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0586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在实现面板全面屏技术效果的同时,能够淡化附加显示区较差的画面显示质量对于整个显示区域的影响,避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显示区域包括主要显示区、附加显示区和屏下显示区;附加显示区下方设有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第一发光器件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屏下显示区下方设第二发光器件;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用于驱动第一发光器件,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用于驱动第二发光器件;附加显示区设置在主要显示区的边缘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用于显示成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消费者对显示产品视角效果的不断追求,极致窄边框甚至全屏显示成为显示面板产品发展的新趋势;由于许多高端手机的屏占比逐步稳定上升,全面屏已经成为了当下的潮流趋势。现有的一种全面屏技术方案为:在显示面板中部设置屏下显示区,以及包围该屏下显示区的显示区域;该屏下显示区下方设置有透明的发光器件,对应该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设置于屏下显示区附近的显示区域中,由此,当使用屏下摄像头时,可以控制屏下显示区的发光器件关闭,此时屏下显示区呈透明区域,不会影响设置于屏下显示区下方的屏下摄像头的拍摄功能。但是,上述显示面板在使用过程中,屏下显示区附近的显示区域相较于其他显示区域,由于该显示区域内需要设置一部分额外的像素驱动电路,使得该区域内没有足够的空间来设置充足的发光器件及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导致该区域的屏幕像素密度较低,即显示面板在成像显示时,屏幕中部显示的一部分画面质量较差,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实现面板全面屏技术效果的同时,能够淡化附加显示区较差的画面显示质量对于整个显示区域的影响,避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显示区域包括主要显示区、附加显示区和屏下显示区;附加显示区下方设有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第一发光器件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屏下显示区下方设有第二发光器件;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用于驱动第一发光器件,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用于驱动第二发光器件;附加显示区设置在主要显示区的边缘处。可选的,显示区域为多边形,附加显示区设置在显示区域的任一边缘处,且被主要显示区半包围。可选的,显示区域为多边形,附加显示区设置在显示区域的任一拐角处。可选的,显示区域为椭圆形,附加显示区设置在显示区域的边缘处,且被主要显示区半包围。可选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与第二发光器件通过透明走线连接。可选的,透明走线由透明材料制成,透明材料为透明的导电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锡、铟-锡复合氧化物、氧化铟、氧化锌、锌-锑复合氧化物。可选的,屏下显示区紧贴附加显示区;或者,屏下显示区与附加显示区间隔设置。可选的,附加显示区包围屏下显示区。可选的,附加显示区位于屏下显示区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显示面板。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区域用于显示面板的显示成像,包括主要显示区、附加显示区和屏下显示区。附加显示区下方设有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和第一发光器件,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用于驱动第一发光器件,从而实现附加显示区的显示成像控制;屏下显示区下方设有第二发光器件,而用于驱动第二发光器件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设置于附加显示区的下方,在实现屏下显示区显示成像控制的同时,相较于附加显示区113,由于屏下显示区112下方没有设置像素驱动电路,使得屏下显示区112在不显示成像时相较于附加显示区113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如此,设置于屏下显示区的前置屏下摄像头可以通过透光率较高的屏下显示区实现其拍照、摄像的功能,进而达到显示面板的全面屏显示效果。进一步的,将附加显示区设置在主要显示区的边缘处,如此,使得显示画面较差的附加显示区更加靠近主要显示区的边缘,能够淡化附加显示区较差的画面显示质量对于整个显示区域的影响,避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附加显示区设置于显示区域的上边缘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附加显示区设置于显示区域的下边缘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附加显示区设置于显示区域的右边缘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附加显示区设置于显示区域的左边缘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附加显示区设置于显示区域的右上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附加显示区设置于显示区域的左上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附加显示区设置于显示区域的右下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附加显示区设置于显示区域的左下角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附加显示区理想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所示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为椭圆形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为圆形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为三角形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为三角形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为三角形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为三角形的结构示意图之四;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亚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显示面板;11-显示区域;111-主要显示区;112-屏下显示区;113-附加显示区;12-边框;13-显示用基板;131衬底;132-平坦层;133-像素界定层;14-封装层;200-亚像素单元;21-发光器件;211-阳极;212-发光功能层;213-阴极;22-薄膜晶体管;221-有源层;222-源极;223-栅极;224-栅绝缘层;225-漏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上”、“下”、“左”、“右”、“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域,/n所述显示区域包括主要显示区、附加显示区和屏下显示区;/n所述附加显示区下方设有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第一发光器件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屏下显示区下方设有第二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发光器件,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发光器件;所述附加显示区设置在所述主要显示区的边缘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域,
所述显示区域包括主要显示区、附加显示区和屏下显示区;
所述附加显示区下方设有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第一发光器件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屏下显示区下方设有第二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发光器件,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发光器件;所述附加显示区设置在所述主要显示区的边缘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域为多边形,所述附加显示区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任一边缘处,且被所述主要显示区半包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域为多边形,所述附加显示区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任一拐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域为椭圆形,所述附加显示区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边缘处,且被所述主要显示区半包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丽丽王本莲龙跃黄耀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