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智能空调扇,主要有机体、风扇及水槽,所述机体前面具有出风口,所述水槽位于机体下部,水槽上固定有支架,支架上架放转轴,且转轴装配有转盘,转盘中固定有加湿滤网,转盘位于出风口与风扇之间,水槽端部具有顶杆与水箱对接,所述水箱侧壁配置有水位传感器,机体中具有第一电接头与水位传感器对接,所述机体中还配置有与第一电接头及风扇电性连接的无线收发装置,控制器,触摸显示板,蜂鸣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进风带动转盘在水槽中转动增湿降温的结构,其耗水量较低,降温效果更佳,结合无线收发装置对各电元器件进行远程控制,操作更为智能、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智能空调扇
本技术涉及空调扇
,特指一种无线智能空调扇。
技术介绍
空调扇本质上是一种风扇,以水为介质,可在短时间内送出等同于水温的风,冷暖皆可。与电风扇相比,空调扇更有加湿空气的功能,但其功率较传统风扇高得多,有60-80W左右,但又比空调低得多。价格方面非常具有亲和力。但毕竟其一般不具备压缩机,无法制冷,需要通过水泵将水抽取喷淋才能持续获取所需温度的风,耗水量较大,需要不断往水槽中注水,因此在使用上颇为不便。另外,现有的空调扇为了降低成本,以较低的价格打动中下层的消费群体,其智能应用方面均较为简单,智能化程度低,大多都是采用机械控制方式,无法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智能空调扇,主要利用转盘转动加湿方式对进风进行降温,结合无线智能控制方式,操作更为简单,方便。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为一种无线智能空调扇,主要有机体、风扇及水槽,所述机体前面具有出风口,所述水槽位于机体下部,水槽上固定有支架,支架上架放转轴,且转轴装配有转盘,转盘中固定有加湿滤网,转盘位于出风口与风扇之间,水槽端部具有顶杆与水箱对接,水箱的上下端分别与水槽及机体契合连接,所述水箱侧壁配置有水位传感器,机体中具有第一电接头与水位传感器对接,所述机体中还配置有与第一电接头及风扇电性连接的无线收发装置,控制器,触摸显示板,蜂鸣器。本技术的水箱设有上盖,且上盖处配置有推杆,推杆顶端具有密封体,推杆与上盖之间配置有弹簧。本技术的机体下部具有第一滑槽,水槽通过第一滑槽插入装配于机体中,机体上部一侧设有第二滑槽,水箱倒扣于水槽上,且水箱底部通过第二滑槽插入并装配于机体侧部。本技术的水位传感器的接电端贯穿水箱裸露于水箱外壁,第一电接头为与水位传感器对接的供电端。本技术的水槽端部配置有超声波雾化器,机体中还配置有第二电接头,超声波雾化器的接电端贯穿水槽裸露于水槽外壁,第二电接头为与超声波雾化器对接的供电端。本技术的顶杆与超声波雾化器分别位于水槽的两端。本技术的机体背面配置有过滤网,机体底部配置有滚轮。本技术的优点为:本技术采用无线收发装置对各电元器件进行远程控制,操作更为智能、方便;进一步改进水箱、水槽及机体的装配结构,使风扇进风带动转盘在水槽中转动增湿降温的结构,其耗水量较低,降温效果更佳,并且具有水箱的低水位报警功能,能够提前进行缺水提示,保证降温效果能够持续,使用更为舒适。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无线智能空调扇,主要有机体1、风扇2及水槽3,所述机体1前面具有出风口10,所述水槽3位于机体1下部,水槽3上固定有支架4,支架4上架放转轴41,且转轴41装配有转盘5,转盘5中固定有加湿滤网51,加湿滤网51优选为PP瓦楞材质,具有吸水作用,转盘5位于出风口10与风扇2之间,当风扇2转动时,从机体1背面抽取外界空气对机体1内部引进风,进风经过风扇2后会带动转盘5绕转轴41转动,若需要转动更加均匀,则加湿滤网51可以多层折叠,且折叠面可以形成如风扇扇面类似的倾斜面(图中无示出),进风会带动通过加湿滤网51会带动转盘5一直旋转,而转盘5下部一直处于水槽3中,因此加湿滤网51能够吸水,在转盘5转动的过程中对进风进行有效降温,进风经过转盘5后从出风口10送出,即为冷风。具体的,水槽3端部具有顶杆31与水箱6对接,如图3所示,水箱6设有上盖60,且上盖60处配置有推杆601,推杆601顶端具有密封体602,密封体602优选硅胶材质制成,推杆601与上盖60之间配置有弹簧603,当水箱6装满水并倒扣于水槽3中时,顶杆31会插入上盖60中,进而顶杆31向上推动推杆601,该过程中,推杆601受力压缩弹簧603,并且将密封体602上顶脱离上盖60的出水口,则水箱6中的水会流入水槽3中,当水槽3中的水上升至上盖60位置时,在水箱6中水的压强以及大气压的作用下,水箱6中的水不会继续流出,直至水槽3中的水蒸发使液面降低至上盖60下方时,水箱6中的水继续流出进行补充,以此通过水箱6持续补水。机体1下部具有第一滑槽38,水槽3通过第一滑槽38插入装配于机体1中,机体1上部一侧设有第二滑槽39,水箱6倒扣于水槽3上,且水箱6底部通过第二滑槽39插入并装配于机体1侧部,形成水箱6的上下端分别与水槽3及机体1契合连接的结构,具体装配时,需先将水槽3通过第一滑槽38插入机体1底部,此时转盘5位于风扇2及出风口10之间,而机体1侧部具有空位,水箱6装满水后装配上盖60,此时密封体602在弹簧603的作用下贴紧上盖60的出水口,则水箱6处于密封状态,将水箱6倒置,以倾斜的方式,先将水箱6下部插入水槽3中,使上盖60与顶杆31插接,而后将水箱6底部顺着第二滑槽39插入机体1,则水槽3、水箱6与机体1形成完整的装配结构。该结构可以在补水时单独取出水箱6即可,水槽3中可以始终保持一定的水位,补水过程中设备可以正常运行。水箱6侧壁配置有水位传感器61,机体1中具有第一电接头11与水位传感器61对接,水位传感器61的接电端贯穿水箱6裸露于水箱6外壁,贯穿处需做防漏水处理,第一电接头11为与水位传感器61对接的供电端,当水箱6插入水槽3中使,水位传感器61接电端与第一电接头11完成对接,水槽3端部配置有超声波雾化器32,机体1中还配置有第二电接头16,顶杆31与超声波雾化器32分别位于水槽3的两端,超声波雾化器32的接电端贯穿水槽3裸露于水槽3外壁,贯穿处需做防漏水处理,第二电接头16为与超声波雾化器32对接的供电端,当水槽3插入机体1中时,超声波雾化器32的接电端与第二电接头16完成对接,超声波雾化器32能够按需进行开启,当需要的水气量更大时,开启超声波雾化器32将水槽3中的水雾化,雾化后的水气上升,随降温后的风一同送出,雾化的水气能够直接作用于人体,达到进一步降温。如图4所示,机体1中还配置有与第一电接头11、第二电接头16及风扇2电性连接的无线收发装置12,控制器13,触摸显示板14,蜂鸣器15,具体的,无线收发装置12与外部操控设备对接传送信号并输送给控制器13,控制器13可采用PLC可编程控制系统,控制器13能够发送指令给风扇2、第一电接头11、第二电接头16、触摸显示板14以及蜂鸣器15进行工作。触摸显示板14能够显示设备缺水或工作风量等状态,并且可以触摸调节风扇2的转速等,当水箱6中的水位低于水位传感器61时,则水位传感器61通过第一电接头11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13中,控制器13则指令触摸显示板14与蜂鸣器15工作,通过显示及音频提示水箱6缺水。外部操控设备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智能空调扇,主要有机体(1)、风扇(2)及水槽(3),所述机体(1)前面具有出风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3)位于机体(1)下部,水槽(3)上固定有支架(4),支架(4)上架放转轴(41),且转轴(41)装配有转盘(5),转盘(5)中固定有加湿滤网(51),转盘(5)位于出风口(10)与风扇(2)之间,水槽(3)端部具有顶杆(31)与水箱(6)对接,水箱(6)的上下端分别与水槽(3)及机体(1)契合连接,所述水箱(6)侧壁配置有水位传感器(61),机体(1)中具有第一电接头(11)与水位传感器(61)对接,所述机体(1)中还配置有与第一电接头(11)及风扇(2)电性连接的无线收发装置(12),控制器(13),触摸显示板(14),蜂鸣器(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智能空调扇,主要有机体(1)、风扇(2)及水槽(3),所述机体(1)前面具有出风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3)位于机体(1)下部,水槽(3)上固定有支架(4),支架(4)上架放转轴(41),且转轴(41)装配有转盘(5),转盘(5)中固定有加湿滤网(51),转盘(5)位于出风口(10)与风扇(2)之间,水槽(3)端部具有顶杆(31)与水箱(6)对接,水箱(6)的上下端分别与水槽(3)及机体(1)契合连接,所述水箱(6)侧壁配置有水位传感器(61),机体(1)中具有第一电接头(11)与水位传感器(61)对接,所述机体(1)中还配置有与第一电接头(11)及风扇(2)电性连接的无线收发装置(12),控制器(13),触摸显示板(14),蜂鸣器(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智能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6)设有上盖(60),且上盖(60)处配置有推杆(601),推杆(601)顶端具有密封体(602),推杆(601)与上盖(60)之间配置有弹簧(60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无线智能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家达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