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雷管撞击性能的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026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雷管撞击性能的试验装置,属于电子雷管撞击性能试验技术领域,包括支架、设于支架上的校准组件以及设于校准组件下方的受力组件,所述校准组件包括设于滑杆上的电磁铁、设于电磁铁或支架上的校准孔、设于校准孔中上部的激光器及被吸附于校准孔下部的落球,所述激光器用于向下发射激光以定位受力组件的位置。通过电磁铁通断来控制落球,使落球在电磁铁断电后做自由落体运动,排除了因人为因素导致落球在空中滚动或偏离位置,从而对雷管撞击试验造成影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雷管撞击性能的试验装置,它能代替人工控制落球,排除了因人为因素导致落球在空中滚动或偏离位置,避免了雷管撞击试验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雷管撞击性能的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雷管撞击性能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雷管撞击性能的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2018年9月17日,工信部安全生产司和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在贵州省贵阳市联合召开民爆行业智能制造现场推广会,重点推进数码电子雷管智能制造的推广应用。提出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推广应用数码电子雷管,淘汰普通电雷管及导爆管雷管。因此市场对数码电子雷管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数码电子雷管生产出来后,首先要经过一系列的性能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其中雷管撞击试验是关键的一项性能测试。在数码电子雷管标准WJ9085-2015中第5.4.5条抗撞击性能规定,在落锤质量为(2.0±0.002)kg、落高(0.8±0.01)m的条件下,分别撞击电子雷管中的电引火头及起爆药装药部位,电子雷管不应发生爆炸。现有的电子雷管撞击试验的测试装置结构笨重,运输和使用时的便利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且现有的电子雷管撞击试验的测试装置中的落球由人工控制,从而因人为因素导致落球在空中滚动或偏离位置,从而对雷管撞击试验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因人为因素影响雷管撞击试验结果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雷管撞击性能的试验装置,它能代替人工控制落球,排除了因人为因素导致落球在空中滚动或偏离位置,避免了雷管撞击试验造成影响。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子雷管撞击性能的试验装置,包括支架、设于支架上的校准组件以及设于校准组件下方的受力组件,所述校准组件包括设于滑杆上的电磁铁、设于电磁铁或支架上的校准孔、设于校准孔中上部的激光器及被吸附于校准孔下部的落球,所述激光器用于向下发射激光以定位受力组件的位置。通过电磁铁通断来控制落球,使落球在电磁铁断电后做自由落体运动,排除了因人为因素导致落球在空中滚动或偏离位置,从而对雷管撞击试验造成影响。可选地,所述校准孔设于电磁铁上。电磁铁对落球的吸附效果更好,电磁铁产生更小的磁力就可以稳定的吸附住落球。可选地,所述受力组件包括中空的抗爆箱和设于抗爆箱内的试验座,所述抗爆箱顶部具有与抗爆箱内部空间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可上下动作的上极柱。有助于减少试验人员因在火工品试验时而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可选地,所述抗爆箱包括底座和可拆卸连接于底座上方的上盖。相比其他结构,取放增加容易,在取放的过程中不易出现磕碰而产生爆炸。可选地,所述试验座上设有下极柱,所述下极柱设于通孔正下方,所述上极柱和下极柱相配合以撞击火工品。可有效保证落球撞击上极柱产生的冲击力尽可能的作用于火工品上。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配重底座、设于配重底座上的导杆、设于导杆上的滑杆,所述滑杆可相对导杆上下滑动,所述滑杆和导杆通过紧固结构固定。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方便的调节滑杆的高度,便于实验人员调节滑杆的高度以实现不同高度的撞击性能试验。可选地,所述导杆上设有标尺。操作人员可根据标尺判断滑杆的高度距离。可选地,所述紧固结构为螺栓,所述滑杆上贯穿设有与螺栓相配合的螺孔,所述螺栓穿过螺孔抵接在导杆上。滑杆可在任意高度通过螺栓固定,便于试验人员进行不同高度的试验。可选地,所述滑杆的一端套在导杆上,且与导杆在圆周方向上相对固定。滑杆与导管在圆周方向上相对固定,滑杆的水平位置被限制,试验人员仅可调整滑杆的竖向高度。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激光器(43)向下发射激光以定位受力组件(5)的位置,无需将定位受力组件(5)与其他部件固定在一起,同时导杆(2)和滑杆(3)可相对拆卸,极大的降低了装置运输时所占用的空间,上述结构使得本装置具有体积小巧、重量轻、便于移动和携带的优点。(2)通过电磁铁通断来控制落球,使落球在电磁铁断电后做自由落体运动,排除了因人为因素导致落球在空中滚动或偏离位置,从而对雷管撞击试验造成影响。(3)因落球是通过电磁铁来控制,所以试验人员可以在较远的防护屏障内远程操作,有效保护了试验人员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抗爆箱的剖面示意图;1、配重底座;2、导杆;3、滑杆;4、校准组件;41、电磁铁;42、校准孔;43、激光器;44、落球;5、受力组件;51、抗爆箱;511、底座;512、上盖;52、试验座;521、下极柱;53、通孔;54、上极柱;6、紧固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1-3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结合附图1-3,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子雷管撞击性能的试验装置,包括包括支架01、设于支架01上的校准组件4以及设于校准组件4下方的受力组件5,所述校准组件4包括设于滑杆3上的电磁铁41、设于电磁铁41或支架01上的校准孔42、设于校准孔42中上部的激光器43及被吸附于校准孔42下部的落球44,所述激光器43用于向下发射激光以定位受力组件5的位置。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激光器43向下发射激光以定位受力组件5的位置,无需将定位受力组件5与其他部件固定在一起,同时导杆2和滑杆3可相对拆卸,极大的降低了装置运输时所占用的空间,上述结构使得本装置具有体积小巧、重量轻、便于移动和携带的优点;通过电磁铁通断来控制落球,使落球在电磁铁断电后做自由落体运动,排除了因人为因素导致落球在空中滚动或偏离位置,从而对雷管撞击试验造成影响;因落球是通过电磁铁来控制,所以试验人员可以在较远的防护屏障内远程操作,有效保护了试验人员的安全;处于校准孔42中上部的激光器43定位受力组件5的位置后,操作人员将落球44放置于校准孔42下部通过电磁铁41吸附住,此时激光器43、落球44以及受力组件5处于同一直线上,落球44向下掉落的方向即为激光器43发射的激光光线路径,从而保证激光照射于受力组件5上的光点即为落球44的撞击点。实施例2结合附图1-3,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子雷管撞击性能的试验装置,与实施例1相比,所述校准孔42设于电磁铁41上。采用上述设计,当电磁铁41通电吸附落球44时,落球44直接与电磁铁41接触,相比电磁铁41和落球44之间间隔有校准孔42,电磁铁41对落球44的吸附效果更好,电磁铁41产生更小的磁力就可以稳定的吸附住落球44;同时对电磁铁41的安装位置要求降低,电磁铁41和校准孔42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实施例3结合附图1-3,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子雷管撞击性能的试验装置,与实施例1或2相比,所述受力组件5包括中空的抗爆箱51和设于抗爆箱51内的试验座52,所述抗爆箱51顶部具有与抗爆箱51内部空间连通的通孔53,所述通孔53内设有可上下动作的上极柱54。于本实施例中,在试验时将待检测的火工品放置于试验座52上,使上极柱54的下端抵在待检测的火工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雷管撞击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设于支架上的校准组件以及设于校准组件下方的受力组件,所述校准组件包括设于滑杆上的电磁铁、设于电磁铁或支架上的校准孔、设于校准孔中上部的激光器及被吸附于校准孔下部的落球,所述激光器用于向下发射激光以定位受力组件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雷管撞击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设于支架上的校准组件以及设于校准组件下方的受力组件,所述校准组件包括设于滑杆上的电磁铁、设于电磁铁或支架上的校准孔、设于校准孔中上部的激光器及被吸附于校准孔下部的落球,所述激光器用于向下发射激光以定位受力组件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雷管撞击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孔设于电磁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雷管撞击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组件包括中空的抗爆箱和设于抗爆箱内的试验座,所述抗爆箱顶部具有与抗爆箱内部空间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可上下动作的上极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子雷管撞击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爆箱包括底座和可拆卸连接于底座上方的上盖。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琪方月霞陈夏燕席晟华姜小军祝志有夏崟严宜豪朱武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物产光华民爆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