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线余热发电与生物质发电协同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0133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泥线余热发电与生物质发电协同利用系统,包括水泥窑系统,所述水泥窑系统的窑头蒸汽出口连接有窑头余热锅炉,所述水泥窑系统的窑尾蒸汽出口连接有窑尾余热锅炉,所述窑头余热锅炉和所述窑尾余热锅炉均与低压蒸汽主蒸汽母管连接,所述低压蒸汽主蒸汽母管连接有低压汽轮机发电机组,所述水泥线余热发电与生物质发电协同利用系统还包括生物质锅炉,所述生物质锅炉的蒸汽出口连接有背压汽轮机发电机组,所述背压汽轮机发电机组的低压蒸汽出口与所述低压蒸汽主蒸汽母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利用了生物质能源,又充分利用了余热锅炉的低压过热蒸汽的余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线余热发电与生物质发电协同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工业发电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泥线余热发电与生物质发电协同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水泥行业是基础原材料行业,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物资同时,一方面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另一方面也存在大量的能源浪费和一定的环境污染。为了降低水泥生产的能耗,我国从上世纪末开始研究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逐渐行成了目前成熟的新型干法窑配套的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截至目前,国内基本2000t/d以上的主流水泥生产线均配备了余热发电系统,利用水泥线自身余热产生的电量基本可提供水泥生产线30%左右的电能,所以水泥线余热发电系统为水泥行业的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目前,水泥线余热发电的存量也比较大,随着水泥线本身的节能改造,水泥窑系统本身的能效指标也得到提高,进入余热发电系统的余热量有所降低,致使余热发电系统的发电量达不到设计负荷,从而造成原余热发电设备在能力上出现了部分闲置。因此,现有技术中急需一种避免发电能力浪费、充分利用水泥线余热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泥线余热发电与生物质发电协同利用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泥线余热发电与生物质发电协同利用系统,包括水泥窑系统,所述水泥窑系统的窑头蒸汽出口连接有窑头余热锅炉,所述水泥窑系统的窑尾蒸汽出口连接有窑尾余热锅炉,所述窑头余热锅炉和所述窑尾余热锅炉均与低压蒸汽主蒸汽母管连接,所述低压蒸汽主蒸汽母管连接有低压汽轮机发电机组,所述水泥线余热发电与生物质发电协同利用系统还包括生物质锅炉,所述生物质锅炉的蒸汽出口连接有背压汽轮机发电机组,所述背压汽轮机发电机组的低压蒸汽出口与所述低压蒸汽主蒸汽母管连接。所述低压汽轮机发电机组包括低压汽轮机和与所述低压汽轮机连接的第一发电机。所述背压汽轮机发电机组包括背压汽轮机和与所述背压汽轮机连接的第二发电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生物质锅炉和水泥窑余热锅炉结合的方式,既利用了生物质能源,又充分利用了余热锅炉的低压过热蒸汽的余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的水泥线余热发电与生物质发电协同利用系统,包括水泥窑系统,水泥窑系统的窑头蒸汽出口连接有窑头余热锅炉,水泥窑系统的窑尾蒸汽出口连接有窑尾余热锅炉,窑头余热锅炉和窑尾余热锅炉均与低压蒸汽主蒸汽母管连接,低压蒸汽主蒸汽母管连接有低压汽轮机发电机组,水泥线余热发电与生物质发电协同利用系统还包括生物质锅炉,生物质锅炉的蒸汽出口连接有背压汽轮机发电机组,背压汽轮机发电机组的低压蒸汽出口与低压蒸汽主蒸汽母管连接。水泥窑通常地处较为偏僻,其周边一般都存在一定量农林剩余物,因而具有较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生物质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水泥线周边丰富的生物质资源,结合现有余热电站情况,为有发电能力闲置的余热电站配套建设一套生物质发电系统,既能使原余热发电系统的设备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又能尽可能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增加发电量供给水泥厂使用,从而在减量化处理水泥厂附近的农林剩余物的同时减少水泥厂从电网购电。将生物质锅炉产生的中温中压蒸汽通过背压汽轮机做功,驱动第二发电机发电后,排出的低压蒸汽与余热锅炉排出的低压过热蒸汽一同进入低压蒸汽主蒸汽母管,并驱动余热发电系统原汽轮机做功,带动第一发电机发电。在不额外增加辅助系统前提下,实现热能的梯级利用,最大程度的提高自备电站的发电量。在原余热发电系统增设背压机组的操作员站,实现了生物质发电系统和原余热发电系统的无缝结合。另外监控操作系统的集成化程度较高,原余热发电操作员可以轻松上手,无需增加新的操作员。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线余热发电与生物质发电协同利用系统,包括水泥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水泥窑系统的窑头蒸汽出口连接有窑头余热锅炉,所述水泥窑系统的窑尾蒸汽出口连接有窑尾余热锅炉,所述窑头余热锅炉和所述窑尾余热锅炉均与低压蒸汽主蒸汽母管连接,所述低压蒸汽主蒸汽母管连接有低压汽轮机发电机组,所述水泥线余热发电与生物质发电协同利用系统还包括生物质锅炉,所述生物质锅炉的蒸汽出口连接有背压汽轮机发电机组,所述背压汽轮机发电机组的低压蒸汽出口与所述低压蒸汽主蒸汽母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线余热发电与生物质发电协同利用系统,包括水泥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水泥窑系统的窑头蒸汽出口连接有窑头余热锅炉,所述水泥窑系统的窑尾蒸汽出口连接有窑尾余热锅炉,所述窑头余热锅炉和所述窑尾余热锅炉均与低压蒸汽主蒸汽母管连接,所述低压蒸汽主蒸汽母管连接有低压汽轮机发电机组,所述水泥线余热发电与生物质发电协同利用系统还包括生物质锅炉,所述生物质锅炉的蒸汽出口连接有背压汽轮机发电机组,所述背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成胡希栓刘志斌冯向姜舒博张福滨王彩霞董兰起
申请(专利权)人: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