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南钻喙兰菌根化育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培育
,尤其涉及一种海南钻喙兰菌根化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海南钻喙兰(Rhynchostylisgigantea(Lindl.)Ridl)是兰科(Orchidaceae)海南钻喙兰属(Rynchostylis)一种附生型兰花,在中国仅分布于海南省,为国家二级保护珍稀野生种。海南钻喙兰的花期为1-2月,正值中国及一部分亚洲国家的新春佳节,花朵有浓香味,花期长,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海南钻喙兰具有花朵数多、花朵厚、肉质感佳、耐热性强、易杂交和亲和力好等优良性状,观赏性、经济和研究价值均非常高。近年来,由于大量挖采等原因,海南钻喙兰的数量大大减少,所以以保护为目的的育苗方法越来越多,但是现有的培育方法复杂,培育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育方法简单,培育成本低的海南钻喙兰菌根化育苗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海南钻喙兰菌根化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培育海南钻喙兰组培瓶苗; >S2、制备固体菌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海南钻喙兰菌根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培育海南钻喙兰组培瓶苗;/nS2、制备固体菌剂;通过优势菌株的菌丝获得活化菌饼;优势菌株的序列为SEQ ID NO:1;/nS3、获得无污染共生瓶苗:将S2的活化菌饼放入S1培育的海南钻喙兰组培瓶苗中;/nS4、制备液体菌剂:将S2得到的活化菌饼制成液体菌剂;/nS5、采用S4制备的液体菌剂制备栽培基质;/nS6、组培瓶苗移栽:将S1得到的组培瓶苗和S3得到的无污染共生瓶苗的瓶盖打开,移至常温下炼苗2-4周,将瓶苗取出,洗去附着在根部的培养基,栽种于S5制备的栽培基质中,获得菌根化驯化苗。/n
【技术特征摘要】
1.海南钻喙兰菌根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培育海南钻喙兰组培瓶苗;
S2、制备固体菌剂;通过优势菌株的菌丝获得活化菌饼;优势菌株的序列为SEQIDNO:1;
S3、获得无污染共生瓶苗:将S2的活化菌饼放入S1培育的海南钻喙兰组培瓶苗中;
S4、制备液体菌剂:将S2得到的活化菌饼制成液体菌剂;
S5、采用S4制备的液体菌剂制备栽培基质;
S6、组培瓶苗移栽:将S1得到的组培瓶苗和S3得到的无污染共生瓶苗的瓶盖打开,移至常温下炼苗2-4周,将瓶苗取出,洗去附着在根部的培养基,栽种于S5制备的栽培基质中,获得菌根化驯化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南钻喙兰菌根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S1是采用海南钻喙兰成熟荚果的种子进行培养,种子萌发培养基为花宝1号3-6g/L、水解乳蛋白0.5-3g/L和活性炭0.5-2g/L;继代培养基为萌发培养基的基础上施加1-4mg/L6-BA和0.05-0.20mg/LNAA;增殖方法为茎段诱导丛生芽增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南钻喙兰菌根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S3是将菌丝在PDA培养基中进行培养,PDA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对去皮马铃薯180-220g切块得到去皮马铃薯块,然后采用去离子水对去皮马铃薯块煮18-22min后,过滤,往含马铃薯汁的滤液中加入葡萄糖18-22g和琼脂粉18-22g,再次加热到琼脂粉溶解,最后在120℃下灭菌备用。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军方,李栋梁,蔡嘉慧,杨珺,陈宣,周新成,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园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