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架、电感器及应用该电感器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063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骨架、电感器及应用该电感器的电子装置。所述骨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定位座、底座及底盖,所述定位座包括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定位座与所述底座在所述第二定位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底盖及所述底座其中之一设置有卡合槽,所述底盖及所述底座另外之一设置有相应的卡合部,所述底座与所述底盖通过所述卡合槽及所述卡合部互相卡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骨架,使磁芯组与绕组互相绝缘,可达到较佳的安规要求,便于安装,且更加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架、电感器及应用该电感器的电子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感器
,尤其涉及一种骨架、电感器及应用该电感器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符合安规要求,电感器的绕组必须与电感器的磁芯绝缘。目前,主要是通过将骨架套设于电感器的磁芯柱上,并将电感器的绕组套设于骨架上,从而使得电感器的绕组与电感器的磁芯柱绝缘。但是,目前的骨架设计仍不符合最佳的安规要求,且生产组装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骨架、电感器及应用该电感器的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骨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定位座、底座及底盖,所述定位座包括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定位座与所述底座在所述第二定位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底盖及所述底座其中之一设置有卡合槽,所述底盖及所述底座另外之一设置有相应的卡合部,所述底座与所述底盖通过所述卡合槽及所述卡合部互相卡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固定板及第一挡板,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周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挡板形成安装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部由所述第一固定板在所述第一通孔的周沿向远离所述第一挡板的方向垂直延伸一段距离形成。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收容槽及第二通孔,所述收容槽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定位部的端部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内。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对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周沿向靠近所述定位座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用以防止所述第二定位部的端部脱离所述第二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周沿向远离所述定位座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内侧设置有槽板,所述槽板、第三挡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形成所述收容槽。进一步地,所述底盖包括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对应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所述第三挡板靠近所述底盖的端部还设置有所述卡合槽,所述第三固定板对应所述卡合槽设置有所述卡合部。一种电感器,包括磁芯组及绕组,所述电感器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骨架,所述磁芯组安装于所述定位座及底座内,所述绕组绕设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磁芯组至少包括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及第三磁芯,所述第一磁芯设置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二磁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以安装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且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端部共同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磁芯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器。可以理解,本技术通过骨架,使磁芯组与绕组互相绝缘,可达到较佳的安规要求,便于安装,且更加美观。所述骨架还通过所述底座与所述底盖的卡合设计,减少点胶操作,使所述底座与所述底盖的连接更加紧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感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电感器的分解图。图3为图1所示电感器的另一角度的分解图。图4为图1中卡合部和卡合槽的放大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感器100骨架10定位座11第一定位部111第一通孔112第一固定板113第一挡板114安装槽115第二定位部116底座12收容槽121第二通孔122第二固定板123第二挡板124第三挡板125槽板126卡合槽127第一卡合槽1271第二卡合槽1272第三卡合槽1273引线槽128底盖13第三固定板131卡合部132第一卡合部133直片1331阻挡部1332斜面1333阻挡面1334第二卡合部134第三通孔135加强部136连接部137第四挡板138磁芯组20第一磁芯21第二磁芯22第三磁芯23绕组30第一线圈31第二线圈32第一端子33第二端子34隔板35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感器100,所述电感器100应用于电子装置(图未示)中。所述电感器100包括骨架10、磁芯组20及绕组30。所述骨架10用于将所述绕组30与所述磁芯组20绝缘,并定位所述磁芯组20。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所述骨架10由绝缘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骨架10由塑胶材料制成。所述骨架1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定位座11、底座12及底盖13。所述定位座11与所述底座12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2及所述底盖13其中之一设置有卡合槽127,所述底座12及所述底盖13另外之一设置有相应的卡合部132,所述底座12与所述底盖13通过所述卡合槽127与所述卡合部132互相卡合。所述定位座11包括第一定位部111及第二定位部116。所述第一定位部111设置有第一通孔112。所述第二定位部116与所述第一定位部111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通孔112连通。所述定位座11与所述底座12在所述第二定位部116的端部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111包括第一固定板113及第一挡板114。所述第一挡板114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13的周沿。从而,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挡板114形成一安装槽115。两所述第一通孔112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13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部116由所述第一固定板113在所述第一通孔112的周沿向远离所述第一挡板114的方向垂直延伸一段距离形成。如此,所述第二定位部116为一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筒。可以理解,每一所述第一定位部111对应形成有两所述第二定位部1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113大致呈椭圆形。两所述第一通孔112均为方形孔。如此,所述第二定位部116大致为两为方形柱筒。所述底座12包括收容槽121及第二通孔122,所述收容槽121与所述第二通孔122连通。所述第二定位部116的端部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122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2包括一第二固定板123。所述第二固定板123设置有所述第二通孔122。所述第二通孔122的位置及数量对应所述第一通孔112设置。所述第二通孔122的周沿向靠近所述定位座11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挡板124。所述第二挡板124用以防止第二定位部11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定位座、底座及底盖,所述定位座包括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定位座与所述底座在所述第二定位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底盖及所述底座其中之一设置有卡合槽,所述底盖及所述底座另外之一设置有相应的卡合部,所述底座与所述底盖通过所述卡合槽及所述卡合部互相卡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定位座、底座及底盖,所述定位座包括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定位座与所述底座在所述第二定位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底盖及所述底座其中之一设置有卡合槽,所述底盖及所述底座另外之一设置有相应的卡合部,所述底座与所述底盖通过所述卡合槽及所述卡合部互相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固定板及第一挡板,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周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挡板形成安装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由所述第一固定板在所述第一通孔的周沿向远离所述第一挡板的方向垂直延伸一段距离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收容槽及第二通孔,所述收容槽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定位部的端部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对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周沿向靠近所述定位座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用以防止所述第二定位部的端部脱离所述第二通孔。


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万金覃浪合樊勤先肖奇柳王伟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京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