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探头及侵入式在线多相测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340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理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探头及侵入式在线多相测量仪。所述摄像探头包括探头杆、摄像组件、封装管、视窗、照明组件和电传导组件,所述探头杆其内中空;所述摄像组件设置于所述探头杆内;所述封装管后端与所述探头杆可拆卸连接;所述视窗密封连接于所述封装管的前端内;所述照明组件设置于所述封装管中并位于所述视窗的靠近所述探头杆的一侧;所述电传导组件包括:电刷组件,设置于所述封装管的后端内,并与所述照明组件电连接;导电滑环,设置于所述探头杆内,所述导电滑环与电源电连接,所述封装管与所述探头杆连接时,所述电刷组件与所述导电滑环接触并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拆装容易,能够单独更换故障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摄像探头及侵入式在线多相测量仪
本技术涉及物理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摄像探头及侵入式在线多相测量仪。
技术介绍
多相流反应体系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环境、能源和冶金等众多工业生产过程,其中以液体作为连续相,固体颗粒、气泡或液滴作为分散相的体系最为常见。多相体系内存在不同相态物质之间的混合、分散、能量传递和化学反应,为了实现良好的相间传质,提高传热和传质效率,加速反应过程,需要同时保证固体颗粒的离底悬浮和气体在反应器内的均匀分散。反应器内分散相局部性质(粒度、分布形态和相含率等)是反应多相体系中分散特性的关键因素,它可以有效地反应多相反应器内部流体的流动和混合情况,对多相流反应器的分析、选型及设计放大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的光纤探针法、电导探针法、激光类测量方法和断层扫描技术相比,图像法以其准确性、直观性与适用于三相体系测量的特点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图像法是利用可见光成像,可见光在被测物体上经过反射即可得到颗粒信息,记录图像的一般为图像传感器(CCD或CMOS),反应器内流体的流动状态信息可以根据数字图像直接观测得到。目前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n探头杆(2),其内中空;/n摄像组件,设置于所述探头杆(2)内;/n封装管(12),后端与所述探头杆(2)可拆卸连接;/n视窗(11),密封连接于所述封装管(12)的前端内;/n照明组件(13),设置于所述封装管(12)中并位于所述视窗(11)的靠近所述探头杆(2)的一侧;/n电传导组件(14),所述电传导组件(14)包括:/n电刷组件(141),设置于所述封装管(12)的后端内,并与所述照明组件(13)电连接;/n导电滑环(142),设置于所述探头杆(2)内,所述导电滑环(142)与电源电连接,所述封装管(12)与所述探头杆(2)连接时,所述电刷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探头杆(2),其内中空;
摄像组件,设置于所述探头杆(2)内;
封装管(12),后端与所述探头杆(2)可拆卸连接;
视窗(11),密封连接于所述封装管(12)的前端内;
照明组件(13),设置于所述封装管(12)中并位于所述视窗(11)的靠近所述探头杆(2)的一侧;
电传导组件(14),所述电传导组件(14)包括:
电刷组件(141),设置于所述封装管(12)的后端内,并与所述照明组件(13)电连接;
导电滑环(142),设置于所述探头杆(2)内,所述导电滑环(142)与电源电连接,所述封装管(12)与所述探头杆(2)连接时,所述电刷组件(141)与所述导电滑环(142)接触并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像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视窗(11)包括:
玻璃片,密封连接于所述封装管(12)内;
增透膜,设置于所述玻璃片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摄像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探头还包括:
挡圈(113),所述挡圈(113)固定在所述封装管(12)内,所述玻璃片的端面与所述挡圈(113)抵接;
卡块(111),所述卡块(111)固定在封装管(12)内,所述玻璃片的外环面与所述卡块(111)抵接,且所述卡块(111)与所述玻璃片接触的表面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封装管(1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由前至后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摄像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探头还包括:
第一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峥杨超张伟鹏李媛媛梁爽张贺森李国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南京九章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