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