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8579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装置,包括有机壳,在机壳上设有装配盲槽;侧边条,其装配在机壳上,在侧边条上设置有顶针插入口和避让口;卡托,穿过避让口安装在机壳内且与机壳之间密封固定;推杆,装配在侧边条上且与所述侧边条转动连接,在所述推杆上形成有第一推压部和第二推压部,第一推压部与顶针插入口位置对应,在侧边条装配到机壳上时,推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装配盲槽内;其中,在第一推压部受到顶针作用力时,能够传递作用力到第二推压部使得所述第二推压部相对侧边条转动将所述卡托从机壳中推出。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移动设备的防水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移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装置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移动装置结构会分别设置2个相互独立的卡托孔和顶针孔,所以防水时需要对两个孔都要进行防水设计,即对卡托孔和顶针孔位置处均进行密封防水,由于设置有2个孔,进水几率就提高,防水性可靠性差。本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移动设备中存在的防水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移动设备,可降低进水几率,提高防水性能。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移动装置,包括有机壳,在机壳上设有装配盲槽;侧边条,其装配在机壳上,在侧边条上设置有顶针插入口和避让口;卡托,穿过避让口安装在机壳内且与机壳之间密封固定;推杆,装配在侧边条上且与所述侧边条转动连接,在所述推杆上形成有第一推压部和第二推压部,第一推压部与顶针插入口位置对应,在侧边条装配到机壳上时,推杆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壳,在机壳上设有装配盲槽;/n侧边条,其装配在机壳上,在侧边条上设置有顶针插入口和避让口;/n卡托,穿过避让口安装在机壳内且与机壳之间密封固定;/n推杆,装配在侧边条上且与所述侧边条转动连接,在所述推杆上形成有第一推压部和第二推压部,第一推压部与顶针插入口位置对应,在侧边条装配到机壳上时,推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装配盲槽内;/n其中,在第一推压部受到顶针作用力时,能够传递作用力到第二推压部使得所述第二推压部相对侧边条转动将所述卡托从机壳中推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壳,在机壳上设有装配盲槽;
侧边条,其装配在机壳上,在侧边条上设置有顶针插入口和避让口;
卡托,穿过避让口安装在机壳内且与机壳之间密封固定;
推杆,装配在侧边条上且与所述侧边条转动连接,在所述推杆上形成有第一推压部和第二推压部,第一推压部与顶针插入口位置对应,在侧边条装配到机壳上时,推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装配盲槽内;
其中,在第一推压部受到顶针作用力时,能够传递作用力到第二推压部使得所述第二推压部相对侧边条转动将所述卡托从机壳中推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插针,在所述侧边条上形成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之间形成有插装空间,所述推杆装配在所述插装空间内,所述插针依次插入到所述第一安装部、推杆和第二安装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部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部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推杆上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插针与第三安装孔之间的间隙大于插针与第一安装孔之间的间隙、所述插针与第三安装孔之间的间隙大于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保华侯爱银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