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SUB端子座立式插端机构
本技术涉及D-SUB端子座组装
,特别涉及一种D-SUB端子座立式插端机构。
技术介绍
D-SUB连接器一般包括D-SUB端子座与D-SUB外壳两个部件。其中,D-SUB端子座上集成有多条导电和信号传输通道,D-SUB外壳用于保护D-SUB端子座,及作为通用的接口和外设或连接线相插接。由于D-SUB端子座上集成有多条导电和信号传输通道,因而,在进行D-SUB端子座组装过程中需进行插端子操作,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人工操作方式来完成,因而,效率十分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D-SUB端子座立式插端机构,其可辅助D-SUB连接器自动插端机自动完成D-SUB端子座第一排或第三排端子的立式插端操作,且可保证插端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D-SUB端子座立式插端机构,应用于D-SUB连接器自动插端机,所述D-SUB端子座立式插端机构包括垂直步进式塑胶座体进料轨道设置的端子进料轨道、驱动端子料带在所述端子进料轨道上步进式下移的送端子动力组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D-SUB端子座立式插端机构,应用于D-SUB连接器自动插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D-SUB端子座立式插端机构包括垂直步进式塑胶座体进料轨道设置的端子进料轨道、驱动端子料带在所述端子进料轨道上步进式下移的送端子动力组件、与所述端子进料轨道的末端对接以夹设固定所述端子料带的前端的端子活动夹臂、通过侧压切割方式使所述端子料带的前端分离出来的切端子组件以及驱动所述端子活动夹臂前移使得所述端子料带的前端插接在所述步进式塑胶座体进料轨道上的塑胶座体上的插端子动力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SUB端子座立式插端机构,应用于D-SUB连接器自动插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D-SUB端子座立式插端机构包括垂直步进式塑胶座体进料轨道设置的端子进料轨道、驱动端子料带在所述端子进料轨道上步进式下移的送端子动力组件、与所述端子进料轨道的末端对接以夹设固定所述端子料带的前端的端子活动夹臂、通过侧压切割方式使所述端子料带的前端分离出来的切端子组件以及驱动所述端子活动夹臂前移使得所述端子料带的前端插接在所述步进式塑胶座体进料轨道上的塑胶座体上的插端子动力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SUB端子座立式插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端子动力组件包括弹性送端子卡板、通过第一杠杆联动带动所述弹性送端子卡板上下来回移动的送端子凸轮联动杆、环设有预设轨迹槽的第一凸轮以及驱动所述第一凸轮旋转的第一电机,所述弹性送端子卡板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预设轨迹槽的开口大小沿所述第一凸轮的圆周方向逐渐变小或逐渐变大,所述送端子凸轮联动杆的一端通过一凸轮滚子卡设于所述预设轨迹槽内,所述送端子凸轮联动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杠杆联动连接所述弹性送端子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SUB端子座立式插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活动夹臂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定夹臂与弹性动夹臂、活动挤压所述弹性动夹臂使得所述弹性动夹臂靠向所述定夹臂的双凸轮滚子、通过第二杠杆联动驱动所述双凸轮滚子靠向或远离所述弹性动夹臂的第二凸轮以及驱动所述第二凸轮旋转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凸轮为椭圆结构,以活动抵接固设于所述第二杠杆的一端上的凸轮滚子,所述第二杠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宗玲,熊建辉,蒋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瀚云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