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太白贝母鳞茎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10577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太白贝母鳞茎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太白贝母人工种植产业种源供应困难,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导致太白贝母人工繁育技术不能大力发展,不能满足市场供应的技术问题。该方法以3‑4年生的太白贝母鳞茎作为外植体,通过外植体表面灭菌、初代培养、增殖培养、诱芽培养、生根培养步骤,最终建立了太白贝母的组培快繁体系。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太白贝母的大棚集约化种植,缩短太白贝母药材的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更好的满足了市场需要,还可用来培育脱毒贝母种苗,减少人工高密度种植过程中的病害发生,提高产量,减少农产品投入,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太白贝母鳞茎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太白贝母鳞茎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川贝母是著名的川产道地药材,药源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市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价格逐年攀升,品质最佳的川贝母价格高达3600-4000元/kg,是典型的名贵中药材。太白贝母(FritillariaTaipaiensisP.Y.Li)作为川贝母基源植物之一,主要分布于秦巴山区,是该区域的特色珍稀中药资源,是5个川贝母基源物种中唯一适合在海拔2000m左右农区种植发展的川贝母优良品种,具有栽培变异小、产量高、药材商品等级较高(主要为青贝)等特点。但由于现有的太白贝母种源繁育技术效率低,致使太白贝母种源供应困难、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品种退化严重,从而使得太白贝母人工种植产业难以大规模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太白贝母鳞茎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太白贝母人工种植产业种源供应困难,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导致太白贝母人工种植产业发展缓慢,药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太白贝母鳞茎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n(1)外植体表面灭菌/n选择3-4年生健康无损伤的太白贝母鳞茎,将太白贝母鳞茎外层的鳞瓣掰开并冲洗干净;将冲洗干净的鳞瓣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表面灭菌;/n(2)初代培养;/n将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鳞瓣切成绿豆大小的小块,并接种至初代培养基中,然后置于LED光照培养箱中培养60天;培养温度为20±2℃,光照时间为12 h/d,光照强度为1900-2100Lx;培养60天后,诱导出无菌鳞球茎;/n(3)增殖培养/n将步骤(2)所诱导出的无菌鳞球茎切成绿豆大小的小块,并接种至增殖培养基中,然后置于LED光照培养箱中培养40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太白贝母鳞茎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外植体表面灭菌
选择3-4年生健康无损伤的太白贝母鳞茎,将太白贝母鳞茎外层的鳞瓣掰开并冲洗干净;将冲洗干净的鳞瓣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表面灭菌;
(2)初代培养;
将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鳞瓣切成绿豆大小的小块,并接种至初代培养基中,然后置于LED光照培养箱中培养60天;培养温度为20±2℃,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900-2100Lx;培养60天后,诱导出无菌鳞球茎;
(3)增殖培养
将步骤(2)所诱导出的无菌鳞球茎切成绿豆大小的小块,并接种至增殖培养基中,然后置于LED光照培养箱中培养40天;培养温度为20±2℃,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900-2100Lx;培养40天后,诱导出无菌鳞球茎;
(4)诱芽培养
将步骤(3)中诱导出的无菌鳞球茎从组织块上分离下来,并接种至诱芽培养基中,然后置于LED光照培养箱中培养50天;培养温度为20±2℃,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900-2100Lx;培养50天后,诱导出无菌芽;
(5)生根培养
将步骤(4)中诱导出的无菌芽接种至生根培养基中,然后置于LED光照培养箱中培养40天;培养温度为20±2℃,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900-2100Lx;培养40天后,得到长出根系的太白贝母组培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白贝母鳞茎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表面灭菌具体过程为,先用75%酒精处理10-20s,然后用无菌蒸馏水冲洗2次,随后再用0.1%升汞处理10-15min,最后用无菌蒸馏水冲洗3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白贝母鳞茎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初代培养基为MS培养基,且在MS培养基中加入了激素、蔗糖和琼脂;其中,
所述激素为NAA和6-BA,或者NAA和ZT,或者2,4-D和ZT;所述激素为NAA和6-BA时,所述NAA的添加量为1.5-3.0mg/L;所述6-BA的添加量为0.5-2.0mg/L;所述激素为NAA和ZT时,所述NAA的添加量为3.0mg/L;所述ZT的添加量为0.5-1.0mg/L;所述激素为2,4-D和ZT时,所述2,4-D的添加量为1.5-3.0mg/L;所述ZT的添加量为0.5-1.0mg/L;
所述蔗糖的添加量为25-35g/L;
所述琼脂的添加量为5-10g/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以太白贝母鳞茎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初代培养基为MS培养基,且在MS培养基中加入了激素、蔗糖和琼脂;所述激素为NAA和ZT,所述NAA的添加量为3.0mg/L,所述ZT的添加量为1.0mg/L;所述蔗糖的添加量为30g/L;所述琼脂的添加量为7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白贝母鳞茎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增殖培养基为MS培养基,且在MS培养基中加入了激素、蔗糖、琼脂以及香蕉粉和/或土豆泥;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涛周毅王红兰杜玖珍孙洪兵杨萍连艳蒋舜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