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永辉专利>正文

微创脊椎纤维环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253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创脊椎纤维环修复装置,包含至少一骨固定钉、至少一纤维环固定钉及至少一缝线。所述骨固定钉包括一本体,本体具有一针尖部与一远离针尖部的缝线固定部;所述纤维环固定钉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与第一表面相间隔的第二表面;以及所述缝线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位于第一端部相反端的第二端部,且缝线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用于固定于骨固定钉的缝线固定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微创脊椎纤维环修复装置可用于修复纤维环损伤,同时可结合纤维环植入物的使用,以修补纤维环撕裂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创脊椎纤维环修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修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微创脊椎纤维环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椎间盘,位于脊椎的相邻脊柱之间,为一相当专门及高度组织的软骨结构,若无椎间盘的结构,脊椎将无法支持负载或保持弹性。一个健康的椎间盘,其中央部分的髓核(nucleuspulposus,NP)能够维持及转递负荷,而在髓核外围的椎间纤维环(anulusfibrosus,AF)可提供脊椎的抗压及活动。纤维环的缺损,例如周围剥离及径向裂缝,可能导致髓核组织的挤压,即称为椎间盘突出。尤其在脊椎的后侧,椎间盘突出或髓核碎裂会因为压迫神经根部,而引起疼痛。目前治疗椎间盘突出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其中椎间盘切除(如髓核移除)为现今一种标准的解决办法。根据研究,利用椎间盘切除手术修复纤维环的缺损及治疗,可增强临床技术及疗效。在过去,外科医生试图使用标准缝线、缝针及显微技术缝合椎间盘及其纤维环撕裂处。然而,由于显微椎间盘切除术的限制,使标准缝合技术难以执行。此外,现有技术在缝合纤维环的撕裂处时需要拉引缝线,一般来说拉线方向与远离椎间盘的纤维环的撕裂处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创脊椎纤维环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骨固定钉,用于垂直地设置于相邻一椎间盘的纤维环的一椎体骨上,所述骨固定钉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一针尖部与一远离所述针尖部的缝线固定部,所述缝线固定部形成径向穿透所述本体的其中一个穿孔,其中,所述本体以多穿孔结构所制成;/n至少一纤维环固定钉,用于垂直地设置于所述椎间盘的纤维环上,所述纤维环固定钉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与所述第一表面相间隔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有至少两个入线孔,所述第二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出线孔,所述些入线孔与所述出线孔之间定义出一穿线孔道;以及/n至少一缝线,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端的第二端部,所...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17 US 62/901,2821.一种微创脊椎纤维环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骨固定钉,用于垂直地设置于相邻一椎间盘的纤维环的一椎体骨上,所述骨固定钉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一针尖部与一远离所述针尖部的缝线固定部,所述缝线固定部形成径向穿透所述本体的其中一个穿孔,其中,所述本体以多穿孔结构所制成;
至少一纤维环固定钉,用于垂直地设置于所述椎间盘的纤维环上,所述纤维环固定钉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与所述第一表面相间隔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有至少两个入线孔,所述第二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出线孔,所述些入线孔与所述出线孔之间定义出一穿线孔道;以及
至少一缝线,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端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分别经由对应的入线孔入线,并穿过所述穿线孔道而由所述出线孔出线,且所述缝线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用于固定于所述骨固定钉的所述缝线固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脊椎纤维环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骨固定钉的数目为一个时,所述纤维环固定钉的数目为至少两个,当所述纤维环固定钉的数目为一个时,所述骨固定钉的数目为至少两个,且所述至少一骨固定钉与所述至少一纤维环固定钉定义出一修复区域,所述修复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椎间盘的纤维环的一撕裂处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创脊椎纤维环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骨固定钉的数目为两个,及所述至少一纤维环固定钉的数目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脊椎纤维环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线在由所述出线孔出线之后形成一拉线方向,所述拉线方向与远离所述椎间盘的纤维环的一撕裂处并与所述椎间盘的纤维环的撕裂处垂直的一延伸方向形成一为90°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脊椎纤维环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固定钉的长度为10~20mm,及宽度为3~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脊椎纤维环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环固定钉的长度为3~6mm,及宽度为1~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脊椎纤维环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些入线孔的数目为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脊椎纤维环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道包括一第一孔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永辉曾峰毅江长蓉林沧城
申请(专利权)人:曾永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