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速投种结构及排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01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4
本公开提供一种零速投种结构及排种器,涉及播种机领域,包括底壳、驱动机构和投种板,底壳内设有排种盘,投种板安装在底壳的出口处,驱动机构带动投种板调节与底壳出口的夹角,用于改变排种盘从底壳出口输出种子的投种角度,通过在排种器底壳上安装转动的投种板,使投种板在底壳出口处进行转动调节角度,在种子输出时,在投种板作用下对脱离排种盘的种子速度矢量及姿态进行修正,并与播种机前进速度、排种盘作业转速相匹配,解决了不同作业条件下,种子随机进入导种管,造成粒距变异系数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速投种结构及排种器
本公开涉及播种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零速投种结构及排种器。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伴随大规模种植作业的推广,高速精量排种器已经普遍应用在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中。经排种器排放的籽粒自型孔脱离后,一般以自身切速度为初速度,在重力作用投送到导种管中,然后沿管路落入开沟器开出的沟槽中。在该投送过程中,籽粒下落过程中的水平速度分量与机具前进速度分量不匹配,入射角度随机性大,造成籽粒整个下落过程中与管壁碰撞频繁,导致播种深度和粒距变异系数较大,影响出苗时间及株距的控制。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对于高精度的播种,多采用人工投种的方式,避免传统依赖重力落种所造成的籽粒进入导种管方向的随机性,但是,这种投种方式相较于机械操作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大面积的作物种植需求;另外,对于控制籽粒的运动过程,实现零速投种的需求,还能够通过对导种管曲线形状的改进来实现,但是,由于同一导种管只能适应一定行进速度下的投种过程,在实际播种过程中,行进速度是发生变化的,因此,对导种管曲线形状进行控制对行进系统的要求较高,难以满足播种行进速度具有较大波动的工况,从而难以获取更高的播种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零速投种结构及排种器,通过在排种器底壳上安装转动的投种板,使投种板在底壳出口处进行转动调节角度,在种子输出时,在投种板作用下对脱离排种盘的种子速度矢量及姿态进行修正,并与播种机前进速度、排种盘作业转速相匹配,解决了不同作业条件下,种子随机进入导种管,造成粒距变异系数大的问题。本公开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零速投种结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壳和转动安装在底壳内的排种盘,底壳上间隔设有入口和出口,入口连通底壳内部且朝向排种盘,出口连通底壳内部且朝向排种盘,排种盘用于接收入口输入的种子并从出口排出;出口配合有投种板,投种板通过转动调整与底壳的夹角。进一步地,所述底壳内部设有圆柱状空腔,排种盘与空腔同轴配合,排种盘通过转动调节侧圆周面与出口的相对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排种盘沿环向均匀设有多个投种工位,依次从入口处接收种子并从出口处配合投种板排出。进一步地,所述投种工位处设有凹槽,用于容纳接收的种子,凹槽配合空腔内壁形成投种工位。进一步地,所述底壳上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投种板配合,驱动投种板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位于底壳外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穿过底壳壁连接投种板。进一步地,所述投种板一侧与底壳配合,另一侧为弧形板,弧形板与底壳出口处形成投种通道,排种盘通过投种通道输出种子。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朝向投种通道的一侧为平面和圆弧面对接结构,圆弧面用于修正投种通道内种子的下落姿态。进一步地,所述底壳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在底盘的直径两端。本公开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排种器,包括如上所述的零速投种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通过排种器前进速度、排种盘转速及相关参考值从而计算投种板匹配角度,对投种板角度进行实时调整,保证投种板处于最佳角度范围内,避免角度不适当造成播种质量下降;(2)依据实时前进速度、排种盘转速实时计算投种板的角度,通过驱动机构实时自动调整定种板角度,使投种板始终处于最佳零速投种姿态下,保证了播种机的作业质量;(3)对脱离排种盘的种子速度矢量及姿态进行修正,并与播种机前进速度、排种盘作业转速相匹配,解决了不同作业条件下,种子随机进入导种管,造成粒距变异系数大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播种机的工作质量。附图说明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1、2中投种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1、2中投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2中各元件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2中投种控制的流程示意图。图中:1、控制器,2、驱动器,3、驱动电机,4、角度传感器,5、减速器,6、投种板,7、传动轴,8、排种盘,9、底壳。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公开提供进一步地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为了方便叙述,本公开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投送过程中,籽粒下落过程中的水平速度分量与机具前进速度分量不匹配,入射角度随机性大,造成籽粒整个下落过程中与管壁碰撞频繁,导致播种深度和粒距变异系数较大,影响出苗时间及株距的控制;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零速投种结构及排种器。实施例1本公开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提出了一种零速投种结构。主要包括控制系统、执行机构和数据采集系统,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器1和电机驱动器2,执行机构包括投种板6、传动轴7、驱动电机3和减速器5,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分为速度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4;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安装在驱动整体装置行进的播种机行走系统驾驶舱内,处于靠近驾驶员操作位置;所述投种板与投种板传动轴一端连接后安装在排种器底壳9上;所述减速器通过4个螺栓固定安装在排种器底壳上;减速器为减速齿轮箱;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减速齿轮箱上;所述投种板传动轴一端与投种板通过螺栓连接,另一端与减速齿轮箱动力输出轴连接;角度传感器安装在减速器上,减速器通过齿轮传动,使得角度传感器与减速箱动力输出轴实现转速一比一传动,间接采集投种板的角度变化;速度传感器安装在播种机行走系统上,测取整体装置的行进速度。在运行时,控制器通过机具前进速度、排种盘8转速及相关参考值从而计算投种板匹配角度,对投种板角度进行实时调整,保证投种板处于最佳角度范围内,避免角度不适当造成播种质量下降。进一步地,数据采集模块获取底壳的行进速度和投种板与底壳出口的夹角,驱动机构和数据采集模块分别连接控制器,控制器依据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的数据控制驱动机构动作;排种盘的转动速度通过底壳行进速度结合播种作业要求的株距、排种盘周向型孔数目计算得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速投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和转动安装在底壳内的排种盘,底壳上间隔设有入口和出口,入口连通底壳内部且朝向排种盘,出口连通底壳内部且朝向排种盘,排种盘用于接收入口输入的种子并从出口排出;出口配合有投种板,投种板通过转动调整与底壳的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速投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和转动安装在底壳内的排种盘,底壳上间隔设有入口和出口,入口连通底壳内部且朝向排种盘,出口连通底壳内部且朝向排种盘,排种盘用于接收入口输入的种子并从出口排出;出口配合有投种板,投种板通过转动调整与底壳的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速投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内部设有圆柱状空腔,排种盘与空腔同轴配合,排种盘通过转动调节侧圆周面与出口的相对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速投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盘沿环向均匀设有多个投种工位,依次从入口处接收种子并从出口处配合投种板排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速投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投种工位处设有凹槽,用于容纳接收的种子,凹槽配合空腔内壁形成投种工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速投种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嵩焦伟刘虎周纪磊位国建张荣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