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磁阀的线圈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628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磁阀的线圈骨架(1),其包括第一凸台(11)、第二凸台(12)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具有内孔(3)的空心圆柱体(13),第一凸台具有朝向空心圆柱体的内侧面(11a)和与其相反的外侧面(11b),其中,在内侧面上设有进线槽和出线槽,并且空心圆柱体的外周面上设有用于接纳线束的螺旋槽(2),螺旋槽与进线槽相切并绕整个外周面从进线槽螺旋延伸到第二凸台处,螺旋槽的横截面轮廓为圆弧,其中圆弧的直径与螺旋槽要接纳的线束的直径相同,空心圆柱体的高度h等于(n*d)或(n*d+1/2d),其中n为待缠绕的第一层线圈的匝数,d为线束的直径。这种线圈骨架结构克服了线圈绕线不平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磁阀的线圈骨架
本技术涉及电磁阀制造
,尤其涉及用于电磁阀的线圈骨架结构。
技术介绍
电磁阀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仪器,作为电磁阀的核心零部件——线圈绕组的平整性将直接影响到电磁力的大小,从而影响电磁阀性能的一致性和合格率。原因是目前的线圈架骨架多为“工”字型结构,由于中央圆柱侧面光滑,导致第一层绕线时易打滑、不紧凑,进而影响后面外圈层数的绕线排布,随着绕线层数的增加,会出现跳线等情况,降低了线束填充系数,减弱了电磁力,从而影响了产品的工作性能。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电磁阀线圈骨架结构,其包括线圈骨架和凸台,骨架上设置有若干个平行的线槽,线槽沿骨架轴向均匀分布于线槽和凸台之间。然而,两相邻的线槽之间存在尖峰,线束沿线槽环绕一周后进入第二个线槽时需越过两线槽之间的尖峰,且每绕一周都需越过一个尖峰,可能会对漆包线的漆层造成刮擦,且导致第一层线圈不如预想中的平整、紧凑。后续层数线圈都将受到影响,整体线圈紊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电磁阀的线圈骨架结构,这种线圈骨架结构克服了线圈绕线不平整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磁阀的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包括第一凸台、第二凸台以及位于该第一凸台和该第二凸台之间的具有内孔的空心圆柱体,第一凸台具有朝向该空心圆柱体的内侧面和与该内侧面相反的外侧面,其中该内侧面上设有进线槽和出线槽,并且该空心圆柱体的外周面上设有用于接纳线束的螺旋槽,该螺旋槽与该进线槽相切并绕整个所述外周面从该进线槽螺旋延伸到该第二凸台处,该螺旋槽的横截面轮廓为圆弧形,其中所述圆弧的直径与螺旋槽要接纳的线束的直径相同,该空心圆柱体的高度h等于(n*d)或(n*d+1/2d),其中n为待缠绕的第一层线圈的匝数,d为线束的直径。通过在空心圆柱体的外周面上设有如此配置的螺旋槽,使得在绕线完成后,第一层线圈位于螺旋槽内,后续的线圈均处于前一层线圈的相切点上方,从而保证了线圈的平整度和稳定性。在本技术的一个方案中,该螺旋槽构造成其横截面轮廓为1/6~1/4圆弧,优选为1/4圆弧,使得绕线时线束的排布更紧凑,几乎不会出现空隙。在本技术的一个方案中,该空心圆柱体的内孔包括靠近第一凸台的第一区段和靠近该第二凸台的第二区段,其中该第一区段的内径小于该第二区段的内径,该第一区段的长度等于该第二区段的长度。在本技术的一个方案中,为了更好地固定电磁阀线圈组件的定子和套管,在第一区段设有从该第一凸台的外侧面与内孔的相交处沿空心圆柱体的轴向延伸的多根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的长度为圆柱体的高度h的1/4~1/3,优选1/3,并且在第二区段设有从第二凸台的外侧面与内孔的相交处沿空心圆柱体的轴向延伸的多根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长度为所述圆柱体的高度h的1/3~1/2,优选1/2。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多根第一加强筋和所述多根第二加强筋均沿该内孔的周向均匀分布。在本技术的一个方案中,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数目可以分别为3~8根,优选4根。在一个优选方案中,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中的每一者相对于所述内孔的表面的突起部分的横截面由三段相切的圆弧构成,每段所述圆弧的半径为0.1mm~0.3mm,优选为0.2mm,并且突起部分的高度为0.1mm-0.2mm,优选为0.15mm。在本技术中,为了使定子和套管更容易插入线圈骨架的内孔中,在第一凸台的外侧面与所述内孔的相交处形成30°至60°,优选45°的倒角,进而使得第一加强筋和第一凸台的外侧面的相交处的倒角为30°至60°,优选45°;并且在第二凸台的外侧面与内孔的相交处形成30°至60°,优选45°的倒角,进而第二加强筋和第二凸台的外侧面的相交处的倒角为30°至60°,优选45°。在一个优选方案中,进线槽和该出线槽布置成关于空心圆柱体的中心轴线对称,以方便线圈绕完后出线。在本技术的一个方案中,在第一凸台的外侧面上设有两个插针槽和用于固定线束的绕线柱,通过设置绕线柱和能与刺破式插针配合的插针槽,能够方便线圈骨架的绕线。并且,在第二凸台的外侧面上还可设有两个定位柱,用于绕线机工装定位和线圈组件金属外壳的固定。通过提供根据本技术的线圈骨架,不仅克服了线圈绕线不平整的问题,而且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绕线时容易出现绕线打滑、不紧凑和出现空隙等问题,能显著改善线圈的性能,提高了线圈的填充系数。附图说明参考附图,通过阅读以下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磁阀线圈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磁阀线圈骨架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电磁阀线圈骨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电磁阀线圈骨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缠绕有线圈的图1所示的电磁阀线圈骨架的剖视图;图6示出了线圈缠绕在线圈骨架上的放大视图;图7是图1所示的电磁阀线圈骨架的俯视图;图8是图1所示的电磁阀线圈骨架的仰视图;和图9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并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根据本技术实现的电磁阀线圈骨架。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使所属
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了解本技术。但是,对于所属
内的技术人员明显的是,本技术的实现可不具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限于所介绍的特定实施例。相反,可以考虑用下面的特征和要素的任意组合来实施本技术,而无论它们是否涉及不同的实施例。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磁阀线圈骨架1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线圈骨架1为常见的“工”字型,其包括第一凸台11、第二凸台12以及位于第一凸台11和第二凸台12之间的具有内孔3的空心圆柱体13,其中第一凸台、第二凸台以及空心圆柱体一体制成。第一凸台11具有朝向空心圆柱体13的内侧面11a和与该内侧面11a相反的外侧面11b(也称为外端面),同样地,第二凸台12也具有内侧面12a和外侧面12b(也称为外端面)。在所述第一凸台11的外侧面11b上设有两个插针槽6和用于固定线束的绕线柱7,在绕线时通过将待缠绕的线束固定到绕线柱7上,并将插针槽6与刺破式插针配合,能够更方便地在线圈骨架上绕线。另外,在第二凸台12的外侧面12b上设有两个定位柱8,用于绕线工装定位以及线圈组件的金属外壳固定。如图3所示,在第一凸台11的内侧面11a上开设有进线槽111和出线槽112,该进线槽和该出线槽优选相对于空心圆柱体的中线轴线对称设计,以方便线圈绕完后出线。有利的是,空心圆柱体13的外周面设有用于接纳线束10(参见图5)的螺旋槽2,其中该螺旋槽与该进线槽111相切并绕整个外周面从该进线槽111螺旋延伸到该第二凸台12的内侧面12a处,其中该螺旋槽的横截面轮廓为圆弧,圆弧的直径与螺旋槽要接纳的线束的直径相同,该空心圆柱体的高度h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磁阀的线圈骨架(1),所述线圈骨架包括第一凸台(11)、第二凸台(12)以及位于该第一凸台和该第二凸台之间的具有内孔(3)的空心圆柱体(13),所述第一凸台(11)具有朝向该空心圆柱体的内侧面(11a)和与该内侧面(11a)相反的外侧面(11b),其特征在于,在该内侧面上设有进线槽(111)和出线槽(112),并且该空心圆柱体的外周面上设有用于接纳线束的螺旋槽(2),该螺旋槽与该进线槽(111)相切并绕整个所述外周面从该进线槽(111)螺旋延伸到该第二凸台(12)处,该螺旋槽(2)的横截面轮廓为一圆弧,其中该圆弧的直径与该螺旋槽要接纳的线束的直径相同,该空心圆柱体的高度h等于(n*d)或(n*d+1/2d),其中n为待缠绕的第一层线圈的匝数,d为线束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磁阀的线圈骨架(1),所述线圈骨架包括第一凸台(11)、第二凸台(12)以及位于该第一凸台和该第二凸台之间的具有内孔(3)的空心圆柱体(13),所述第一凸台(11)具有朝向该空心圆柱体的内侧面(11a)和与该内侧面(11a)相反的外侧面(11b),其特征在于,在该内侧面上设有进线槽(111)和出线槽(112),并且该空心圆柱体的外周面上设有用于接纳线束的螺旋槽(2),该螺旋槽与该进线槽(111)相切并绕整个所述外周面从该进线槽(111)螺旋延伸到该第二凸台(12)处,该螺旋槽(2)的横截面轮廓为一圆弧,其中该圆弧的直径与该螺旋槽要接纳的线束的直径相同,该空心圆柱体的高度h等于(n*d)或(n*d+1/2d),其中n为待缠绕的第一层线圈的匝数,d为线束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螺旋槽(2)的横截面轮廓为1/6~1/4圆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3)具有靠近该第一凸台(11)的第一区段(31)和靠近该第二凸台(12)的第二区段(32),其中该第一区段的内径小于该第二区段的内径,该第一区段的长度等于该第二区段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31)设有从该第一凸台(11)的外侧面与所述内孔(3)的相交处沿该空心圆柱体的轴向延伸的多根第一加强筋(4),所述第一加强筋的长度为所述圆柱体的高度h的1/4~1/3;所述第二区段(32)设有从该第二凸台(12)的外侧面与所述内孔的相交处沿该空心圆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银贤江宏勇陈叶青赵龙生左衡
申请(专利权)人:纬湃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