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纯平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显示器及电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4621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超薄纯平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从上至下包括直下式背光部和侧入式背光部,所述直下式背光部包括直下式LED灯条;所述侧入式背光部包括侧入式LED灯条和散热铝基板,所述侧入式LED灯条粘合于位于背板短边的散热铝基板的内侧底部且对应设置于导光板的侧部,所述背板长边与塑料背壳连接形成用于容纳主板、驱动电源板和电路线路的空腔,所述塑料背壳的外侧与直下式背光部对应的金属背板的外侧齐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超薄纯平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可广泛应用于电视、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中,改善以往背光模组后背不平的问题,使背光模组更超薄、更平整、更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纯平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显示器及电视
本技术属于液晶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纯平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显示器及电视。
技术介绍
由于液晶本身不具备发光的性质,所以在显示组件的系统中需要一个发光的模组为其照明,背光模组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显示系统中提供照明。常见的背光模组都是按照光源放置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侧发光式的背光模组和直下式背光模组,侧发光式的背光模组是将发光光源放置在导光板的端面处,有单侧放置、对侧放置和四侧放置,直下式背光模组一般没有导光板,只需要在液晶背面放置发光光源即可。目前来看显示领域的发展趋势,无论使用背光源的直下式或者侧入式机型,都在通过减小光密度值(opticaldensity,以下简称“OD值”)或者采用玻璃导光板的方式,实现整机的薄型化、美观化。但因为背光模组的结构问题,直下式背光机型的OD值在6-8mm已经是极限较小厚度,玻璃背板侧发光式的背光机型的整机极限较小厚度也在5mm左右。但由于驱动电源、主板等硬件的安装,后背需要做凸起塑料背壳来遮挡硬件,致使整机的最厚处厚度可达到30-50mm,无法实现整机后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纯平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从上至下包括直下式背光部和侧入式背光部,所述背光模组从后至前依次包括金属背板(1)、导光板(2)、光学膜片(3)和显示屏(4),所述侧入式背光部对应的金属背板(1)包括背板折弯部(103)和背板水平部(104),所述背板折弯部(103)与背板水平部(104)呈倾斜角度设置,所述直下式背光部包括直下式LED灯条(5),所述直下式LED灯条(5)设置于直下式背光部对应的金属背板(1)的内侧且对应设置于导光板(2)的后部;所述侧入式背光部对应的金属背板(1)的形状为背板短边(101)和背板长边(102)形成的L型,所述背板短边(101)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纯平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从上至下包括直下式背光部和侧入式背光部,所述背光模组从后至前依次包括金属背板(1)、导光板(2)、光学膜片(3)和显示屏(4),所述侧入式背光部对应的金属背板(1)包括背板折弯部(103)和背板水平部(104),所述背板折弯部(103)与背板水平部(104)呈倾斜角度设置,所述直下式背光部包括直下式LED灯条(5),所述直下式LED灯条(5)设置于直下式背光部对应的金属背板(1)的内侧且对应设置于导光板(2)的后部;所述侧入式背光部对应的金属背板(1)的形状为背板短边(101)和背板长边(102)形成的L型,所述背板短边(101)垂直于背板长边(102),所述侧入式背光部包括侧入式LED灯条(7)和散热铝基板(8),所述散热铝基板(8)固定连接于背板短边(101)和背板长边(102)上,所述侧入式LED灯条(7)粘合于位于背板短边(101)的散热铝基板(8)的内侧底部且对应设置于导光板(2)的侧部,所述背板长边(102)与塑料背壳(9)连接形成用于容纳主板(10)、驱动电源板(11)和电路线路的空腔,所述主板(10)、驱动电源板(11)和电路线路设置于背板长边(102)的背面,所述塑料背壳(9)的外侧与直下式背光部对应的金属背板(1)的外侧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纯平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短边(101)、背板长边(102)、背板折弯部(103)和背板水平部(104)一次冲压成型形成金属背板(1)结构。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许铭富张子宾刘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国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