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机割台用圆盘拨禾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02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青贮机割台用圆盘拨禾机构,包括两组转盘装置、秸秆进料通道、塔轮和外拨草器,两组转盘装置设置在主梁上,所述转盘装置包括边转盘装置和中转盘装置,秸秆进料通道与主梁相固定并设置在边转盘装置和中转盘装置之间,塔轮与秸秆进料通道的末端衔接;所述外拨草器设置在边转盘装置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旋转方向相反的边转盘装置和中转盘装置对秸秆秆茎进行切割,边转盘上设置的外拨草器能够使得倾倒的秸秆根据外拨草器的旋转方向进行倾倒,两组转盘装置相对转动,利用盘齿抓取切割后的秸秆,使其十分高效地输送入秸秆进料通道内,然后再通过塔轮的拨转进入收割机的喂入室内,提高了秸秆秆茎的回收率以及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青贮机割台用圆盘拨禾机构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青贮机割台用圆盘拨禾机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青饲料收获机主要应用于田间,以收获青贮玉米和牧草等青贮作物,并且同时将作物切段、揉搓、籽粒破碎,最后抛送到物料车上运走。在目前的青贮机割台上,在收割过程中,农作物茎秆在收割完毕,在圆盘装置的输送过程中,有时会导致茎秆倾倒。在现有的青贮机割台上,安装有拢禾架,防止茎秆倾倒在割台外,再通过塔轮输送到收割机内。但是,由于茎秆的倾倒方向是多向的,并不受控的,现有的青贮机割台无法对倾倒的秸秆起到很好地导向作用。因此,秸秆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堵塞,导致倾倒的茎秆输送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青贮机割台用圆盘拨禾机构,以解决茎秆的倾倒方向是多向的,并不受控的,现有的青贮机割台无法对倾倒的秸秆起到很好地导向作用的问题,以保证对倾倒的秸秆秆茎起到导向作用,以使得秸秆秆茎能够十分高效地输送入收割机内,提高秸秆秆茎的输送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青贮机割台用圆盘拨禾机构,包括两组转盘装置、秸秆进料通道、塔轮和外拨草器,两组转盘装置设置在主梁上,所述转盘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主梁上且旋转方向相反的边转盘装置和中转盘装置,秸秆进料通道与主梁相固定并设置在边转盘装置和中转盘装置之间,塔轮转动设置在主梁上并与秸秆进料通道的末端衔接;所述外拨草器设置在边转盘装置上方。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边转盘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主梁上的边转盘架体、转动设置在边转盘架体上的边转盘以及与边转盘相连接用于驱动边转盘转动的边转盘驱动装置,边转盘包括若干层边齿盘和外割刀片,外割刀片向外侧凸出设置在边转盘的底端。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外拨草器固定设置在边转盘上。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中转盘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主梁上的中转盘架体、转动设置在中转盘架体上的中转盘以及与中转盘相连接用于驱动中转盘转动的中转盘驱动装置,中转盘包括若干层中齿盘和内割刀片,内割刀片向外侧凸出设置在中转盘的底端。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秸秆进料通道包括边清草器、中导草器和中清草器;所述边清草器设置在边转盘装置和中转盘装置之间;所述中导草器的一端与边清草器的一端连接,中导草器的另一端插接于塔轮的上下拨轮之间;所述中清草器设置在所述中转盘装置一侧,且中清草器与中导草器相对设置。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塔轮设置有两组,位于两组塔轮之间的主梁上设置有塔轮托盘。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如下。本技术通过旋转方向相反的边转盘装置和中转盘装置对秸秆秆茎进行切割,边转盘上设置的外拨草器能够使得倾倒的秸秆根据外拨草器的旋转方向进行倾倒,两组转盘装置相对转动,利用盘齿抓取切割后的秸秆,使其十分高效地输送入秸秆进料通道内,然后再通过塔轮的拨转进入收割机的喂入室内,提高了秸秆秆茎的回收率以及输送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实际安装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1、中转盘装置,11、中转盘架体,12、内割刀片,13、中齿盘;2、边转盘装置,21、边转盘架体,22、外割刀片,23、边齿盘;3、主梁;4、秸秆进料通道,41、边清草器,42、中导草器,43、中清草器,5、塔轮;6、外拨草器;7、塔轮托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青贮机割台用圆盘拨禾机构,结合图1至图3所示,包括设置在主梁3上的两组转盘装置。转盘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主梁3上且旋转方向相反的边转盘装置2和中转盘装置1。边转盘装置2包括固定连接在主梁3上的边转盘架体21、转动设置在边转盘架体21上的边转盘以及与边转盘相连接用于驱动边转盘转动的边转盘驱动装置,边转盘的底端向外侧凸出设置有外割刀片22。边转盘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边转盘转动,边转盘驱动装置可采用现有装置中的驱动结构,这里不再赘述。本技术中边转盘上同轴设置有三层边齿盘23,三层边齿盘23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各层边齿盘的齿数、齿形和直径大小不一,上层边齿盘为16齿、中层边齿盘为55齿、下层边齿盘为16齿。中转盘装置1包括固定连接在主梁3上的中转盘架体11、转动设置在中转盘架体11上的中转盘以及与中转盘相连接用于驱动中转盘转动的中转盘驱动装置,中转盘的底端向外侧凸出设置有内割刀片12。中转盘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中转盘转动,中转盘驱动装置可采用现有装置中的驱动结构,这里不再赘述。本技术中转盘上同轴设置有四层中齿盘13,四层中齿盘13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各层中齿盘的齿数、齿形和直径大小不一,上层中齿盘为16齿、第二层中齿盘为16齿、第三层中齿盘为55齿、底层中齿盘为16齿。且底下两层的边齿盘和中齿盘的齿形方向相反,有利于中转盘与边转盘相对转动时抓取秸秆,从而实现对秸秆的拨动。边转盘装置2和中转盘装置1之间设置有秸秆进料通道4,秸秆进料通道4与主梁3相固定,用于输送秸秆。秸秆进料通道4包括边清草器41、中导草器42和中清草器43。边清草器41设置在边转盘装置2和中转盘装置1之间;所述中导草器42的一端与边清草器41的一端连接,中导草器42的另一端插接于塔轮的上下拨轮之间。中清草器43设置在所述中转盘装置1一侧,且中清草器43与中导草器42相对设置。秸秆进料通道4的末端衔接设置有转动设置在主梁3上的塔轮5,通过塔轮5将秸秆输送至收割机的喂入室内。边转盘装置2上方设置有外拨草器6,呈三棱柱状,用于对倾倒的秸秆起到导向作用。外拨草器6固定设置在边转盘的顶端,能够跟随边转盘转动。本技术中塔轮5设置有两组,位于两组塔轮5之间的主梁3上设置有塔轮托盘7,塔轮托盘7的设置能够防止切割后的秸秆秆茎在塔轮5输送过程中直接落入到主梁3上。本技术在实际进行使用时,秸秆秆茎被推倒后,内割刀片12和外割刀片22相对转动,对秸秆秆茎进行切割。切割后的秸秆秆茎在外拨草器6的导向作用下进入到秸秆进料通道4内,设置的外拨草器6同时还能够起到防止秸秆向外倾倒的作用,保证了秸秆秆茎能够向内聚拢。切割后的秸秆秆茎在外拨草器6通过秸秆进料通道4进入到塔轮5,通过塔轮5将秸秆输送至收割机的喂入室内。本技术设置的外拨草器6能够使得倾倒的秸秆根据外拨草器的转动方向倾倒,然后再通过塔轮的拨转进入收割机的喂入室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青贮机割台用圆盘拨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转盘装置、秸秆进料通道(4)、塔轮(5)和外拨草器(6),两组转盘装置设置在主梁(3)上,所述转盘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主梁(3)上且旋转方向相反的边转盘装置(2)和中转盘装置(1),秸秆进料通道(4)与主梁(3)相固定并设置在边转盘装置(2)和中转盘装置(1)之间,塔轮(5)转动设置在主梁(3)上并与秸秆进料通道(4)的末端衔接;所述外拨草器(6)设置在边转盘装置(2)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青贮机割台用圆盘拨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转盘装置、秸秆进料通道(4)、塔轮(5)和外拨草器(6),两组转盘装置设置在主梁(3)上,所述转盘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主梁(3)上且旋转方向相反的边转盘装置(2)和中转盘装置(1),秸秆进料通道(4)与主梁(3)相固定并设置在边转盘装置(2)和中转盘装置(1)之间,塔轮(5)转动设置在主梁(3)上并与秸秆进料通道(4)的末端衔接;所述外拨草器(6)设置在边转盘装置(2)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贮机割台用圆盘拨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转盘装置(2)包括固定连接在主梁(3)上的边转盘架体(21)、转动设置在边转盘架体(21)上的边转盘以及与边转盘相连接用于驱动边转盘转动的边转盘驱动装置,边转盘包括若干层边齿盘(23)和外割刀片(22),外割刀片(22)向外侧凸出设置在边转盘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青贮机割台用圆盘拨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拨草器(6)固定设置在边转盘上。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连山王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美迪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