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测量钢绞线穿束机穿过的钢绞线长度的装置,其包括:围框,其设置于所述钢绞线穿束机外围,所述围框的一对相对边框上各设有一穿线管,两穿线管均位于所述钢绞线穿束机中钢绞线的移动路径上,当所述钢绞线穿束机工作时,所述钢绞线从一穿线管中穿过后进入所述钢绞线穿束机,再从所述钢绞线穿束机穿出后穿过另一穿线管;滚尺测量仪,其包括滚轮和计量滚轮走过距离的电子计量表,所述滚轮抵接在穿入或者穿出所述钢绞线穿束机的钢绞线上,所述电子计量表通过第一连杆连接在所述围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钢绞线穿束时同步测量,达到计划长度即可将钢绞线切断,无需编号,节约了人工,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测量钢绞线穿束机穿过的钢绞线长度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测量钢绞线穿束机穿过的钢绞线长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自1928年法国的Freyssinet专利技术F式锚具至今,预应力技术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目前为我国基础建设主要结构形式,预应力的施工也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的一个环节。现阶段,预应力钢绞线主要的施工方法是待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达到张拉强度后,将钢绞线按设计长度切割,将钢绞线编号、分类,用穿束机配合人工操作逐根将钢绞线穿入,由于钢绞线用料需要提前预备,用时较长,用工较多,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测量钢绞线穿束机穿过的钢绞线长度的装置,能够实现钢绞线穿束时同步测量,达到计划长度即可将钢绞线切断,无需编号,节约了人工,提高了效率。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测量钢绞线穿束机穿过的钢绞线长度的装置,其包括:围框,其设置于所述钢绞线穿束机外围,所述围框的一对相对边框上各设有一穿线管,两穿线管均位于所述钢绞线穿束机中钢绞线的移动路径上,当所述钢绞线穿束机工作时,所述钢绞线从一穿线管中穿过后进入所述钢绞线穿束机,再从所述钢绞线穿束机穿出后穿过另一穿线管;滚尺测量仪,其包括滚轮和计量滚轮走过距离的电子计量表,所述滚轮抵接在穿入或者穿出所述钢绞线穿束机的钢绞线上,所述电子计量表通过第一连杆连接在所述围框上。优选的是:所述滚轮轮圈部分的截面形状为与所述钢绞线尺寸匹配的半圆形,所述滚轮轮圈凹面朝外且滚轮轮圈凹面上还设置有一层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增加钢绞线与滚轮轮圈间摩擦力的凸起。优选的是:所述滚尺测量仪设置于所述钢绞线从所述钢绞线穿束机穿出后穿过的穿线管的出口处。优选的是:所述钢绞线与所述滚尺测量仪的滚轮接触的位置下方还设置有一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凹槽也与所述钢绞线尺寸匹配,以用于抬起钢绞线使其保持与所述滚尺测量仪的滚轮的接触;所述半圆形凹槽通过第二连杆连接在所述钢绞线从所述钢绞线穿束机穿出后穿过的穿线管上。优选的是:所述围框的四角下表面各设有一伸缩杆,以调节所述围框高度,所述伸缩杆下端连接有支撑脚。优选的是:所述伸缩杆包括:套筒,其连接于所述围框角部的下表面,所述套筒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螺杆,其与所述套筒内壁的内螺纹相匹配,所述螺杆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所述螺杆长度小于所述套筒长度;其中,所述螺杆下端设置有支撑脚。优选的是:所述围框由方钢管围制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可实现在钢绞线穿束时同步对钢绞线用量进行测量,无需对钢绞线事先编号、归类,减省了一道工序,减少了钢绞线施工人员,节约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测量钢绞线穿束机穿过的钢绞线长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测量钢绞线穿束机穿过的钢绞线长度的装置中所述滚尺测量仪的滚轮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测量钢绞线穿束机穿过的钢绞线长度的装置中所述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围框、2-穿线管、3-钢绞线穿束机、4-滚轮、5-电子计量表、6-第一连杆、7-橡胶层、8-凸起、9-半圆形凹槽、10-第二连杆、11-套筒、12-螺杆、13-支撑脚。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测量钢绞线穿束机穿过的钢绞线长度的装置,其包括:围框1,其设置于所述钢绞线穿束机3外围,所述围框1的一对相对边框上各设有一穿线管2,两穿线管2均位于所述钢绞线穿束机3中钢绞线的移动路径上,当所述钢绞线穿束机3工作时,所述钢绞线从一穿线管2中穿过后进入所述钢绞线穿束机3,再从所述钢绞线穿束机3穿出后穿过另一穿线管2;这里围框1可采用方钢管围制而成,穿线管2可采用圆钢管,穿线管2焊接在围框1上。滚尺测量仪,其包括滚轮4和计量滚轮4走过距离的电子计量表5,所述滚轮4抵接在穿入或者穿出所述钢绞线穿束机3的钢绞线上,所述电子计量表5通过第一连杆6连接在所述围框1上。这里滚尺测量仪即为市售的手推滚尺测量仪,第一连杆6的形状根据滚尺测量仪比较方便连接到围框1来进行设计。上述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人工将钢绞线从一穿线管2中穿过后插入钢绞线穿束机3中,经过钢绞线穿束机3后再牵引钢绞线从另一穿线管2中穿过,开启钢绞线穿束机3使其提供钢绞线的穿束力,钢绞线前进时,滚尺测量仪的滚轮4被钢绞线带动,进而滚尺测量仪的电子计量表5得出钢绞线的穿束长度,当电子计量表5上显示的穿束长度为本次穿束的计划长度时,即可停止穿束,剪断钢绞线,进行下一次穿束。上述实施例通过本技术装置减省了事先对钢绞线编号、归类的一道工序,减少了钢绞线施工人员,节约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本技术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可循环使用,取得了经济效益,故在预应力箱梁的施工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可在类似的工程中大量推广应用。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滚轮4轮圈部分的截面形状为与所述钢绞线尺寸匹配的半圆形,所述滚轮4轮圈凹面朝外且滚轮4轮圈凹面上还设置有一层橡胶层7,所述橡胶层7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增加钢绞线与滚轮4轮圈间摩擦力的凸起8。虽然钢绞线表面具有纹路,但是钢绞线与现有技术中的滚轮4轮圈接触过程中仍有可能出现打滑情况,这样就容易造成电子计量表5读数不准确,不能正确反应钢绞线的穿束长度。上述实施例通过设置橡胶层7和凸起8,加大了钢绞线与滚轮4轮圈间摩擦力,极大的减少了钢绞线与滚轮4轮圈间打滑情况的发生。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滚尺测量仪设置于所述钢绞线从所述钢绞线穿束机3穿出后穿过的穿线管2的出口处,由于钢绞线从该穿线管2出来后直接进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件中,因此,滚尺测量仪设置在此处可直接读出进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件中的钢绞线长度,结果无需换算,使用起来更加快捷方便。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钢绞线与所述滚尺测量仪的滚轮4接触的位置下方还设置有一半圆形凹槽9,所述半圆形凹槽9也与所述钢绞线尺寸匹配,以用于抬起钢绞线使其保持与所述滚尺测量仪的滚轮4的接触;所述半圆形凹槽9通过第二连杆10连接在所述钢绞线从所述钢绞线穿束机3穿出后穿过的穿线管2上。这里虽然钢绞线有一定的硬挺度,但是仍有可能会下垂,这样钢绞线就与滚轮4脱离,此时,电子计量表5就不能准确读出穿束长度,为了避免该问题,上述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连杆10和半圆形凹槽9,将钢绞线托起,使其长期保持与所述滚尺测量仪的滚轮4的接触,这样电子计量表5的读数就会比较准确。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围框1的四角下表面各设有一伸缩杆,以调节所述围框1高度,所述伸缩杆下端连接有支撑脚13。这里由于不同型号的钢绞线穿束机3的高度不同,因此,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测量钢绞线穿束机穿过的钢绞线长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围框,其设置于所述钢绞线穿束机外围,所述围框的一对相对边框上各设有一穿线管,两穿线管均位于所述钢绞线穿束机中钢绞线的移动路径上,当所述钢绞线穿束机工作时,所述钢绞线从一穿线管中穿过后进入所述钢绞线穿束机,再从所述钢绞线穿束机穿出后穿过另一穿线管;/n滚尺测量仪,其包括滚轮和计量滚轮走过距离的电子计量表,所述滚轮抵接在穿入或者穿出所述钢绞线穿束机的钢绞线上,所述电子计量表通过第一连杆连接在所述围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测量钢绞线穿束机穿过的钢绞线长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围框,其设置于所述钢绞线穿束机外围,所述围框的一对相对边框上各设有一穿线管,两穿线管均位于所述钢绞线穿束机中钢绞线的移动路径上,当所述钢绞线穿束机工作时,所述钢绞线从一穿线管中穿过后进入所述钢绞线穿束机,再从所述钢绞线穿束机穿出后穿过另一穿线管;
滚尺测量仪,其包括滚轮和计量滚轮走过距离的电子计量表,所述滚轮抵接在穿入或者穿出所述钢绞线穿束机的钢绞线上,所述电子计量表通过第一连杆连接在所述围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测量钢绞线穿束机穿过的钢绞线长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轮圈部分的截面形状为与所述钢绞线尺寸匹配的半圆形,所述滚轮轮圈凹面朝外且滚轮轮圈凹面上还设置有一层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增加钢绞线与滚轮轮圈间摩擦力的凸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测量钢绞线穿束机穿过的钢绞线长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尺测量仪设置于所述钢绞线从所述钢绞线穿束机穿出后穿过的穿线管的出口处。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向升,罗艳明,丁沙,王智高,程辉,韩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