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雷达反射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427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碳化硅反射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碳化硅雷达反射镜,所述碳化硅反射镜本体设于固定框的内侧,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设置有紧固机构,且固定框通过紧固机构将碳化硅反射镜本体固定,所述固定框的下方位于两端位置处对称孤独有两个转动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巧妙,通过紧固机构,对碳化硅反射镜本体的侧边进行固定,减小反射面的遮挡,且固定效果可靠稳定,操作简便快捷,通过中心支撑环对碳化硅反射镜本体的下端中心进行支撑,防止其产生形变导致反射精度降低,通过角度调节机构,用于安装时对碳化硅反射镜本体的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对反射角度进行调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化硅雷达反射镜
本技术涉及碳化硅反射镜
,具体是一种碳化硅雷达反射镜。
技术介绍
碳化硅反射镜,是通过碳化硅材质制成的一种光学反射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适用于空间卫星、激光雷达系统、空间望远镜中的光学系统反射镜,碳化硅反射镜需要通过支架将其稳定固定,起到稳定反射光线的作用。但是,目前用于安装碳化硅反射镜的支架使用稳定性不可靠,容易使碳化硅反射镜发生微小偏移,影响光线的反射精度,且安装操作复杂,调节不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碳化硅雷达反射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化硅雷达反射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化硅雷达反射镜,包括碳化硅反射镜本体,所述碳化硅反射镜本体设于固定框的内侧,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设置有紧固机构,且固定框通过紧固机构将碳化硅反射镜本体固定,所述固定框的下方位于两端位置处对称孤独有两个转动角,两个所述转动角之间设置有调节壳体,所述调节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且调节壳体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两个转动角转动连接,所述调节壳体的下方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方位于四角位置处固定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支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紧固机构包括开设于固定框内部位于边沿位置处的联动环槽和固定于固定框一侧的蜗杆壳以及开设于固定框内部位于联动环槽内侧位置处的六个呈圆周排列的固定板槽,所述联动环槽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联动环,六个所述固定板槽的内侧均贯穿滑动连接有固定板,八个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均固定有紧固斜块,所述联动环的内侧对应六个紧固斜块的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滚轮,六个所述滚轮分别与六个紧固斜块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蜗杆壳的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蜗杆,且蜗杆壳的内部位于蜗杆一侧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蜗轮,所述蜗杆与蜗轮之间相啮合,所述联动环的外侧设置有与蜗轮相适配的齿牙,且联动环通过齿牙与蜗轮的一侧啮合。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调节壳体内部两端的转轴和插设于调节壳体一侧位于中段位置处的内螺纹套筒,所述转轴的外侧位于中段位置处固定有齿轮,所述内螺纹套筒的内侧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之间相啮合。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六个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均开设有圆弧槽,六个所述圆弧槽的内径均与碳化硅反射镜本体的外径相等。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条的下方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的上方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平台的下方与调节壳体的内部相固定。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四个所述支腿的底端均固定有支撑板,四个所述支撑板的表面位于边沿位置处均开设有六个呈圆周排列的安装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框的内侧固定有四个呈圆周排列的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有中心支撑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巧妙,通过紧固机构,对碳化硅反射镜本体的侧边进行固定,减小反射面的遮挡,且固定效果可靠稳定,操作简便快捷,通过中心支撑环对碳化硅反射镜本体的下端中心进行支撑,防止其产生形变导致反射精度降低,通过角度调节机构,用于安装时对碳化硅反射镜本体的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对反射角度进行调试。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碳化硅雷达反射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碳化硅雷达反射镜的安装形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碳化硅雷达反射镜中紧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碳化硅雷达反射镜中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碳化硅雷达反射镜中角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碳化硅反射镜本体;2、固定框;3、转动角;4、调节壳体;5、底座;6、支腿;7、蜗杆壳;8、固定板;9、支撑杆;10、中心支撑环;11、联动环;12、紧固斜块;13、蜗轮;14、蜗杆;15、滚轮;16、齿轮;17、内螺纹套筒;18、螺杆;19、齿条。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碳化硅雷达反射镜,包括碳化硅反射镜本体1,碳化硅反射镜本体1设于固定框2的内侧,固定框2的内部设置有紧固机构,且固定框2通过紧固机构将碳化硅反射镜本体1固定,固定框2的下方位于两端位置处对称孤独有两个转动角3,两个转动角3之间设置有调节壳体4,调节壳体4的内部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且调节壳体4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两个转动角3转动连接,调节壳体4的下方固定有底座5,底座5的下方位于四角位置处固定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支腿6。在图3中:紧固机构包括开设于固定框2内部位于边沿位置处的联动环槽和固定于固定框2一侧的蜗杆壳7以及开设于固定框2内部位于联动环槽内侧位置处的六个呈圆周排列的固定板槽,联动环槽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联动环11,六个固定板槽的内侧均贯穿滑动连接有固定板8,八个固定板8的一端均固定有紧固斜块12,联动环11的内侧对应六个紧固斜块12的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滚轮15,六个滚轮15分别与六个紧固斜块12之间滑动连接,蜗杆壳7的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蜗杆14,且蜗杆壳7的内部位于蜗杆14一侧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蜗轮13,蜗杆14与蜗轮13之间相啮合,联动环11的外侧设置有与蜗轮13相适配的齿牙,且联动环11通过齿牙与蜗轮13的一侧啮合,紧固机构,对碳化硅反射镜本体的侧边进行固定,减小反射面的遮挡,且固定效果可靠稳定,操作简便快捷。在图5中: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调节壳体4内部两端的转轴和插设于调节壳体4一侧位于中段位置处的内螺纹套筒17,转轴的外侧位于中段位置处固定有齿轮16,内螺纹套筒17的内侧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螺杆18,螺杆1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齿条19,齿条19与齿轮16之间相啮合,角度调节机构,用于安装时对碳化硅反射镜本体的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对反射角度进行调试。在图4中:六个固定板8的一端均开设有圆弧槽,六个圆弧槽的内径均与碳化硅反射镜本体1的外径相等,圆弧槽可以与碳化硅反射镜本体1的边沿相贴合,提高固定可靠性的同时对碳化硅反射镜本体1边沿施加均匀的压力,防止碳化硅反射镜本体1损坏。在图5中:齿条19的下方固定有滑块,滑块的外侧设置有平台,平台的上方开设有滑槽,滑块与滑槽之间滑动连接,平台的下方与调节壳体4的内部相固定,滑块和平台用于对齿条19进行支撑。在图1中:四个支腿6的底端均固定有支撑板,四个支撑板的表面位于边沿位置处均开设有六个呈圆周排列的安装孔,支撑板提高装置放置的稳定性。在图1中:固定框2的内侧固定有四个呈圆周排列的支撑杆9,四个支撑杆9的一端固定有中心支撑环10,中心支撑环10可以对碳化硅反射镜本体1的中心位置进行支撑,防止碳化硅反射镜本体1产生形变导致反射精度降低。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碳化硅反射镜本体1放置于固定框2的内侧,通过紧固机构将碳化硅反射镜本体1固定,转动蜗杆14,蜗杆14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化硅雷达反射镜,包括碳化硅反射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反射镜本体(1)设于固定框(2)的内侧,所述固定框(2)的内部设置有紧固机构,且固定框(2)通过紧固机构将碳化硅反射镜本体(1)固定,所述固定框(2)的下方位于两端位置处对称孤独有两个转动角(3),两个所述转动角(3)之间设置有调节壳体(4),所述调节壳体(4)的内部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且调节壳体(4)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两个转动角(3)转动连接,所述调节壳体(4)的下方固定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下方位于四角位置处固定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支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硅雷达反射镜,包括碳化硅反射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反射镜本体(1)设于固定框(2)的内侧,所述固定框(2)的内部设置有紧固机构,且固定框(2)通过紧固机构将碳化硅反射镜本体(1)固定,所述固定框(2)的下方位于两端位置处对称孤独有两个转动角(3),两个所述转动角(3)之间设置有调节壳体(4),所述调节壳体(4)的内部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且调节壳体(4)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两个转动角(3)转动连接,所述调节壳体(4)的下方固定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下方位于四角位置处固定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支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雷达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机构包括开设于固定框(2)内部位于边沿位置处的联动环槽和固定于固定框(2)一侧的蜗杆壳(7)以及开设于固定框(2)内部位于联动环槽内侧位置处的六个呈圆周排列的固定板槽,所述联动环槽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联动环(11),六个所述固定板槽的内侧均贯穿滑动连接有固定板(8),八个所述固定板(8)的一端均固定有紧固斜块(12),所述联动环(11)的内侧对应六个紧固斜块(12)的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滚轮(15),六个所述滚轮(15)分别与六个紧固斜块(12)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蜗杆壳(7)的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蜗杆(14),且蜗杆壳(7)的内部位于蜗杆(14)一侧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蜗轮(13),所述蜗杆(14)与蜗轮(13)之间相啮合,所述联动环(11)的外侧设置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彦民徐正平龙成勇曹剑武徐乃安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北方三山工业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