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油色谱在线监测的柜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0985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31
一种用于油色谱在线监测的柜体装置,包含有作为主体部件的柜壳(1)、设置在柜壳(1)的侧面内壁上的冷交换器(5)、设置在冷交换器(5)上并且用于与柜壳(1)的侧面内壁之间呈间隙体分布的竖向支撑板(3),通过冷交换器(5),形成了降温气流,通过柜壳(1)和竖向支撑板(3),在柜壳(1)中形成强制侧面降温气流流动通道,因此提高了对油色谱在线监测元件的降温除湿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油色谱在线监测的柜体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柜体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油色谱在线监测的柜体装置。
技术介绍
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是集控制、测量分析技术于一体的精密设备,对变压器等油浸电力设备进行在线监测,及在线及时准确检测出绝缘油中溶解的各种故障特征气体浓度及变化趋势,这些气体包括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乙烷、乙烯、乙炔等,油色谱在线监测作为电力变压器最为重要的在线监测产品,通常单独设置柜体并且安装在变压器附近,因此用于油色谱在线监测的柜体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变压器部件,在现有的用于油色谱在线监测的柜体装置中,与电力变压器一样都是安装在户外,存在技术问题之一:柜体容易暴露阳光照射下,加上柜内监测、脱气环境的加热恒温,造成柜内温度远高于户外温度,常规方法采用柜顶风扇进行换气降温,当户外温度较高时,吸入柜内的空气温度较高,不能有效进行柜内降温,存在元气过热烧坏的风险,存在技术问题之二:若环境湿度过高将导致柜内湿度过高,容易在元件上形成凝结水,造成短路故障。当柜体处于外高温、高湿环境时,采用常规加热祛湿方法会加重元件降温负担,缩短元件尤其是电子元件使用寿命。基于申请人的技术交底书和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技术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用于油色谱在线监测的柜体装置。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油色谱在线监测的柜体装置,因此提高了对油色谱在线监测元件的降温除湿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油色谱在线监测的柜体装置,包含有作为主体部件的柜壳、设置在柜壳的侧面内壁上的冷交换器、设置在冷交换器上并且用于与柜壳的侧面内壁之间呈间隙体分布的竖向支撑板。由于设计了柜壳、冷交换器和竖向支撑板,通过冷交换器,形成了降温气流,通过柜壳和竖向支撑板,在柜壳中形成强制侧面降温气流流动通道,因此提高了对油色谱在线监测元件的降温除湿效果。本技术设计了,按照形成强制侧面降温气流流动通道的方式把柜壳、冷交换器和竖向支撑板相互联接。本技术设计了,按照两板之间间隙作为侧面降温气流流动通道的方式把柜壳和竖向支撑板与冷交换器联接。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柜壳和竖向支撑板之间,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托板组。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冷交换器中,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制冷片。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柜壳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浮球开关。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四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柜壳与制冷片之间,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隔离竖板和热交换器。本技术设计了,在柜壳中分别设置有隔离竖板、竖向支撑板和浮球开关,在隔离竖板上设置有制冷片并且在制冷片与柜壳之间设置有热交换器,在制冷片与竖向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冷交换器并且在竖向支撑板与柜壳之间设置有托板组。本技术设计了,在柜壳的柜部的其中一个侧面上端部设置有排气窗体并且在柜部的其中一个侧面下端部设置有进气窗体,在柜部的底端端面部中设置有排水通道体并且柜部的顶端端面部和柜部的底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隔离竖板联接,柜部的其中另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托板组联接并且柜部设置为矩形箱状体,排气窗体和进气窗体分别设置为进气百叶窗状体并且排气窗体和进气窗体分别设置为与热交换器相对应分布,排水通道体设置为T字形孔状体,排水通道体的台阶体设置为与浮球开关联接并且排水通道体的敞口部外边缘设置为与隔离竖板联接,排气窗体和进气窗体之间的距离设置为800-1200mm。本技术设计了,隔离竖板设置为具有安装孔体的矩形岩棉片状体并且隔离竖板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柜壳联接,隔离竖板的安装孔体设置为与制冷片联接并且隔离竖板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热交换器联接,隔离竖板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冷交换器联接。本技术设计了,竖向支撑板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竖向支撑板的上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柜壳呈间隙排列分布,竖向支撑板的其中一个侧面上端端部设置为与冷交换器联接并且竖向支撑板的其中另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托板组联接。本技术设计了,托板组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板部、第二板部、第三板部、第四板部和第五板部,第一板部的其中一个端端面部、第三板部的其中一个端端面部和第五板部的其中一个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竖向支撑板联接并且第一板部的其中另一个端端面部、第三板部的其中另一个端端面部和第五板部的其中另一个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柜壳的其中另一个侧面部呈间隙排列分布,第二板部的其中一个端端面部和第四板部的其中一个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柜壳的其中另一个侧面部联接并且第二板部的其中另一个端端面部和第四板部的其中另一个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竖向支撑板呈间隙排列分布,第一板部、第二板部、第三板部、第四板部和第五板部分别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第一板部、第二板部、第三板部、第四板部和第五板部设置为沿竖向支撑板的竖向中心线从下向上排列分布。本技术设计了,冷交换器设置为管式冷交换器并且冷交换器的壳体设置为与竖向支撑板联接,冷交换器的热交换端口部设置为与制冷片联接并且冷交换器的输入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隔离竖板和竖向支撑板之间的间隙体相对应分布。本技术设计了,制冷片设置为半导体制冷片并且制冷片的壳体设置为与隔离竖板联接,制冷片设置在冷交换器中并且制冷片的壳体设置为与热交换器接触式联接。本技术设计了,浮球开关设置为浮球液位开关并且浮球开关设置为与柜壳联接。本技术设计了,热交换器设置为管式冷交换器并且热交换器的壳体设置为与竖向支撑板联接,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端口部设置为与柜壳相对应分布并且热交换器的输入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制冷片相对应分布。本技术设计了,柜壳、竖向支撑板和托板组与隔离竖板、冷交换器和制冷片设置为按照夹道气流的方式分布并且柜壳、竖向支撑板、托板组、隔离竖板、冷交换器和制冷片与浮球开关设置为按照限位排液的方式分布,柜壳、竖向支撑板、托板组、隔离竖板、冷交换器和制冷片与热交换器设置为按照强制冷却的方式分布,第二板部和第四板部分别设置为与柜部联接。在本技术方案中,柜壳、竖向支撑板和冷交换器是基础部件,也是本技术的必要技术特征,隔离竖板、托板组、制冷片、浮球开关和热交换器是功能部件,是实现本技术的其它技术效果的特征,柜部、排气窗体、进气窗体、排水通道体、第一板部、第二板部、第三板部、第四板部和第五板部这些技术特征的设计,是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方案中,形成强制侧面降温气流流动通道的柜壳、冷交换器和竖向支撑板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油色谱在线监测的柜体装置的
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
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油色谱在线监测的柜体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作为主体部件的柜壳(1)、设置在柜壳(1)的侧面内壁上的冷交换器(5)、设置在冷交换器(5)上并且用于与柜壳(1)的侧面内壁之间呈间隙体分布的竖向支撑板(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油色谱在线监测的柜体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作为主体部件的柜壳(1)、设置在柜壳(1)的侧面内壁上的冷交换器(5)、设置在冷交换器(5)上并且用于与柜壳(1)的侧面内壁之间呈间隙体分布的竖向支撑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色谱在线监测的柜体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形成强制侧面降温气流流动通道的方式把柜壳(1)、冷交换器(5)和竖向支撑板(3)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油色谱在线监测的柜体装置,其特征是:按照两板之间间隙作为侧面降温气流流动通道的方式把柜壳(1)和竖向支撑板(3)与冷交换器(5)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色谱在线监测的柜体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柜壳(1)和竖向支撑板(3)之间,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托板组(4),
或,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冷交换器(5)中,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制冷片(6),
或,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柜壳(1)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浮球开关(7),
或,还包含有第四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柜壳(1)与制冷片(6)之间,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隔离竖板(2)和热交换器(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油色谱在线监测的柜体装置,其特征是:在柜壳(1)中分别设置有隔离竖板(2)、竖向支撑板(3)和浮球开关(7),在隔离竖板(2)上设置有制冷片(6)并且在制冷片(6)与柜壳(1)之间设置有热交换器(8),在制冷片(6)与竖向支撑板(3)之间设置有冷交换器(5)并且在竖向支撑板(3)与柜壳(1)之间设置有托板组(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油色谱在线监测的柜体装置,其特征是:在柜壳(1)的柜部(11)的其中一个侧面上端部设置有排气窗体(12)并且在柜部(11)的其中一个侧面下端部设置有进气窗体(13),在柜部(11)的底端端面部中设置有排水通道体(14)并且柜部(11)的顶端端面部和柜部(11)的底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隔离竖板(2)联接,柜部(11)的其中另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托板组(4)联接并且柜部(11)设置为矩形箱状体,排气窗体(12)和进气窗体(13)分别设置为进气百叶窗状体并且排气窗体(12)和进气窗体(13)分别设置为与热交换器(8)相对应分布,排水通道体(14)设置为T字形孔状体,排水通道体(14)的台阶体设置为与浮球开关(7)联接并且排水通道体(14)的敞口部外边缘设置为与隔离竖板(2)联接,排气窗体(12)和进气窗体(13)之间的距离设置为800-1200mm,
或,竖向支撑板(3)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竖向支撑板(3)的上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柜壳(1)呈间隙排列分布,竖向支撑板(3)的其中一个侧面上端端部设置为与冷交换器(5)联接并且竖向支撑板(3)的其中另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托板组(4)联接,
或,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聂兆明张国栋李延彬王小强陈琦李业兴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五岳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