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体及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078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体及制冷设备,门体包括门壳、两分别盖设在门壳两端的端盖及搭设于门壳和两端盖上的内胆,门壳和两端盖围设构成发泡腔;其中,内胆在发泡腔的拐角处形成有朝向发泡腔凸出的内凹结构,端盖和/或门壳在拐角处形成有容纳结构,容纳结构形成有容纳槽,内凸结构容置于容纳槽中,容纳结构和内凸结构相对的两表面共形设置。通过上述设置,省去了人工填充海绵的工序,有效减小了拐角处漏泡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体及制冷设备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门体及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制冷设备的门体一般都是发泡成型,为保证门体密封性能及外观效果,在门体发泡过程中不能有漏泡问题,通常会在门壳、内胆和端盖的连接拐角处人工填充海绵进行密封,不仅耗费人力,而且密封效果不理想,仍易造成漏泡问题。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设计一种新的门体及制冷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门体,所述门体包括:门壳、两分别盖设在所述门壳两端的端盖及搭设于所述门壳和两所述端盖上的内胆,所述门壳和两所述端盖围设构成发泡腔;其中,所述内胆在所述发泡腔的拐角处形成有朝向所述发泡腔凸出的内凹结构,所述端盖和/或所述门壳在所述拐角处形成有容纳结构,所述容纳结构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内凸结构容置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容纳结构和所述内凸结构相对的两表面共形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壳包括面板以及两侧板,所述两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面板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侧边;两所述端盖分别盖设于所述门壳在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两端;所述内凸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内凸部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内凸部,所述第一内凸部和所述第二内凸部在所述拐角处相互连接;所述容纳结构包括相互连接且在所述拐角处构成容纳槽的第一容纳板、第二容纳板和第三容纳板,所述第一容纳板与第一方向平行,第二容纳板与第二方向平行,所述第三容纳板与所述面板平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侧板远离所述面板的一端均朝向另一侧板弯折形成有门壳连接板,每一所述端盖远离所述面板的一端均朝向另一端盖弯折形成有端盖连接板,所述门壳连接板和所述端盖连接板围设构成所述发泡腔的腔口;所述内胆包括主体部,围设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内凸结构,以及围设连接于所述内凸结构的搭设板,所述内胆通过所述搭设板搭设于所述门壳连接板和所述端盖连接板上,以覆盖所述腔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内凸结构到所述搭设板边缘的方向上,所述搭设板朝向所述门壳连接板或所述端盖连接板倾斜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壳连接板远离所述侧板的一端朝向所述面板弯折形成有门壳挡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板及所述面板在朝向所述端盖的一侧均形成有插接板,所述端盖对应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板插接于所述插接槽中,实现所述端盖与所述侧板和所述面板的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盖朝向所述面板的一侧形成有内接部,以构成所述插接槽,所述面板的所述插接板插接于所述插接槽,所述面板抵接于所述内接部;所述内接部与所述面板抵接表面形成有凹槽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纳结构形成于所述端盖连接板和/或所述门壳连接板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凸结构相对所述容纳结构的表面为弧形表面,所述容纳结构相对所述内凸结构的表面为弧形表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及开合设置于所述箱体上的如上述所述的门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门体及制冷设备通过内凸结构与容纳结构的配合设置,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的密封海绵,因而省去了人工填充海绵的工序,不仅降低人力与物力成本,简化了操作工序,提高了生产线装配效率及质量,而且本技术的上述密封方式较现有技术密封效果更好,减小了漏泡风险,进而提高了门体的合格率;(2)本技术的门体及制冷设备通过容纳结构和内凸结构相对的两表面的共形设置,即容纳结构与内凸结构相对的两表面形状相匹配,减小了容纳结构与内凸结构之间的装配间隙,增加了内凸结构和容纳结构的配合面积,从而进一步地减小了漏泡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门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门体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门体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门体中门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门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门体图5中门壳和端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00-门体;1-门壳;11-面板;12-侧板;13-门壳连接板;131-门壳挡板;14-插接板;2-端盖;21-端盖连接板;22-插接槽;23-内接部;231-凹槽结构;3-内胆;31-内凸结构;311-第一内凸部;312-第二内凸部;32-主体部;33-搭设板;4-发泡腔;5-容纳结构;51-容纳槽;52-第一容纳板;53-第二容纳板;54-第三容纳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图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及开合设置于箱体上的门体100。具体地,门体100包括门壳1、两分别盖设在门壳1两端的端盖2及搭设于门壳1和两端盖2上的内胆3,门壳1和两端盖2围设构成发泡腔4。其中,内胆3在发泡腔4的拐角处形成有朝向发泡腔4凸出的内凹结构31,端盖2和/或门壳1在拐角处形成有容纳结构5,容纳结构5形成有容纳槽51,内凸结构31容置于容纳槽51中,容纳结构5和内凸结构31相对的两表面共形设置。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制冷设备为冰箱。由此,本技术一方面通过内凸结构31与容纳结构5的配合设置,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的密封海绵,因而省去了人工填充海绵的工序。由于现有技术中人工填充海绵的工序通常需要两名操作人员使用四块海绵粘贴在拐角处,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包括门壳、两分别盖设在所述门壳两端的端盖及搭设于所述门壳和两所述端盖上的内胆,所述门壳和两所述端盖围设构成发泡腔;/n其中,所述内胆在所述发泡腔的拐角处形成有朝向所述发泡腔凸出的内凹结构,所述端盖和/或所述门壳在所述拐角处形成有容纳结构,所述容纳结构形成有容纳槽,内凸结构容置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容纳结构和所述内凸结构相对的两表面共形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包括门壳、两分别盖设在所述门壳两端的端盖及搭设于所述门壳和两所述端盖上的内胆,所述门壳和两所述端盖围设构成发泡腔;
其中,所述内胆在所述发泡腔的拐角处形成有朝向所述发泡腔凸出的内凹结构,所述端盖和/或所述门壳在所述拐角处形成有容纳结构,所述容纳结构形成有容纳槽,内凸结构容置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容纳结构和所述内凸结构相对的两表面共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壳包括面板以及两侧板,所述两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面板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侧边,两所述端盖分别盖设于所述门壳在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两端;
所述内凸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内凸部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内凸部,所述第一内凸部和所述第二内凸部在所述拐角处相互连接;
所述容纳结构包括相互连接且在所述拐角处构成容纳槽的第一容纳板、第二容纳板和第三容纳板,所述第一容纳板与第一方向平行,第二容纳板与第二方向平行,所述第三容纳板与所述面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体,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板远离所述面板的一端均朝向另一侧板弯折形成有门壳连接板,每一所述端盖远离所述面板的一端均朝向另一端盖弯折形成有端盖连接板,所述门壳连接板和所述端盖连接板围设构成所述发泡腔的腔口;
所述内胆包括主体部,围设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内凸结构,以及围设连接于所述内凸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少怀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