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振林专利>正文

一种防病效果好的鸡舍保温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456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2:49
一种防病效果好的鸡舍保温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鸡舍保温棚技术领域;大棚主体上盖设有棚顶;大棚主体前后侧壁上左右对称固定有两个“L”形板;“L”形板与大棚主体之间固定有漏粪地板;大棚主体的左右侧壁上开设的凹槽内均嵌设有水管,且水管位于斜板的上方;水管上均开设有多个喷水口;大棚主体后侧壁上左右对称固定有制冷装置;大棚主体前后侧壁上均左右对称固定有一号风扇和二号风扇,且一号风扇位于制冷装置上方,二号风扇位于漏粪地板的下方;大棚主体的底部中间固定有电加热装置;可以将鸡粪集聚,便于处理,减少细菌的滋生,防病效果好,且可以对棚内温度进行监控,控制棚内保持恒定温度,通风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病效果好的鸡舍保温棚
本技术涉及鸡舍保温棚
,具体涉及一种防病效果好的鸡舍保温棚。
技术介绍
在家禽的养殖中,特别是鸡的养殖,需要有较高的养殖环境,特别是对成品鸡在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求较高,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成品鸡的产蛋率及产蛋质量,也直接关系到饲养者的切身利益;成品鸡在产蛋期间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温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鸡染上各种菌体,直接危害到鸡的生命;现有鸡舍保温棚能够对鸡舍内进行保温,但不能合理处理鸡粪,使得鸡粪堆积,滋生细菌,易使鸡生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防病效果好的鸡舍保温棚,可以将鸡粪集聚,便于处理,减少细菌的滋生,防病效果好,且可以对棚内温度进行监控,控制棚内保持恒定温度,通风效果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棚顶、大棚主体、“L”形板、漏粪地板、支撑柱、水泥板、斜板、水管、喷水口、活板门、水槽、食槽、一号风扇、制冷装置、电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电灯、控制器、大门和二号风扇;大棚主体上盖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病效果好的鸡舍保温棚,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棚顶(1)、大棚主体(2)、“L”形板(3)、漏粪地板(4)、支撑柱(5)、水泥板(6)、斜板(7)、水管(8)、喷水口(9)、活板门(10)、水槽(11)、食槽(12)、一号风扇(13)、制冷装置(16)、电加热装置(17)、温度传感器(18)、电灯(19)、控制器(20)、大门(22)和二号风扇(24);大棚主体(2)上盖设有棚顶(1);大棚主体(2)前后侧壁上左右对称固定有两个“L”形板(3);“L”形板(3)底部固定在支撑柱(5)上,且支撑柱(5)固定在大棚主体(2)的底部;左侧的“L”形板(3)与大棚主体(2)的左侧内壁之间、右侧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病效果好的鸡舍保温棚,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棚顶(1)、大棚主体(2)、“L”形板(3)、漏粪地板(4)、支撑柱(5)、水泥板(6)、斜板(7)、水管(8)、喷水口(9)、活板门(10)、水槽(11)、食槽(12)、一号风扇(13)、制冷装置(16)、电加热装置(17)、温度传感器(18)、电灯(19)、控制器(20)、大门(22)和二号风扇(24);大棚主体(2)上盖设有棚顶(1);大棚主体(2)前后侧壁上左右对称固定有两个“L”形板(3);“L”形板(3)底部固定在支撑柱(5)上,且支撑柱(5)固定在大棚主体(2)的底部;左侧的“L”形板(3)与大棚主体(2)的左侧内壁之间、右侧的“L”形板(3)与大棚主体(2)的右侧内壁之间均固定有漏粪地板(4);左侧的“L”形板(3)左侧壁上和右侧的“L”形板(3)右侧壁上均固定有水槽(11);左侧的“L”形板(3)的通孔上和右侧的“L”形板(3)的通孔上均嵌设有食槽(12);水槽(11)位于食槽(12)的上方;大棚主体(2)的左右侧壁上均嵌设有斜板(7),且斜板(7)的另一侧固定在大棚主体(2)的底部;两个斜板(7)之间的大棚主体(2)上固定有两个水泥板(6),且水泥板(6)的前后侧壁分别固定在大棚主体(2)的前后侧内壁上;大棚主体(2)的左右侧壁上开设的凹槽内均嵌设有水管(8),且水管(8)位于斜板(7)的上方;水管(8)上均开设有多个喷水口(9);大棚主体(2)的后侧壁上左右对称开设有两个活板门(10),且活板门(10)分别位于左侧的斜板(7)和左侧的水泥板(6)之间、右侧的斜板(7)和右侧的水泥板(6)之间;大棚主体(2)后侧壁上左右对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林
申请(专利权)人:张振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