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物联网智慧型设施作物补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03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智慧型设施作物补光装置,属于设施农业种植领域,一种基于物联网智慧型设施作物补光装置,通过在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测绘接收件,测绘接收件将作物顶端的生长状况,绘制并根据其栽培土壤或者其它介质的高度以及作物的高度进行平面建模,依据建立模型后,在发射件的作用下,控制补光灯外部设置的调光适应瓣的张合程度,进而起到调光的作用,平面建模的信息实时更新,并将其显示在操控终端上,便于使用者的实时监测,以确保设施内作物生长的周期稳定性,通过仿花瓣开放的效果,一方面便于起到调光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观测调光适应瓣的张合程度,便于及时观测作物生长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智慧型设施作物补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施农业种植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智慧型设施作物补光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大棚里种植作物,就必定要担心作物的光照问题,如果光照不足,会对作物的育苗生长、开花结果都有影响,所以人们都会想到使用作物补光灯给作物补光。作物补光灯,专门为给作物补光研发的,光谱符合作物生长对太阳光的吸收,不同的功率可以满足作物生长对于光照强度的要求,作物补光灯从研发历程来说,有高压钠灯、HID灯、LED补光灯,还有最近莫名火起来的激光补光灯。在这几种补光灯中,LED补光灯是最新一代的补光灯,所以效果与优点都会比前两种补光灯好。但现有的大棚种植用补光装置不便于根据不同作物的长势进行合理的调控光强,难以保证大棚作物的均匀生长,且难以直接的观测区域内的作物的作物生长状况,而且其强度难以进行合理的调控。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智慧型设施作物补光装置,它通过在塑料天输、日光温室等设施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测绘接收件,测绘接收件将作物顶端的生长状况,绘制并根据其栽培土壤或者其它介质的高度以及作物的高度进行平面建模,依据建立模型后,在发射件的作用下,控制补光灯外部设置的调光适应瓣的张合程度,进而起到调光的作用,平面建模的信息实时更新,并将其显示在操控终端上,便于使用者的实时监测,以确保设施内作物生长的周期稳定性,通过仿花瓣开放的效果,一方面便于起到调光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观测调光适应瓣的张合程度,便于及时观测作物生长状况。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智慧型设施作物补光装置,包括大棚体,所述大棚体的左右内侧壁固定均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测绘接收件,所述大棚体的顶端内部固定安装有定位轨,所述定位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发射件,所述发射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感应面板,所述感应面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红外感应灯接收件,所述红外感应灯接收件的下侧固定安装有灯座,所述灯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轨,所述安装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脚,所述安装脚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红外感应发射件,所述灯座的内部电性连接有补光灯,所述补光灯的中部外侧设置有转环,所述转环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横向连接金属丝,所述横向连接金属丝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球,所述第一连接球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纵向连接金属丝,所述纵向连接金属丝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球,所述第二连接球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调光适应瓣,所述第一调光适应瓣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调光适应瓣,所述第二调光适应瓣的内侧连接有第三调光适应瓣,所述大棚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作物种植区域,所述第一作物种植区域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作物种植区域。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调光适应瓣包括防护边框,所述防护边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遮光板,所述遮光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传导纤维,所述传导纤维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块,所述传导纤维的内侧开设有透光孔。防护边框的内部材质为聚乙烯塑料,且防护边框与遮光板的连接方式为粘接,并且遮光板的内部材质为合成黑色玻璃,遮光板的黑色材质,方便起到调光的作用,通过遮光板覆盖数量的多少,取决灯光的昏暗程度。进一步的,所述传导纤维的内部材质为金属铜,且传导纤维的内部均匀分布有散热块,并且散热块的内部材质为金属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散热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透光孔的纵截面呈圆形结构,且透光孔在遮光板的内部均匀分布,便于起到透光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发射件与测绘接收件和红外感应发射件均通过大数据建立连接,且发射件在定位轨上左右滑动,且滑动范围为大棚体底部的宽度,便于调节发射件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感应灯接收件与红外感应发射件相匹配,且红外感应发射件通过安装脚与安装轨的卡合连接,便于信息的传递。进一步的,所述转环在补光灯的中部构成转动结构,且转环外端固定的横向连接金属丝与第一调光适应瓣相匹配。第三调光适应瓣在补光灯的外侧等角度设置,且第三调光适应瓣与第二调光适应瓣相间设置,便于调节第三调光适应瓣与第二调光适应瓣的开合程度。进一步的,所述补光灯在定位轨的底部等间距分布,且补光灯与第一作物种植区域相互匹配,能够有效的起到一定区域内的作物补光。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通过在塑料天输、日光温室等设施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测绘接收件,测绘接收件将作物顶端的生长状况,绘制并根据其栽培土壤或者其它介质的高度以及作物的高度进行平面建模,依据建立模型后,在发射件的作用下,控制补光灯外部设置的调光适应瓣的张合程度,进而起到调光的作用,平面建模的信息实时更新,并将其显示在操控终端上,便于使用者的实时监测,以确保设施内作物生长的周期稳定性,通过仿花瓣开放的效果,一方面便于起到调光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观测调光适应瓣的张合程度,便于及时观测作物生长状况。(2)第三调光适应瓣包括防护边框,所述防护边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遮光板,所述遮光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传导纤维,所述传导纤维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块,所述传导纤维的内侧开设有透光孔。防护边框的内部材质为聚乙烯塑料,且防护边框与遮光板的连接方式为粘接,并且遮光板的内部材质为合成黑色玻璃,遮光板的黑色材质,方便起到调光的作用,通过遮光板覆盖数量的多少,取决灯光的昏暗程度。(3)传导纤维的内部材质为金属铜,且传导纤维的内部均匀分布有散热块,并且散热块的内部材质为金属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散热的作用。(4)透光孔的纵截面呈圆形结构,且透光孔在遮光板的内部均匀分布,便于起到透光的作用。(5)发射件与测绘接收件和红外感应发射件均通过大数据建立连接,且发射件在定位轨上左右滑动,且滑动范围为大棚体底部的宽度,便于调节发射件的位置。(6)红外感应灯接收件与红外感应发射件相匹配,且红外感应发射件通过安装脚与安装轨的卡合连接,便于信息的传递。(7)转环在补光灯的中部构成转动结构,且转环外端固定的横向连接金属丝与第一调光适应瓣相匹配。第三调光适应瓣在补光灯的外侧等角度设置,且第三调光适应瓣与第二调光适应瓣相间设置,便于调节第三调光适应瓣与第二调光适应瓣的开合程度。(8)补光灯在定位轨的底部等间距分布,且补光灯与第一作物种植区域相互匹配,能够有效的起到一定区域内的作物补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大棚体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补光灯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4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大棚体数控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大棚体;2、滑轨;3、测绘接收件;4、定位轨;5、发射件;6、感应面板;7、红外感应灯接收件;8、灯座;9、安装轨;10、安装脚;11、红外感应发射件;12、补光灯;13、转环;14、横向连接金属丝;15、第一连接球;16、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智慧型设施作物补光装置,包括大棚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体(1)的左右内侧壁固定均固定安装有滑轨(2),所述滑轨(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测绘接收件(3),所述大棚体(1)的顶端内部固定安装有定位轨(4),所述定位轨(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发射件(5),所述发射件(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感应面板(6),所述感应面板(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红外感应灯接收件(7),所述红外感应灯接收件(7)的下侧固定安装有灯座(8),所述灯座(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轨(9),所述安装轨(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脚(10),所述安装脚(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红外感应发射件(11),所述灯座(8)的内部电性连接有补光灯(12),所述补光灯(12)的中部外侧设置有转环(13),所述转环(13)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横向连接金属丝(14),所述横向连接金属丝(14)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球(15),所述第一连接球(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纵向连接金属丝(16),所述纵向连接金属丝(16)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球(17),所述第二连接球(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调光适应瓣(18),所述第一调光适应瓣(18)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调光适应瓣(19),所述第二调光适应瓣(19)的内侧连接有第三调光适应瓣(20),所述大棚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作物种植区域(21),所述第一作物种植区域(2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作物种植区域(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智慧型设施作物补光装置,包括大棚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体(1)的左右内侧壁固定均固定安装有滑轨(2),所述滑轨(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测绘接收件(3),所述大棚体(1)的顶端内部固定安装有定位轨(4),所述定位轨(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发射件(5),所述发射件(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感应面板(6),所述感应面板(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红外感应灯接收件(7),所述红外感应灯接收件(7)的下侧固定安装有灯座(8),所述灯座(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轨(9),所述安装轨(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脚(10),所述安装脚(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红外感应发射件(11),所述灯座(8)的内部电性连接有补光灯(12),所述补光灯(12)的中部外侧设置有转环(13),所述转环(13)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横向连接金属丝(14),所述横向连接金属丝(14)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球(15),所述第一连接球(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纵向连接金属丝(16),所述纵向连接金属丝(16)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球(17),所述第二连接球(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调光适应瓣(18),所述第一调光适应瓣(18)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调光适应瓣(19),所述第二调光适应瓣(19)的内侧连接有第三调光适应瓣(20),所述大棚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作物种植区域(21),所述第一作物种植区域(2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作物种植区域(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智慧型设施作物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光适应瓣(20)包括防护边框(2001),所述防护边框(20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遮光板(2002),所述遮光板(200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传导纤维(2003),所述传导纤维(20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块(2004),所述传导纤维(2003)的内侧开设有透光孔(20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智慧型设施作物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