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实验教学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554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实验教学平台,其结构包括工作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辅助机构于固定板上端,转动第一把手,限位球将于第一固定块进行转动配合,继而使得滑块在基座前端进行滑动,从而调节摄像头的角度,达到了简化调节过程,避免耽误试验教学时间的优点,通过设置固定装置于限位杆前端中部,顺时针转动第二把手,使得螺纹杆与外壳进行配合,从而紧压板对摄像头后端的连接杆进行固定,达到了避免旋转过程中发生位移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实验教学平台
本技术涉及实验教学平台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实验教学平台。
技术介绍
机器视觉系统是指通过图像摄取装置将被摄取的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像素分布和宽度、颜色等佶息,转换成数字信号,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机器视觉的主要研目标是使计算机具有通过二维图像认知三维坏境信息的能力,能够感知与处理三维环境中物体的形状、位置、姿态、运动等几何信息,且在进行实验时,需要使用教学平台进行辅助使用。由于现有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实验教学平台,需要对高速摄像机进行调节角度时较为繁琐且耽误实验教学时间,且容易在旋转过程中发生位移。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实验教学平台,解决了由于现有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实验教学平台,需要对高速摄像机进行调节角度时较为繁琐且耽误实验教学时间,且容易在旋转过程中发生位移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工作台和辅助机构,所述工作台后端上侧与固定板通过焊接固定,所述辅助机构下端与固定板相固定,所述辅助机构由基座、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块、限位球、第二固定杆、限位块、第一把手、限位杆、固定装置、第二固定块和滑块组成,所述基座右上端与第一固定杆贯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左端与第一固定块相固定,所述第一固定块左端与限位球相连接,所述限位球左端与第二固定杆相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杆左端与限位块相固定,所述限位块左端与第一把手相固定,所述限位块中部与限位杆相连接,所述限位杆前端与固定装置相固定,所述限位杆右下端与第二固定块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右端与滑块相固定,所述基座下端与固定板相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左下端与支脚相固定,所述固定板上端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板上端与顶板固定成一体。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由外壳、螺纹杆、第二把手和紧压板组成,所述外壳前端与螺纹杆贯通连接,所述螺纹杆上端与第二把手固定成一体,所述螺纹杆下端与紧压板相固定,所述限位杆前端中部与固定装置固定成一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把手呈摇杆状,且第一把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左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与滑块最大的滑动距离为4cm。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球与第一固定块最大可呈角度为60度,且最小可呈角度为-60度。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中部为空腔结构,且外壳长度为3cm。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表面设置的螺纹间距为1mm,且螺纹杆的半径为紧压板半径的二分之一。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杆采用铝合金材质。进一步的,所述外壳采用不锈钢材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优点1:本技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实验教学平台,通过设置辅助机构于固定板上端,转动第一把手,限位球将于第一固定块进行转动配合,继而使得滑块在基座前端进行滑动,从而调节摄像头的角度,达到了简化调节过程,避免耽误试验教学时间的优点。优点2:本技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实验教学平台,通过设置固定装置于限位杆前端中部,顺时针转动第二把手,使得螺纹杆与外壳进行配合,从而紧压板对摄像头后端的连接杆进行固定,达到了避免旋转过程中发生位移的优点。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辅助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辅助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工作台-1、支脚-2、固定板-3、滑槽-4、顶板-5、辅助机构-6、基座-61、第一固定杆-62、第一固定块-63、限位球-64、第二固定杆-65、限位块-66、第一把手-67、限位杆-68、固定装置-69、第二固定块-610、滑块-611、外壳-691、螺纹杆-692、第二把手-693、紧压板-69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工作台1和辅助机构6,工作台1后端上侧与固定板3通过焊接固定,辅助机构6下端与固定板3相固定,辅助机构6由基座61、第一固定杆62、第一固定块63、限位球64、第二固定杆65、限位块66、第一把手67、限位杆68、固定装置69、第二固定块610和滑块611组成,基座61右上端与第一固定杆62贯通连接,为第一固定块63提供支撑固定的效果,第一固定杆62左端与第一固定块63相固定,第一固定块63左端与限位球64相连接,便于限位球64进行工作,限位球64左端与第二固定杆65相固定,第二固定杆65左端与限位块66相固定,限位块66左端与第一把手67相固定,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限位块66中部与限位杆68相连接,限位杆68前端与固定装置69相固定,限位杆68右下端与第二固定块610相连接,第二固定块610右端与滑块611相固定,基座61下端与固定板3相固定。其中,所述工作台1左下端与支脚2相固定,所述固定板3上端开设有滑槽4,所述固定板3上端与顶板5固定成一体,支脚2提高了支撑固定的效果。其中,所述固定装置69由外壳691、螺纹杆692、第二把手693和紧压板694组成,所述外壳691前端与螺纹杆692贯通连接,所述螺纹杆692上端与第二把手693固定成一体,所述螺纹杆692下端与紧压板694相固定,所述限位杆68前端中部与固定装置69固定成一体,第二把手693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其中,所述第一把手67呈摇杆状,且第一把手67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防止出现手滑的现象。其中,所述基座61左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与滑块611最大的滑动距离为4cm,便于滑块611更好的进行工作。其中,所述限位球64与第一固定块63最大可呈角度为60度,且最小可呈角度为-60度,便于带动滑块611进行滑动工作。其中,所述外壳691中部为空腔结构,且外壳691长度为3cm,便于对外部的设备进行固定。其中,所述螺纹杆692表面设置的螺纹间距为1mm,且螺纹杆692的半径为紧压板694半径的二分之一,螺纹杆692具有很好的固定效果。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杆62采用铝合金材质,增强了第一固定杆62的硬度。其中,所述外壳691采用不锈钢材质,避免出现生锈的现象,且提高了外壳691的使用寿命。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后端上侧与固定板(3)通过焊接固定;/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机构(6),所述辅助机构(6)下端与固定板(3)相固定,所述辅助机构(6)由基座(61)、第一固定杆(62)、第一固定块(63)、限位球(64)、第二固定杆(65)、限位块(66)、第一把手(67)、限位杆(68)、固定装置(69)、第二固定块(610)和滑块(611)组成,所述基座(61)右上端与第一固定杆(62)贯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62)左端与第一固定块(63)相固定,所述第一固定块(63)左端与限位球(64)相连接,所述限位球(64)左端与第二固定杆(65)相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杆(65)左端与限位块(66)相固定,所述限位块(66)左端与第一把手(67)相固定,所述限位块(66)中部与限位杆(68)相连接,所述限位杆(68)前端与固定装置(69)相固定,所述限位杆(68)右下端与第二固定块(610)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610)右端与滑块(611)相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后端上侧与固定板(3)通过焊接固定;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机构(6),所述辅助机构(6)下端与固定板(3)相固定,所述辅助机构(6)由基座(61)、第一固定杆(62)、第一固定块(63)、限位球(64)、第二固定杆(65)、限位块(66)、第一把手(67)、限位杆(68)、固定装置(69)、第二固定块(610)和滑块(611)组成,所述基座(61)右上端与第一固定杆(62)贯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62)左端与第一固定块(63)相固定,所述第一固定块(63)左端与限位球(64)相连接,所述限位球(64)左端与第二固定杆(65)相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杆(65)左端与限位块(66)相固定,所述限位块(66)左端与第一把手(67)相固定,所述限位块(66)中部与限位杆(68)相连接,所述限位杆(68)前端与固定装置(69)相固定,所述限位杆(68)右下端与第二固定块(610)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610)右端与滑块(611)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实验教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左下端与支脚(2)相固定,所述固定板(3)上端开设有滑槽(4),所述固定板(3)上端与顶板(5)固定成一体,所述基座(61)下端与固定板(3)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丽沈萍萍张量尚鲜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