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外壳用防滑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和四个支撑管,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四角外壁均开设有第一开口,且四个支撑管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四个第一开口的内壁,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两侧外壁均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支撑底座顶部一端的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蓄电池外壳用防滑支撑装置,通过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的内壁均设置有橡胶垫,在支撑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弹簧和放置板,在压板的底部设置有弧形弹片,可以由橡胶垫、弹簧和弧形弹片对蓄电池进行包裹设置,不仅可以对蓄电池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还能对蓄电池进行有效的缓冲减震,提高了蓄电池安装的稳定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电池外壳用防滑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外壳用防滑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叫化学电池,一般简称为电池。放电后,能够用充电的方式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将这类电池称为蓄电池,也称二次电池。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过程中都会用到蓄电池,在将蓄电池安装在新能源汽车上时,需要用到一种支撑装置,现有的蓄电池支撑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是直接将蓄电池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装置上,不能对蓄电池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缓冲减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蓄电池外壳用防滑支撑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蓄电池外壳用防滑支撑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电池外壳用防滑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和四个支撑管,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四角外壁均开设有第一开口,且四个支撑管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四个第一开口的内壁,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两侧外壁均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支撑底座顶部一端的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底座顶部另一端的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三支撑板,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四个矩形阵列分布的弹簧,且四个弹簧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放置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相邻一端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相邻一端顶部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压板,且压板的底部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弧形弹片。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两侧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插板。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相邻一侧的一端外壁均开设有第一插孔,且两个插板分别插接有两个第一插孔内。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另一端的顶部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插块,且两个插块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壁均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栓。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板一端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第二插孔,且两个插块分别插接于两个第二插孔内壁。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相邻一端的外壁均开设有第三开口,且第三开口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散热网板。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外壁开设有等距离设置的第二开口,且第二开口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散热鳍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蓄电池外壳用防滑支撑装置,通过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的内壁均设置有橡胶垫,在支撑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弹簧和放置板,在压板的底部设置有弧形弹片,可以由橡胶垫、弹簧和弧形弹片对蓄电池进行包裹设置,不仅可以对蓄电池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蓄电池滑动错位,同时还能对蓄电池进行有效的缓冲减震,提高了蓄电池安装的稳定安全。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蓄电池外壳用防滑支撑装置,通过在第一支撑板的两侧设置有插板,在两个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插块,可以将插板插在第一插口内,将两个插块插在第二插孔内,并由固定栓进行有效的限位固定,可以有效的提高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之间的拆合的便捷性,进而提高了蓄电池拆装的便捷性。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蓄电池外壳用防滑支撑装置,通过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上均设置有散热网板,可以由散热网板对蓄电池进行有效的散热,实施例2中,通过在支撑底座的底部等距离设置有散热鳍片,可以由散热鳍片进一步的提高蓄电池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蓄电池外壳用防滑支撑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蓄电池外壳用防滑支撑装置的实施例1支撑底座局部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蓄电池外壳用防滑支撑装置的第二支撑板局部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蓄电池外壳用防滑支撑装置的压板和弧形弹片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蓄电池外壳用防滑支撑装置的实施例2支撑底座局部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底座、2支撑管、3第一支撑板、4压板、5第二支撑板、6第三支撑板、7橡胶垫、8插板、9放置板、10弹簧、11插块、12固定栓、13弧形弹片、14散热鳍片、15散热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蓄电池外壳用防滑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和四个支撑管2,支撑底座1的顶部四角外壁均开设有第一开口,且四个支撑管2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四个第一开口的内壁,支撑底座1的顶部两侧外壁均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二支撑板5,支撑底座1顶部一端的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支撑底座1顶部另一端的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三支撑板6,支撑底座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四个矩形阵列分布的弹簧10,且四个弹簧10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放置板9,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5和第三支撑板6相邻一端的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橡胶垫7,第一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6相邻一端顶部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压板4,且压板4的底部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弧形弹片13。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支撑板3两侧的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插板8,两个第二支撑板5相邻一侧的一端外壁均开设有第一插孔,且两个插板8分别插接有两个第一插孔内,两个第二支撑板5另一端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插块11,且两个插块11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壁均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栓12,第三支撑板6一端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第二插孔,且两个插块11分别插接于两个第二插孔内壁,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5和第三支撑板6相邻一端的外壁均开设有第三开口,且第三开口的内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散热网板15。实施例2参照图1、3、4和5,一种蓄电池外壳用防滑支撑装置,还包括开设在支撑底座1底部外壁等距离设置的第二开口,且第二开口的内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散热鳍片14,可以由散热鳍片14进一步的提高蓄电池的散热效果。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者首先需要将支撑底座1放在汽车上,并将四个支撑管2竖直立在汽车底板上,接着使用四个固定螺栓插在支撑管2内,并通过固定螺栓将支撑底座1固定在汽车底板上,接着将蓄电池放在放置板9上,然后垂直于支撑底座1竖起第一支撑板3,再将两个第二支撑板5竖起,使插板8插在第一插孔内,再竖起第三支撑板6,使两个插块11插入两个第二插孔内,最后将固定栓12旋入安装孔内,实现对蓄电池有效的固定。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外壳用防滑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和四个支撑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四角外壁均开设有第一开口,且四个支撑管(2)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四个第一开口的内壁,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两侧外壁均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二支撑板(5),所述支撑底座(1)顶部一端的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所述支撑底座(1)顶部另一端的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三支撑板(6),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四个矩形阵列分布的弹簧(10),且四个弹簧(10)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放置板(9),所述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5)和第三支撑板(6)相邻一端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7),所述第一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6)相邻一端顶部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压板(4),且压板(4)的底部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弧形弹片(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外壳用防滑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和四个支撑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四角外壁均开设有第一开口,且四个支撑管(2)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四个第一开口的内壁,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两侧外壁均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二支撑板(5),所述支撑底座(1)顶部一端的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所述支撑底座(1)顶部另一端的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三支撑板(6),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四个矩形阵列分布的弹簧(10),且四个弹簧(10)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放置板(9),所述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5)和第三支撑板(6)相邻一端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7),所述第一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6)相邻一端顶部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压板(4),且压板(4)的底部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弧形弹片(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外壳用防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两侧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插板(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外壳用防滑支撑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宇电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