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覆膜铁盖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金属棒;箱体,具有一敞口,用于放置电解质溶液;第一支架,用于对所述第一金属棒进行限位;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棒以及待检测覆膜铁盖电连接;以及第二支架,用于放置所述待检测覆膜铁盖,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二支架由多个沿第一方向分布且沿第二方向延展的支撑柱组合形成,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邻两所述支撑柱之间形成一凹槽,所述待检测覆膜铁盖夹持于所述凹槽内;本申请提高了检测覆膜铁盖表面的覆层完整性的便利性以及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覆膜铁盖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覆膜铁生产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覆膜铁盖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覆膜铁是一种将塑料薄膜通过热熔或粘合法复合在金属基板表面的新型复合材料。由于覆膜铁兼具塑料薄膜和金属板材的双重特性,与传统的镀锡钢板包装材料相比,覆膜铁具有生产绿色环保、不含双酚A、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的优点,因此金属包装行业广泛采用覆膜铁作为金属包装材料。在使用覆膜铁作为食品包装材料时,必须保证覆膜铁盖或者覆膜铁盖表面的覆层完整性,才能有效地阻隔内容物和基材铁,防止产生化学反应,达到保护内容物的效果。因此,检测覆膜铁盖表面的覆层完整性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覆膜铁盖检测装置,提高了检测覆膜铁盖表面的覆层完整性的便利性以及检测效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覆膜铁盖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金属棒;箱体,具有一敞口,用于放置电解质溶液;第一支架,用于对所述第一金属棒进行限位;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棒以及待检测覆膜铁盖电连接;以及第二支架,用于放置所述待检测覆膜铁盖,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二支架由多个沿第一方向分布且沿第二方向延展的支撑柱组合形成,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邻两所述支撑柱之间形成一凹槽,所述待检测覆膜铁盖夹持于所述凹槽内。优选地,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邻两所述凹槽以及两凹槽之间的区域共同形成一第一限位区,每一所述第一限位区内夹持至少一所述待检测覆膜铁盖。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和所述箱体的第一侧壁固定连接,第二端和所述箱体的第二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邻,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共同形成一第二限位区,所述第二限位区对所述第一金属棒进行限位。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金属棒,所述第二金属棒分别与所述待检测覆膜铁盖以及所述电源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棒和所述电源的负极电连接,所述待检测覆膜铁盖和所述电源的正极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箱体内的电解质溶液的深度大于所述待检测覆膜铁盖的直径,所述箱体内的电解质溶液浸没所述待检测覆膜铁盖。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棒局部位于所述箱体内,且局部浸没于所述电解质溶液中;所述第二金属棒横置于所述箱体的敞口的上方。优选地,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箱体的长度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箱体的宽度延伸方向。优选地,每一所述待检测覆膜铁盖分别通过金属导线与所述第二金属棒电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覆膜铁盖检测装置不仅实现了对覆膜铁盖的覆层完整性进行检测,而且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提高了检测覆膜铁盖表面的覆层完整性的便利性以及检测效率。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覆膜铁盖检测装置中箱体及其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箱体及其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箱体及其内部结构的正视图;图4为图1中箱体及其内部结构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覆膜铁盖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公开的覆膜铁盖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材料、装置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具有”以及“设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覆膜铁盖检测装置,上述装置包括第一金属棒101、箱体102、第一支架103、第二支架104以及电源105。箱体102用于容纳放置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浸没待检测覆膜铁盖501,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后覆膜铁盖501上生出的腐蚀斑,来确定覆膜铁盖501的耐腐蚀力,进而判断该批次的覆膜铁盖501是否合格。箱体102具有一朝上的敞口。为便于观察检测过程,箱体102采用绝缘透明材料制成,比如玻璃、亚克力等。当待检测覆膜铁盖501为圆形时,上述箱体102内的电解质溶液的深度大于上述待检测覆膜铁盖501的直径。第一支架103用于对上述第一金属棒101进行限位。具体而言,第一支架103设置于箱体102内部,第一支架103的第一端和上述箱体102的第一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支架103的第二端和箱体102的第二侧壁固定连接。上述第一侧壁和上述第二侧壁相邻,这样,上述第一支架103、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共同形成一为三角形的第二限位区。利用该第二限位区对上述第一金属棒101进行限位,检测过程中,利用该第一金属棒101作为阴极,第一金属棒101的一端通过金属导线与电源105的负极连接,另一端置于电解质溶液中。也即第一金属棒101局部位于上述箱体102内,且局部浸没于上述电解质溶液中。作为一优选地实施例,第一支架103可以具有多个,比如,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支架103可以为两个,分别上下对应地设置于靠近箱体102开口以及靠近箱体102底部的位置,这样可以提高第一金属棒101放置后的稳定性,不易晃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依靠在第一支架103上设置通孔,并且各个第一支架103上的通孔上下对应,这样可以使第一金属棒101穿过通孔放置,更加稳定。第二支架104设置于上述箱体102内,用于放置上述待检测覆膜铁盖501。具体而言,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支架104由多个沿第一方向分布且沿第二方向延展的支撑柱组合形成。位于第二方向上的相邻两个支撑柱之间形成一凹槽401,待检测覆膜铁盖501夹持于上述凹槽401内。沿上述第一方向上的相邻两个凹槽401以及两凹槽401之间的区域共同形成一第一限位区,每一上述第一限位区内夹持至少一上述待检测覆膜铁盖501。这样可以使待检测覆膜铁盖501竖立放置,节约覆膜铁盖501占用面积,因为待检测覆膜铁盖501之间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覆膜铁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n第一金属棒;/n箱体,具有一敞口,用于放置电解质溶液;/n第一支架,用于对所述第一金属棒进行限位;/n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棒以及待检测覆膜铁盖电连接;以及/n第二支架,用于放置所述待检测覆膜铁盖,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二支架由多个沿第一方向分布且沿第二方向延展的支撑柱组合形成,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邻两所述支撑柱之间形成一凹槽,所述待检测覆膜铁盖夹持于所述凹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膜铁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金属棒;
箱体,具有一敞口,用于放置电解质溶液;
第一支架,用于对所述第一金属棒进行限位;
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棒以及待检测覆膜铁盖电连接;以及
第二支架,用于放置所述待检测覆膜铁盖,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二支架由多个沿第一方向分布且沿第二方向延展的支撑柱组合形成,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邻两所述支撑柱之间形成一凹槽,所述待检测覆膜铁盖夹持于所述凹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铁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邻两所述凹槽以及两凹槽之间的区域共同形成一第一限位区,每一所述第一限位区内夹持至少一所述待检测覆膜铁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铁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和所述箱体的第一侧壁固定连接,第二端和所述箱体的第二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邻,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共同形成一第二限位区,所述第二限位区对所述第一金属棒进行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元庆,邹斌,涂伯乐,丁炜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净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