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25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包括定位装置和把手,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头部和定位杆,所述的定位杆的一端端部与头部连接在一起;所述头部和定位杆的内部设置有空心通道,该空心通道沿着定位装置的纵轴的轴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的头部和定位杆;所述头部的顶部为斜面,该斜面上设置有尖锥,用于固定所述的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防止滑动;所述的把手包括连接部和手柄,所述的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手柄的一端;所述连接部的内部设置有沿着连接部的轴向延伸的把手空心管道;所述定位杆的尾端与所述连接部的把手空心管道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定位装置和把手之间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定位器是卡在股骨髁间窝外侧壁后缘上进行定位股骨骨道,定位器的头部有个长的突出装置,利用这个装置卡到骨的边缘来进行定位,卡住后就不能自由移动了,如果想移动就不能把定位器卡到骨的边缘,就失去了设计的初衷,而且头部这个突出装置不利于保持位置,在操作时膝关节是需要少许移动的,纯用手保持位置在膝关节移动的时候位置会丢失。临床上之前为了解决股骨定位的问题,设计了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该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的头部卡在股骨髁间窝外侧壁的后缘,钻入克氏针后定位,这种定位方法与后壁的距离固定,目前来看不能符合所有患者的解剖位置,目前解决方法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对着理想的位置在关节镜下使用克氏针直接定位,然后钻取骨道,这对于操作熟练的术者能够达到,但对于初学者很难完成。另一种方法是用空心钻头放到理想的位置后作为导引,但是空心钻头不便把持,而且容易滑动。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定位器卡住后无法移动,因此股骨骨道的位置相对固定,且距离后壁较近,随着对前交叉韧带解剖认识的不断深入,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位置因人而异,位置并不固定,且距离后壁位置较远,使用既往的定位器很难定位到理想位置,因此许多人放弃使用定位器,而是直视下直接钻取,给手术增加了困难。因此能够方便调整位置的股骨定位器对于临床更有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方便调整位置的股骨定位器,能够在固定定位器前自由的调整位置,以达到理想的位置,且能够解决把持及滑动问题,方便定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包括定位装置和把手,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头部和定位杆,所述的定位杆的一端端部与头部连接在一起;所述头部和定位杆的内部设置有空心通道,该空心通道沿着定位装置的纵轴的轴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的头部和定位杆;所述头部的顶部为斜面,该斜面上设置有尖锥,用于固定所述的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防止滑动;所述的把手包括连接部和手柄,所述的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手柄的一端;所述连接部的内部设置有沿着连接部的轴向延伸的把手空心管道;所述定位杆的尾端与所述连接部的把手空心管道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定位装置和把手之间的连接。所述斜面与所述定位装置的纵轴的轴向之间的夹角的范围为40度-70度。优选地,所述斜面与所述定位装置的纵轴的轴向之间的夹角为50度。优选地,所述尖锥的数目为两个。所述定位杆的直径为5mm,长度为10cm。所述头部的外轮廓为圆柱形,所述头部的外径的范围为6mm至9mm。优选地,所述头部的外径为6mm、6.5mm、7mm、7.5mm、8mm、8.5mm、或9mm。优选地,所述空心通道的直径为2.1mm,能容纳2mm及以下直径的克氏针。所述尖锥的长度为3mm。所述把手空心管道的直径为5mm。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为了方便调整位置且能牢固固定,对现有技术中的定位器进行改良,定位器的头部部分采用圆柱样设计,和骨的接触面是圆形,方便随意调整位置,同时为了使定位器能够更好的固定位置,在接触面上加上多个尖锥,使定位器调整到合适位置后能够牢固的固定在原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涉及固定是确定位置后用头部的两个尖锥插入骨头实现,因为操作时膝关节移动幅度并不大,这样的固定就足够了,不需要再增加其他固定方式让头部变得臃肿,反而操作不够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定位装置的正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定位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把手的正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把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的安装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了本专利技术以有助于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包括定位装置1和把手2,所述的定位装置1包括头部11和定位杆12,所述的定位杆12的一端端部与头部11连接在一起;所述头部11和定位杆12的内部设置有空心通道15,该空心通道15沿着定位装置1的纵轴O的轴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的头部11和定位杆12;所述头部11的顶部为斜面14,该斜面14上设置有尖锥13,用于固定所述的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防止滑动;所述的把手2包括连接部21和手柄22,所述的连接部21固定连接在所述手柄22的一端;所述连接部的内部设置有沿着连接部的轴向延伸的把手空心管道23;所述定位杆12的尾端与所述连接部21的把手空心管道23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定位装置1和把手2之间的连接。所述斜面14与所述定位装置1的纵轴O的轴向之间的夹角A的范围为40度-70度。优选地,所述斜面14与所述定位装置1的纵轴O的轴向之间的夹角A为50度。优选地,所述尖锥13的数目为两个。所述定位杆12的直径R为5mm,长度L为10cm。所述头部11的外轮廓为圆柱形,所述头部的外径r的范围为6mm至9mm。优选地,所述头部的外径r为6mm、6.5mm、7mm、7.5mm、8mm、8.5mm、或9mm。优选地,所述空心通道15的直径为2.1mm,能容纳2mm及以下直径的克氏针。所述尖锥13的长度为3mm。所述把手空心管道23的直径为5mm。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的定位装置是空心的结构,能容纳2mm及以下直径的克氏针,定位装置的头部是斜面,该斜面与纵轴夹角优选50度(40度-70度范围均可),这是因为定位时定位器的纵轴与骨面不是垂直的,这样设计更有利于头部紧贴骨面;头部的直径根据拟钻取的骨道直径相应变化,每种型号间差距0.5mm,以适应临床需要;头部有两个尖锥是为了固定定位器防止滑动。在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尖锥13的数量不局限于两个,斜面14与所述定位装置1的纵轴O的轴向之间的夹角A也不局限于50度。定位装置1和把手2之间的连接可以为卡槽式连接(定位杆12的尾端可以做成方形设计,把手上做方形的卡槽,互相卡入连接),也可为旋钮样连接(定位杆是圆形设计,插入把手后通过旋钮旋紧固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能够自由移动,定位器头部是平面结构,可以上下、左右移动。2、定位器和骨面能良好贴附,为了更好的使定位器与骨面贴附,参照人体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的数据,将定位器头部平面和杆之间设计为一定的角度而不是垂直关系,以方便贴附。3.定位器固定后不滑动,在头部加上两个尖锥,选择好位置后用尖锥固定位置,可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包括定位装置和把手,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头部和定位杆,所述的定位杆的一端端部与头部连接在一起;所述头部和定位杆的内部设置有空心通道,该空心通道沿着定位装置的纵轴的轴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的头部和定位杆;所述头部的顶部为斜面,该斜面上设置有尖锥,用于固定所述的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防止滑动;所述的把手包括连接部和手柄,所述的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手柄的一端;所述连接部的内部设置有沿着连接部的轴向延伸的把手空心管道;所述定位杆的尾端与所述连接部的把手空心管道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定位装置和把手之间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包括定位装置和把手,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头部和定位杆,所述的定位杆的一端端部与头部连接在一起;所述头部和定位杆的内部设置有空心通道,该空心通道沿着定位装置的纵轴的轴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的头部和定位杆;所述头部的顶部为斜面,该斜面上设置有尖锥,用于固定所述的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防止滑动;所述的把手包括连接部和手柄,所述的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手柄的一端;所述连接部的内部设置有沿着连接部的轴向延伸的把手空心管道;所述定位杆的尾端与所述连接部的把手空心管道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定位装置和把手之间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与所述定位装置的纵轴的轴向之间的夹角的范围为40度-7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与所述定位装置的纵轴的轴向之间的夹角为50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许川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