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15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其包括:依次设置的残烟流量控制机构、储仓、第一匀料机构、喂丝机和第二匀料机构,其中,所述残烟流量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储仓的入口处、所述第一匀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储仓的出口处、所述第二匀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喂丝机的出口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经过残烟流量控制机构稳定流量后,经过储仓出口的第一匀料机构和喂丝机出口的第二匀料机构的均匀搅拌后,不仅能使残烟丝与成品烟丝实现均匀地混合掺配,同时,在本厂掺配还能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及整理装运所需的人力物力,效果良好,并且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极具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草多点生产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
技术介绍
制丝加工工艺与设备对卷烟内在质量影响较大,不同生产点企业的地理区域、气候属域、工艺水平等的不同,生产的产品质量一致性不容易保证,市场风险大。异地配送烟丝加工工艺优点是生产点企业能快速置换卷烟品牌,容易保证品牌卷烟产品质量一致性,缺点是生产企业组织生产的灵活性受到限制,配送烟丝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产生质量波动。在实行易地送丝模式的过程中,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烟丝还要进行再利用,如果把残烟丝降档使用直接平铺到成品烟丝表面进行掺配,会造成掺配不均匀的情况,若用车运回供丝厂与三丝(梗丝、薄片丝、膨胀丝)一起掺配后混合加香再储存醇化,会造成运输成本增加。因此,亟需一种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能够使残烟丝与成品烟丝实现均匀地混合掺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其中,包括:依次设置的残烟流量控制机构、储仓、第一匀料机构、喂丝机和第二匀料机构,其中,所述残烟流量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储仓的入口处、所述第一匀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储仓的出口处、所述第二匀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喂丝机的出口处。如上所述的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残烟流量控制机构包括电子皮带秤。如上所述的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电子皮带秤包括:主动滚筒、从动滚筒和缠绕于所述主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上的皮带,所述主动滚筒与减速机相连,所述减速机采用变频控制,用以对残烟丝流量进行控制。如上所述的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匀料机构包括拨辊。如上所述的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拨辊包括拨辊轴和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拨辊轴上的拨料棒。如上所述的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匀料机构包括匀料松丝辊。如上所述的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匀料松丝辊上设置有螺旋式耙钉。如上所述的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残烟掺配装置还包括风力送丝管道,与所述第二匀料机构连接。如上所述的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残烟掺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匀料机构和所述喂丝机之间且依次设置的第一皮带机和第二皮带机,并且所述第一皮带机和/或所述第二皮带机采用变频控制,用以对烟丝的流量进行控制。如上所述的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喂丝机包括依次设置的计量管和第三皮带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经过残烟流量控制机构稳定流量后,经过储仓出口的第一匀料机构和喂丝机出口的第二匀料机构的均匀搅拌后,不仅能使残烟丝与成品烟丝实现均匀地混合掺配,同时,在本厂掺配还能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及整理装运所需的人力物力,效果良好,并且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极具推广价值。附图说明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的喂丝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残烟流量控制机构2-储仓3-第一皮带机4-第二皮带机5-水分检测仪6-清扫机构7-视频检测机构8-提升机构81-第一计量管82-提升机9-喂丝机10-第二计量管11-第三皮带机12-第二匀料机构13-风力送丝管道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公开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在本公开中,当描述到特定部件位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部件与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部件。当描述到特定部件连接其它部件时,该特定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部件。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其包括:依次设置的残烟流量控制机构1、储仓2、第一匀料机构(未示出)、喂丝机9和第二匀料机构12,其中,所述残烟流量控制机构1设置在所述储仓2的入口处、所述第一匀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储仓2的出口处、所述第二匀料机构12设置在所述喂丝机9的出口处。其中,所述残烟流量控制机构1设置在所述储仓2上方。通过残烟流量控制机构1可以控制进入储仓2的残烟丝的流量,进而控制残烟丝的掺配比例。进一步地,所述残烟流量控制机构1包括电子皮带秤。具体而言,所述电子皮带秤包括:主动滚筒、从动滚筒和缠绕于所述主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上的皮带,所述主动滚筒与减速机相连,所述减速机采用变频控制,用以对残烟丝流量进行控制,既能避免流量太大导致烟丝混合不均匀,又能避免流量太小导致堵料等问题。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匀料机构采用变频控制,用以对烟丝的流量进行控制,既能避免流量太大导致烟丝混合不均匀,又能避免流量太小导致堵料等问题。作为一个示例而非限定,所述第一匀料机构包括拨辊。其中,所述拨辊包括拨辊轴和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拨辊轴上的拨料棒。所述第一匀料机构既能起到松散烟丝的作用,也能起到搅拌烟丝的作用,有助于实现残烟丝与成品烟丝的均匀混合掺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匀料机构12采用变频控制,用以进一步对烟丝的流量进行控制,既能避免流量太大导致烟丝混合不均匀,又能避免流量太小导致堵料等问题。作为一个示例而非限定,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依次设置的残烟流量控制机构、储仓、第一匀料机构、喂丝机和第二匀料机构,其中,所述残烟流量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储仓的入口处、所述第一匀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储仓的出口处、所述第二匀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喂丝机的出口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设置的残烟流量控制机构、储仓、第一匀料机构、喂丝机和第二匀料机构,其中,所述残烟流量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储仓的入口处、所述第一匀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储仓的出口处、所述第二匀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喂丝机的出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残烟流量控制机构包括电子皮带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皮带秤包括:主动滚筒、从动滚筒和缠绕于所述主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上的皮带,所述主动滚筒与减速机相连,所述减速机采用变频控制,用以对残烟丝流量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匀料机构包括拨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地送丝模式下的残烟掺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卓君金日鑫刘洋洋何文婕李成明刘晋李国栋邢灵冰王思豪秦亚军柏涛李红伟严贤军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