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生物质能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014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生物质能转换装置,包括存水箱,所述存水箱的内部设有走气管,所述存水箱的上表面固接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外壁顶端螺纹连接有旋盖,所述存水箱的下表面右侧固接有弯管,所述弯管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一阀门。该复合生物质能转换装置,通过存水箱、走气管、注水管、旋盖、弯管和第一阀门之间的配合,通过进气管向横筒内部排放热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处过程中,能够使横筒的外侧产生热能对存水箱内部的水进行升温作业,能够对热气体产生的热能进行吸附利用,使得热气体的热利用率得以一定程度的加强,且无需启动外界冷水循环装置,能耗有所降低实用性能得以明显加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生物质能转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质能
,具体为一种复合生物质能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是利用生物质能转换装置对生物质能直接进行燃烧以获得热能,一般情况下,生物质能转换装置包括有用于对生物质能进行燃烧的生物质能转换主体,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热气体,然而,这些热气体都是直接通过生物质能转换装置的输出接口排出的,大大浪费了热能,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复合生物质能转换装得以被进行应用,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旧存有一定的弊端,例如对热气体的利用率较为一般,只能够将热气体进行液化利用热水,且液化过程需要外界冷水循环装置要耗费一定的能源,实用性能较为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生物质能转换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对热气体的利用率较为一般,只能够将热气体进行液化利用热水,且液化过程需要外界冷水循环装置要耗费一定的能源,实用性能较为低下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生物质能转换装置,包括存水箱,所述存水箱的内部设有走气管,所述存水箱的上表面固接有注水管,所述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生物质能转换装置,包括存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水箱(1)的内部设有走气管(2),所述存水箱(1)的上表面固接有注水管(5),所述注水管(5)的外壁顶端螺纹连接有旋盖(6),所述存水箱(1)的下表面右侧固接有弯管(7),所述弯管(7)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一阀门(8);/n所述走气管(2)包括横筒(201)、排气管(202)、进气管(203)、横杆(204)、短杆(205)和螺旋叶(206);/n所述横筒(201)固接在存水箱(1)的内部右侧上方,所述横筒(201)的右侧固接有排气管(202),所述横筒(201)的左侧固接有进气管(203),所述进气管(203)与存水箱(1)的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生物质能转换装置,包括存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水箱(1)的内部设有走气管(2),所述存水箱(1)的上表面固接有注水管(5),所述注水管(5)的外壁顶端螺纹连接有旋盖(6),所述存水箱(1)的下表面右侧固接有弯管(7),所述弯管(7)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一阀门(8);
所述走气管(2)包括横筒(201)、排气管(202)、进气管(203)、横杆(204)、短杆(205)和螺旋叶(206);
所述横筒(201)固接在存水箱(1)的内部右侧上方,所述横筒(201)的右侧固接有排气管(202),所述横筒(201)的左侧固接有进气管(203),所述进气管(203)与存水箱(1)的接触面固定相连,所述横筒(201)的内部横向设有横杆(204),所述横杆(204)的外壁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固接有短杆(205),底端所述短杆(205)的另一端与横筒(201)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短杆(205)的外壁固接有螺旋叶(206),所述螺旋叶(206)的外侧与横筒(201)的内壁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生物质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筒(201)的外壁底端右侧固接有第二阀门(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生物质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03)的左侧设有连接机构(3);
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锥形管(301)、石墨盘根(302)、凸块(303)、丝杆(304)、U型块(305)、圆环(306)、凹槽(307)、螺栓(308)和旋钮(309);
所述锥形管(301)位于存水箱(1)的左侧,所述锥形管(301)的内壁右侧与进气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明胡恩来杨琪炳领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森宏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