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电器顶部的散热结构,烹饪电器包括箱体外壳、内胆,箱体外壳背面内侧设有散热风扇,箱体外壳顶面设有顶部散热孔,箱体外壳左、右两外侧面分别设有左侧散热孔和右侧散热孔,箱体外壳左、右两内侧和内胆之间分别设有左侧风道和右侧风道,箱体外壳背面设有背部进风孔,内胆顶面的上方设有导风罩,导风罩后端设有进风端,导风罩内划分为左、中间、右进风道,散热风扇通过背部进风孔引进外界空气并产生气流,气流进入风罩内并通过左、中间、右进风道进行分流;导风罩顶面分别对应各进风道设有左侧出风孔、出风通孔和右侧出风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散热风扇设置在烤箱的侧面导致散热效率较低的问题,以及烤箱侧面散热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烹饪电器顶部的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烹饪电器,具体是一种烹饪电器顶部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烹饪电器在箱体外壳的一内侧上设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在箱体外壳的一侧引进冷空气形成气流,气流进入箱体外壳一侧内,并通过进风道流向箱体外壳的另一侧,从而在箱体外壳的另一侧出风孔排出箱体外壳外,气体在箱体外壳的一侧流向另一侧途中,因途径较长,气体在流动中会吸收箱体外壳内部分的热量,导致气体的温度增大,从而使流向箱体外壳另一侧的气体在出风时温度大,导致箱体外壳左、右两侧面散热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合理、箱体散热均匀、散热效率较高,有效解决现有在箱体外壳的一内侧上设有散热风扇,而导致致箱体外壳左、右两侧面散热不均匀的问题,提高烹饪电器箱体的散热效果的烹饪电器顶部的散热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烹饪电器顶部的散热结构,烹饪电器包括箱体外壳,箱体外壳包覆内胆,内胆设有烹饪腔,内胆与箱体外壳之间形成散热间隙,箱体外壳背面内侧设有散热风扇,箱体外壳顶面设有顶部散热孔,箱体外壳左、右两外侧面分别设有左侧散热孔和右侧散热孔,箱体外壳左、右两内侧和内胆之间分别设有左侧风道和右侧风道,箱体外壳背面设有连通散热风扇的背部进风孔,内胆顶面的上方设有导风罩,导风罩后端设有连通散热风扇的进风端,导风罩内划分为左、中间、右进风道,散热风扇通过背部进风孔引进外界空气并产生气流,气流通过进风端进入导风罩内并通过左、中间、右进风道进行分流;导风罩顶面分别对应各进风道设有左侧出风孔、顶部出风孔和右侧出风孔,左进风道、左侧出风孔、左侧风道、左侧散热孔依次连通形成箱体左侧散热风道;中间进风道、顶部出风孔和顶部散热孔依次连通形成箱体顶部散热风道;右进风道、右侧出风孔、右侧风道、右侧散热孔依次连通形成箱体右侧散热风道。箱体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匀散热,取消气流从箱体外壳一侧流向另一侧的设计方式,有效解决箱体外壳侧面散热不均的现象。箱体外壳背面内侧和内胆之间还设有背部风道,箱体外壳背面还设有背部出风孔,背部进风孔、散热风扇、背部风道和背部出风孔依次连通形成箱体背部散热风道。箱体外壳背部产生从上往下的气流,箱体外壳散热效率提高。导风罩内设有两个对称、且用于引导气流的左、右导流板,左、右导流板两内侧之间形成连通顶部出风孔的中间进风道,导风罩设有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内侧和左导流板外侧之间形成左进风道,右侧板内侧和右导流板外侧之间形成右进风道。两个对称的左、右导流板在导风罩内呈喇叭状分布,且中间进风道宽度L沿导风罩的进风端往顶部出风孔处逐渐递增。左、右导流板的一端分别设有弧形导向块。烹饪电器为烤箱或电蒸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a、左进风道、左侧出风孔、左侧风道、左侧散热孔依次连通形成箱体左侧散热风道;中间进风道、顶部出风孔和顶部散热孔依次连通形成箱体顶部散热风道;右进风道、右侧出风孔、右侧风道、右侧散热孔依次连通形成箱体右侧散热风道,箱体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匀散热,取消气流从箱体外壳一侧流向另一侧的设计方式,有效解决箱体外壳侧面散热不均的现象;b、箱体外壳背面内侧设有散热风扇,箱体外壳背面设有连通散热风扇的背部进风孔,内胆顶面的上方设有导风罩,导风罩内划分为左、中间、右进风道,散热风扇通过背部进风孔引进外界空气并产生气流,气流通过进风端进入导风罩内并通过左、中间、右进风道进行分流;以使散热风扇在箱体外壳的前后方向上产生从后向前的气流,并且通过导风罩进行分流,使分流后的气流分别进入箱体外壳左、右两侧散热风道内;c、导风罩内设有两个对称、且用于引导气流的左、右导流板,两个对称左、右导流板使进入导风罩内的气流进行均匀分流;d、两个对称的左、右导流板在导风罩内呈喇叭状分布,且中间进风道宽度L沿导风罩的进风端往顶部出风孔处逐渐递增,有效控制气流的流动;e、箱体外壳背面内侧和内胆之间还设有背部风道,箱体外壳背面还设有背部出风孔,背部进风孔、散热风扇、背部风道和背部出风孔依次连通形成箱体背部散热风道,箱体外壳背部产生从上往下的气流,箱体外壳散热效率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烹饪电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烹饪电器的另一方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烹饪电器中内胆顶面上方设有导风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烹饪电器中散热风扇产生从后向前的气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烹饪电器中箱体外壳和内胆之间设有左侧风道、右侧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进入导风罩内并进行分流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箱体外壳背面内侧和内胆之间还设有背部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导风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导风罩的局部透视立体图。图中,1为箱体外壳,1.1为顶部散热孔,1.2为左侧散热孔,1.3为右侧散热孔,1.4为背部进风孔,1.5为背部出风孔,2为内胆,3为散热风扇,4为导风罩,4.1为进风端,4.2为左侧出风孔,4.3为顶部出风孔,4.4为右侧出风孔,4.5为左导流板,4.6为右导流板,4.7为左侧板,4.8为右侧板,5为左侧风道,6为右侧风道,7为左进风道,8为中间进风道,9为右进风道,10为背部风道,11为弧形导向块,12为风扇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2,烹饪电器包括箱体外壳1,箱体外壳1包覆内胆2,内胆2设有烹饪腔,内胆2与箱体外壳1之间形成散热间隙,箱体外壳1背面内侧设有散热风扇3,箱体外壳1顶面设有顶部散热孔1.1,箱体外壳1左、右两外侧面分别设有左侧散热孔1.2和右侧散热孔1.3,箱体外壳1背面设有连通散热风扇3的背部进风孔1.4。参见图6,箱体外壳1左、右两内侧和内胆2之间分别设有左侧风道5和右侧风道6,参见图3、图9、图10,内胆2顶面的上方设有导风罩4,导风罩4后端设有连通散热风扇3的进风端4.1。参见图7、图9、图10,导风罩4内划分为左、中间、右进风道7、8、9,散热风扇3通过背部进风孔1.4引进外界空气并产生气流,气流通过进风端4.1进入导风罩4内并通过左、中间、右进风道7、8、9进行分流,以使散热风扇3在箱体外壳1的前后方向上产生从后向前的气流,并且通过导风罩4进行分流,使分流后的气流分别进入箱体外壳1左、右两侧散热风道内;导风罩4顶面分别对应各进风道设有左侧出风孔4.2、顶部出风孔4.3和右侧出风孔4.4。左进风道7、左侧出风孔4.2、左侧风道5、左侧散热孔1.2依次连通形成箱体左侧散热风道。中间进风道8、顶部出风孔4.3和顶部散热孔1.1依次连通形成箱体顶部散热风道。右进风道9、右侧出风孔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电器顶部的散热结构,烹饪电器包括箱体外壳(1),箱体外壳(1)包覆内胆(2),内胆(2)设有烹饪腔,内胆(2)与箱体外壳(1)之间形成散热间隙,其特征在于:箱体外壳(1)背面内侧设有散热风扇(3),箱体外壳(1)顶面设有顶部散热孔(1.1),箱体外壳(1)左、右两外侧面分别设有左侧散热孔(1.2)和右侧散热孔(1.3),箱体外壳(1)左、右两内侧和内胆(2)之间分别设有左侧风道(5)和右侧风道(6),箱体外壳(1)背面设有连通散热风扇(3)的背部进风孔(1.4),内胆(2)顶面的上方设有导风罩(4),导风罩(4)后端设有连通散热风扇(3)的进风端(4.1),导风罩(4)内划分为左、中间、右进风道(7、8、9),散热风扇(3)通过背部进风孔(1.4)引进外界空气并产生气流,气流通过进风端(4.1)进入导风罩(4)内并通过左、中间、右进风道(7、8、9)进行分流;导风罩(4)顶面分别对应各进风道设有左侧出风孔(4.2)、顶部出风孔(4.3)和右侧出风孔(4.4),/n左进风道(7)、左侧出风孔(4.2)、左侧风道(5)、左侧散热孔(1.2)依次连通形成箱体左侧散热风道;/n中间进风道(8)、顶部出风孔(4.3)和顶部散热孔(1.1)依次连通形成箱体顶部散热风道;/n右进风道(9)、右侧出风孔(4.4)、右侧风道(6)、右侧散热孔(1.3)依次连通形成箱体右侧散热风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电器顶部的散热结构,烹饪电器包括箱体外壳(1),箱体外壳(1)包覆内胆(2),内胆(2)设有烹饪腔,内胆(2)与箱体外壳(1)之间形成散热间隙,其特征在于:箱体外壳(1)背面内侧设有散热风扇(3),箱体外壳(1)顶面设有顶部散热孔(1.1),箱体外壳(1)左、右两外侧面分别设有左侧散热孔(1.2)和右侧散热孔(1.3),箱体外壳(1)左、右两内侧和内胆(2)之间分别设有左侧风道(5)和右侧风道(6),箱体外壳(1)背面设有连通散热风扇(3)的背部进风孔(1.4),内胆(2)顶面的上方设有导风罩(4),导风罩(4)后端设有连通散热风扇(3)的进风端(4.1),导风罩(4)内划分为左、中间、右进风道(7、8、9),散热风扇(3)通过背部进风孔(1.4)引进外界空气并产生气流,气流通过进风端(4.1)进入导风罩(4)内并通过左、中间、右进风道(7、8、9)进行分流;导风罩(4)顶面分别对应各进风道设有左侧出风孔(4.2)、顶部出风孔(4.3)和右侧出风孔(4.4),
左进风道(7)、左侧出风孔(4.2)、左侧风道(5)、左侧散热孔(1.2)依次连通形成箱体左侧散热风道;
中间进风道(8)、顶部出风孔(4.3)和顶部散热孔(1.1)依次连通形成箱体顶部散热风道;
右进风道(9)、右侧出风孔(4.4)、右侧风道(6)、右侧散热孔(1.3)依次连通形成箱体右侧散热风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韶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格兰仕微波炉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