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穿戴的头盔式通讯设备,包括防护式头盔主体,所述防护式头盔主体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相背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播音装置,所述防护式头盔主体正面与背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调节盒。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播音装置滑动连接于安装板上,可把播音装置向下拉动,从而放置于耳部,从而在通话时进行声音的传播,转动轴与扭力弹簧固定连接,使用者可通过拉动安装带对防护式头盔主体进行佩戴,安装带的底部安装有声音收纳器,可对声音进行收集,进而使装置可进行稳定通话,使装置可在骑乘或驾驶过程中,无须双手握持,即可进行通讯,且装置的穿戴相对简单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穿戴的头盔式通讯设备
本技术涉及通讯设备
,具体为一种便于穿戴的头盔式通讯设备。
技术介绍
通讯设备分为有线与无线,有线通讯设备主要介绍解决工业现场的串口通讯、专业总线型的通讯、工业以太网的通讯以及各种通讯协议之间的转换设备,无线通讯设备主要是无线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无线避雷器、天线等设备,其中便携式无限终端,例如数字移动电话机、手机等通信终端设备,由于其方便携带,使用方便,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由于手机通讯的流行,使得便携式通讯设备使用发展相对较快,手机的更新换代也越来快,但是在骑乘或驾驶过程中,由于双手均需要对握把或方向盘进行操控,使得双手无法握持手机进行通讯,强行手拿可能会发生安全隐患,从而使通讯相对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穿戴的头盔式通讯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穿戴的头盔式通讯设备,具备可呈头盔状穿戴于使用者头部,进而可在骑乘或驾驶过程中,无须双手握持,即可进行通讯,且装置的穿戴相对简单便利等优点,解决了在骑乘或驾驶过程中,由于双手均需要对握把或方向盘进行操控,使得双手无法握持手机进行通讯,强行手拿可能会发生安全隐患,从而使通讯相对不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可呈头盔状穿戴于使用者头部,进而可在骑乘或驾驶过程中,无须双手握持,即可进行通讯,且装置的穿戴相对简单便利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穿戴的头盔式通讯设备,包括防护式头盔主体,所述防护式头盔主体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相背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播音装置,所述防护式头盔主体正面与背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调节盒,两个所述调节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防护式头盔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带,所述安装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声音收纳器,所述安装带的两端均分别延伸至调节盒的内部,所述安装带的两端分别绕设于两个转动轴上,两个所述调节盒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盒,两个所述转动轴分别贯穿至两个定位盒的内部,所述定位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远离定位盒的一端与转动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扭力弹簧分别套设于两个转动轴的外部。优选的,所述防护式头盔主体顶部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散热透气口,所述散热透气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水透气垫。优选的,所述防护式头盔主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防护海绵垫,所述防护海绵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头部防护网。优选的,所述头部防护网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与防护式头盔主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头部防护网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透气孔,所述播音装置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防滑耳箍。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板相背一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盒,两个所述播音装置分别位于两个防护盒的内侧。优选的,所述安装带的中部套设有下巴防护垫,所述声音收纳器固定连接于下巴防护垫的底部。优选的,所述防护式头盔主体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强带,两个所述加强带远离防护式头盔主体的一侧均与安装带的底部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穿戴的头盔式通讯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便于穿戴的头盔式通讯设备,通过在防护式头盔主体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播音装置滑动连接于安装板上,可把播音装置向下拉动,从而放置于耳部,从而在通话时进行声音的传播,两个转动轴上绕设有一体成型的安装带,转动轴与扭力弹簧固定连接,使用者可通过拉动安装带对防护式头盔主体进行佩戴,安装带的底部安装有声音收纳器,可对声音进行收集,进而使装置可进行稳定通话,使装置可在骑乘或驾驶过程中,无须双手握持,即可进行通讯,且装置的穿戴相对简单便利。2、该便于穿戴的头盔式通讯设备,通过在防护式头盔主体的顶部开设有散热透气口,可对防护式头盔主体进行通风散热,使用者可穿戴舒适,散热透气口的内部安装有防水透气垫,使外部水源不易进入装置内部,从而使装置可放置雨水溅射。3、该便于穿戴的头盔式通讯设备,通过在防护式头盔主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防护海绵垫,使用者佩戴防护式头盔主体时,防护海绵垫起到保护作用,头部防护网可对使用者头部起到承托作用,使装置的防护效果较好,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4、该便于穿戴的头盔式通讯设备,通过在头部防护网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减震弹簧,使得减震弹簧可对头部防护网进行支撑减震,进而使装置的防护性较强。5、该便于穿戴的头盔式通讯设备,通过在头部防护网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透气孔,使用者头部接触头部防护网后,散热透气孔起到散热透气的作用,从而使装置的散热效果较好,穿戴相对舒适。6、该便于穿戴的头盔式通讯设备,通过在安装板相背一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盒,使得防护盒可对播音装置起到保护作用,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7、该便于穿戴的头盔式通讯设备,通过在安装带的中部套设有下巴防护垫,使得下巴防护垫,在装置进行穿戴时,下巴防护垫可对使用者的下巴进行稳定防护,进而使装置达到防护相对较好的目的。8、该便于穿戴的头盔式通讯设备,通过在防护式头盔主体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强带,使得加强带可与安装带配合穿戴,进而使使用者在穿戴时相对安稳,不易发生偏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图1中B部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安装带与下巴防护垫连接结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头部防护网与减震弹簧连接结构正视剖面图。图中:1、防护式头盔主体;2、安装板;3、播音装置;4、调节盒;5、转动轴;6、安装带;7、声音收纳器;8、定位盒;9、扭力弹簧;10、散热透气口;11、防水透气垫;12、防护海绵垫;13、头部防护网;14、减震弹簧;15、散热透气孔;16、防滑耳箍;17、防护盒;18、下巴防护垫;19、加强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便于穿戴的头盔式通讯设备,包括防护式头盔主体1,防护式头盔主体1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两个安装板2相背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播音装置3,防护式头盔主体1正面与背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调节盒4,两个调节盒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5,防护式头盔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带6,安装带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声音收纳器7,安装带6的两端均分别延伸至调节盒4的内部,安装带6的两端分别绕设于两个转动轴5上,两个调节盒4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盒8,两个转动轴5分别贯穿至两个定位盒8的内部,定位盒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9,扭力弹簧9远离定位盒8的一端与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穿戴的头盔式通讯设备,包括防护式头盔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式头盔主体(1)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两个所述安装板(2)相背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播音装置(3),所述防护式头盔主体(1)正面与背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调节盒(4),两个所述调节盒(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5),所述防护式头盔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带(6),所述安装带(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声音收纳器(7),所述安装带(6)的两端均分别延伸至调节盒(4)的内部,所述安装带(6)的两端分别绕设于两个转动轴(5)上,两个所述调节盒(4)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盒(8),两个所述转动轴(5)分别贯穿至两个定位盒(8)的内部,所述定位盒(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9),所述扭力弹簧(9)远离定位盒(8)的一端与转动轴(5)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扭力弹簧(9)分别套设于两个转动轴(5)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穿戴的头盔式通讯设备,包括防护式头盔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式头盔主体(1)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两个所述安装板(2)相背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播音装置(3),所述防护式头盔主体(1)正面与背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调节盒(4),两个所述调节盒(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5),所述防护式头盔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带(6),所述安装带(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声音收纳器(7),所述安装带(6)的两端均分别延伸至调节盒(4)的内部,所述安装带(6)的两端分别绕设于两个转动轴(5)上,两个所述调节盒(4)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盒(8),两个所述转动轴(5)分别贯穿至两个定位盒(8)的内部,所述定位盒(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9),所述扭力弹簧(9)远离定位盒(8)的一端与转动轴(5)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扭力弹簧(9)分别套设于两个转动轴(5)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穿戴的头盔式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式头盔主体(1)顶部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散热透气口(10),所述散热透气口(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水透气垫(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穿戴的头盔式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式头盔主体(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防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伍,蔡文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弘伍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