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农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土豆去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134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食品深加工装置领域,涉及去皮装置,尤其是一种土豆去皮装置,包括一机壳,所述机壳内部中空制出腔体,该腔体内用于容置土豆,腔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机壳的腔体内沿水平方向转动安装有一主轴,该主轴连接有动力输出装置,所述主轴靠近进料口的一端沿主轴外周呈螺旋形一体焊接有螺旋叶片,位于螺旋叶片下游位置的主轴外部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安装有多个清洁刷,清洁刷下端部与腔体底部之间的间隙小于土豆的直径;土豆由进料口导入,经螺旋叶片推动至清洁刷下方,土豆与清洁刷紧密接触进行去皮后经出料口导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豆去皮装置
本技术属于食品深加工装置领域,涉及去皮装置,尤其是一种土豆去皮装置。
技术介绍
土豆,又称马铃薯,洋芋,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随着饮食习惯的变化以及小麦,稻谷的丰产。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再将土豆作为主食,而是以一种佐餐和辅食的方式出现在餐桌上。对于土豆的加工方式和食用方式都进行了很大的改进,因此,也就对土豆有了深加工方面的要求。对于土豆的加工,无论是制成薯片,薯条或者制成土豆泥等制品的第一步均是进行去皮处理。目前,市面常见的一般有两种,一种为立式罐体结构,另一种为卧式滚筒结构。其中立式罐体结构包括一立罐,立罐内部安装有一个漏斗状的滚筒,开口部进料,窄口部出料,滚筒内缘制有砂层以去除土豆外皮。但这种装置存在一定不足,如一次性倒入土豆太多,由于窄口部的内径限制,其一,容易导致出料位置堵塞,其二,位于中部的土豆无法与滚筒内缘充分接触,去皮效果不佳,因此,只适用于路边摊等少量的土豆加工。而卧式滚筒结构,则包括一个敞口机壳,机壳内沿横向间隔安装有多个去皮辊,土豆由敞口位置导入后,经与多个去皮辊摩擦去除外皮。这种方式相较于前者去皮效果更好,但也存在一定不足,这种去皮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导入一批土豆后,密封出料口,该批土豆去皮完成后,开放出料口,导出物料后,再重新封闭出料口,因此,无法进行连续去皮,需要频繁启停。另外,由于土豆表面并非是平整的还存在很多孔眼,因此,而且上述两种去皮装置也无法对孔眼部分进行处理,导致孔眼内残留一些泥土颗粒。r>因此,应设计一种结构合理,连续去皮,对于孔眼部分可进行处理的土豆去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连续去皮,对于孔眼部分可进行处理的土豆去皮装置。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豆去皮装置,包括一机壳,所述机壳内部中空制出腔体,该腔体内用于容置土豆,腔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腔体内沿水平方向转动安装有一主轴,该主轴连接有动力输出装置,所述主轴靠近进料口的一端沿主轴外周呈螺旋形一体焊接有螺旋叶片,位于螺旋叶片下游位置的主轴外部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安装有多个清洁刷,清洁刷下端部与腔体底部之间的间隙小于土豆的直径;土豆由进料口导入,经螺旋叶片推动至清洁刷下方,土豆与清洁刷紧密接触进行去皮后经出料口导出。而且,所述螺旋叶片的外表面涂覆有金刚砂层。而且,所述清洁刷位置上方的机壳内制有多个喷淋口,每个喷淋口均通过管路和外部水源连通。而且,位于主轴下方的所述机壳内部,安装有一层筛网,筛网与清洁刷下端部之间的间隙小于土豆的直径。而且,位于所述筛网下方的机壳制出废物导出口。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中,机壳内部中空制出的腔体用于容置土豆,其主轴外部一体焊接的螺旋叶片用于不但对土豆进行传导,也在传导过程中与土豆紧密接触,因此可连续去皮,一方面可促使相邻土豆之间发生相对摩擦,另一方面其外表面涂覆的金刚砂层可在传导过程中磨除土豆的外皮,而其下游共轴安装的清洁刷则用于将去皮后的土豆进行下一步处理,即可将粘黏的外皮去除也可伸入土豆表面的孔眼内去除粘附的泥土。本技术中,清洁刷和螺旋叶片共轴安装,仅采用一个动力输出装置即可驱动,结构合理,传动方式简单可靠。喷淋口设置在清洁刷的上方,在清洁刷与土豆接触式可辅助外皮及杂物脱落。本技术中,筛网和废物导出口的配合,可将喷淋后冲下的污水和外皮导出,使得出料口和废料分通道出料,互不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摘除上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土豆去皮装置,包括一机壳,所述机壳内部中空制出腔体,该腔体内用于容置土豆,腔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3和出料口8,本技术的创新在于,所述机壳的腔体内沿水平方向转动安装有一主轴11,该主轴连接有动力输出装置,所述主轴靠近进料口的一端沿主轴外周呈螺旋形一体焊接有螺旋叶片10,位于螺旋叶片下游位置的主轴外部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安装有多个清洁刷9,清洁刷下端部与腔体底部之间的间隙小于土豆的直径;土豆由进料口导入,经螺旋叶片推动至清洁刷下方,土豆与清洁刷紧密接触进行去皮后经出料口导出。本实施例中,所述为便于装置内部的清理和检修,优选的机壳采用两段式结构,即包括上壳体2和下壳体7,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拼接后形成类桶状的机壳,主轴由该桶状的机壳轴心位置穿出,其中一端连接有动力输出装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输出装置采用电机5,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主轴的一端连接驱动,可通过皮带、带轮4,也可采用齿轮组或其他传动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叶片的外表面涂覆有金刚砂层。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刷位置上方的机壳内制有多个喷淋口1,每个喷淋口均通过管路和外部水源连通。本实施例中,位于主轴下方的所述机壳内部,安装有一层筛网12,筛网与清洁刷下端部之间的间隙小于土豆的直径。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筛网下方的机壳呈一漏斗结构6,所述漏斗结构的窄口部制出废物导出口。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本技术使用时,待去皮土豆由进料口导入,在螺旋叶片的作用下,待去皮土豆向出料口一侧移动,与此同时由于螺旋叶片外表面涂覆的金刚砂层与待去皮土豆发生摩擦,因此在传送过程中可同步去除土豆的表皮。待其运输至清洁刷部分时,螺旋叶片的传送作用停止,但逐步输送的土豆会发生推动效果,即靠近螺旋叶片的土豆推动相邻土豆向出料口位置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逐步通过多个清洁刷,在清洁刷和喷淋口导出的清水作用下,外皮和残留的泥土会由筛网的筛孔下落至废物导出口导出。本技术中,机壳内部中空制出的腔体用于容置土豆,其主轴外部一体制出的螺旋叶片用于不但对土豆进行传导,也在传导过程中与土豆紧密接触,因此可连续去皮,一方面可促使相邻土豆之间发生相对摩擦,另一方面其外表面涂覆的金刚砂层可在传导过程中磨除土豆的外皮,而其下游共轴安装的清洁刷则用于将去皮后的土豆进行下一步处理,即可将粘黏的外皮去除也可伸入土豆表面的孔眼内去除粘附的泥土。本技术中,清洁刷和螺旋叶片共轴安装,仅采用一个动力输出装置即可驱动,结构合理,传动方式简单可靠。喷淋口设置在清洁刷的上方,在清洁刷与土豆接触式可辅助外皮及杂物脱落。本技术中,筛网和废物导出口的配合,可将喷淋后冲下的污水和外皮导出,使得出料口和废料分通道出料,互不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豆去皮装置,包括一机壳,所述机壳内部中空制出腔体,该腔体内用于容置土豆,腔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腔体内沿水平方向转动安装有一主轴,该主轴连接有动力输出装置,所述主轴靠近进料口的一端沿主轴外周呈螺旋形一体焊接有螺旋叶片,位于螺旋叶片下游位置的主轴外部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安装有多个清洁刷,清洁刷下端部与腔体底部之间的间隙小于土豆的直径;土豆由进料口导入,经螺旋叶片推动至清洁刷下方,土豆与清洁刷紧密接触进行去皮后经出料口导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豆去皮装置,包括一机壳,所述机壳内部中空制出腔体,该腔体内用于容置土豆,腔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腔体内沿水平方向转动安装有一主轴,该主轴连接有动力输出装置,所述主轴靠近进料口的一端沿主轴外周呈螺旋形一体焊接有螺旋叶片,位于螺旋叶片下游位置的主轴外部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安装有多个清洁刷,清洁刷下端部与腔体底部之间的间隙小于土豆的直径;土豆由进料口导入,经螺旋叶片推动至清洁刷下方,土豆与清洁刷紧密接触进行去皮后经出料口导出。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芝张学宾吕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农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