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费贸易结算需量叠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0980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费结算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费贸易结算需量叠加装置,包括前壳体,所述前壳体的底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后壳体,且后壳体的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对中框体,所述后壳体的底部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定位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前壳体、压电蜂鸣片、蜂鸣器、矩形外框、连接支架、导杆和弹簧,结合前壳体在安装完成后,导杆借助弹簧产生的回弹作用力携带矩形外框发生复位,且覆盖着连接支架的正上方位置,当偷电人员在将前壳体向外拉出时,受牵引作用后的连接支架在与压电蜂鸣片发生触碰时,蜂鸣器将会自动发生响声,来实现警示操作,在减少偷电现象的发生的同时,也保障后期用户使用数据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费贸易结算需量叠加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费结算
,具体为一种电费贸易结算需量叠加装置。
技术介绍
需量电能量自动叠加系统能够在同一时刻实现多条线路的相关参量直接叠加与存储,有效地对线路的电力负荷情况预测,在系统实现对需量电能的计算操作时,需要借助计量装置来对电能进行计量处理,方便后期进行的电费结算。市面上的计量装置在辅助需量叠加系统进行对电能的计量操作,窃电现象的发生,极其容易导致使用电能的数值偏大,无法计算出精确的电费账单,并且在不具有密封效果的设置下,装置内部中的电子器件极其容易受到液体的浸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费贸易结算需量叠加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费贸易结算需量叠加装置,包括前壳体,所述前壳体的底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后壳体,且后壳体的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对中框体,所述后壳体的底部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定位底板,所述对中框体的内壁紧贴有第一垫层,且第一垫层的两侧位置均相邻设置有第二垫层,所述前壳体的正面中上方位置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费贸易结算需量叠加装置,包括前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的底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后壳体(2),且后壳体(2)的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对中框体(3),所述后壳体(2)的底部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定位底板(4),所述对中框体(3)的内壁紧贴有第一垫层(5),且第一垫层(5)的两侧位置均相邻设置有第二垫层(6),所述前壳体(1)的正面中上方位置固定安装有显示屏(7),且前壳体(1)的正面中下方一侧位置固定有操作按键(8),所述定位底板(4)的正面两侧位置开设有定位孔(9),且定位底板(4)的正面中部位置安装有矩形外框(10),所述矩形外框(10)的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导杆(11),所述后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费贸易结算需量叠加装置,包括前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的底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后壳体(2),且后壳体(2)的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对中框体(3),所述后壳体(2)的底部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定位底板(4),所述对中框体(3)的内壁紧贴有第一垫层(5),且第一垫层(5)的两侧位置均相邻设置有第二垫层(6),所述前壳体(1)的正面中上方位置固定安装有显示屏(7),且前壳体(1)的正面中下方一侧位置固定有操作按键(8),所述定位底板(4)的正面两侧位置开设有定位孔(9),且定位底板(4)的正面中部位置安装有矩形外框(10),所述矩形外框(10)的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导杆(11),所述后壳体(2)的内部通过一体成型加工设置开设有内置槽(12),且内置槽(12)的内部一侧固定有套环(13),所述内置槽(12)的内部另一侧位置固定安装有弹簧(14),所述矩形外框(10)的内部中上方位置固定有固定板(15),且固定板(15)的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蜂鸣器(16),所述蜂鸣器(16)的底部两侧穿插连接有活动杆(17),且活动杆(17)的底部位置固定有压电蜂鸣片(18),所述压电蜂鸣片(18)的正下方位置设置有连接支架(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费贸易结算需量叠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忠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迅裕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