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保温帘的双层通风保温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06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保温帘的双层通风保温大棚,包括大棚端面板,大棚端面板一侧设置有外骨架,外骨架两端设置有滑轨,外骨架外侧设置有保温膜一,保温膜一表面且位于滑轨上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底端通过支撑架与大棚端面板连接,保温膜一外侧底端两侧均设置有配重块,大棚端面板内侧设置有内骨架,内骨架表面设置有保温膜二,大棚端面板一侧底端设置有门板,门板顶端且位于大棚端面板表面设置有风机,大棚端面板远离风机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有益效果:通过调节机构的作用下,可以让机械替代人力进行工作,同时可以避免人在攀爬时对保温膜一造成的损害,同时大棚可以达到夏季通风,冬季保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保温帘的双层通风保温大棚
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室大棚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内置保温帘的双层通风保温大棚。
技术介绍
冷季采用大棚饲养畜禽,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形成温室效应和畜禽自身散发的热能,人工控制畜舍温湿度,使畜禽在冷季处于适宜环境中,减少热能消耗,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加经济效益。大棚饲养畜禽,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项实用技术。为了普及大棚饲养畜禽技术,促进我国畜牧业发展,这样对于禽类有降温、排湿、调节补充二氧化碳、排除有害气体等多方面的有益作用,大棚是用竹木杆、水泥杆、轻型钢管或管材等材料做骨架,做成立柱、拉杆,拱杆及压杆,覆盖塑料薄膜而成为拱圆形的料棚。现有的大棚使用单层结构,且厚度较高,保温隔热的效果不好,在对大棚进行散热时使用动力装置以及水资源进行降温,耗电量大,严重浪费水资源,且操作较为复杂,增加了成本,同时大棚外的塑料薄膜通常采用人力进行更换,不仅给人自身增加巨大的劳动量同时还容易破坏塑料薄膜,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增加安全隐患。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保温帘的双层通风保温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端面板(1),所述大棚端面板(1)一侧设置有外骨架(2),所述外骨架(2)两端设置有滑轨(3),所述外骨架(2)外侧设置有保温膜一(4),所述保温膜一(4)表面且位于所述滑轨(3)上设置有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底端通过支撑架(6)与所述大棚端面板(1)连接,所述保温膜一(4)外侧底端两侧均设置有配重块(7),所述大棚端面板(1)内侧设置有内骨架(8),所述内骨架(8)表面设置有保温膜二(9),所述大棚端面板(1)一侧底端设置有门板(10),所述门板(10)顶端且位于所述大棚端面板(1)表面设置有风机(11),所述大棚端面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保温帘的双层通风保温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端面板(1),所述大棚端面板(1)一侧设置有外骨架(2),所述外骨架(2)两端设置有滑轨(3),所述外骨架(2)外侧设置有保温膜一(4),所述保温膜一(4)表面且位于所述滑轨(3)上设置有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底端通过支撑架(6)与所述大棚端面板(1)连接,所述保温膜一(4)外侧底端两侧均设置有配重块(7),所述大棚端面板(1)内侧设置有内骨架(8),所述内骨架(8)表面设置有保温膜二(9),所述大棚端面板(1)一侧底端设置有门板(10),所述门板(10)顶端且位于所述大棚端面板(1)表面设置有风机(11),所述大棚端面板(1)远离所述风机(11)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保温帘的双层通风保温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骨架(8)内侧中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7),所述内骨架(8)外侧底端设置有控制面板(18),所述温度传感器(17)与所述控制面板(18)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保温帘的双层通风保温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膜二(9)外侧设置有防潮棉被(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保温帘的双层通风保温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设置在所述滑轨(3)顶端的电机(501),所述电机(501)的输出轴两侧设置有连杆一(502),所述连杆一(502)远离所述电机(501)的一端设置有连杆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伟桥黎世德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县锦和味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