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锅炉排污扩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98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站锅炉排污扩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本体具有容纳排污水的容纳腔,排污水能够在容纳腔内进行闪蒸并形成闪蒸汽和闪蒸水;闪蒸汽能量回收管路,闪蒸汽能量回收管路设于容纳腔内的上部,闪蒸汽能量回收管路通过闪蒸汽换热通道与容纳腔相通,容纳腔内的闪蒸汽经过闪蒸汽换热通道时能够与流经闪蒸汽换热通道外的冷换介质进行热交换;闪蒸水能量回收管路,闪蒸水能量回收管路设于容纳腔内的下部,闪蒸水能量回收管路通过闪蒸水换热通道与容纳腔相通,闪蒸水经过闪蒸水换热通道时能够与流经闪蒸水换热通道外的冷换介质进行热交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锅炉排污扩容器造成能量大量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站锅炉排污扩容器
本技术涉及电站锅炉排污水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站锅炉排污扩容器。
技术介绍
电站锅炉汽包设有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水系统,连续排污水先送到连续排污扩容器,经一次扩容闪蒸出的0.488MPaG蒸汽通过排汽管道与除氧器的汽平衡相连接,用于除氧器加热除盐水,闪蒸降压后的158℃排污水再送至定期排污扩容器或连续排污二级扩容器内,进行二次扩容闪蒸,闪蒸出的蒸汽对空排放,闪蒸降压后的约105℃排污水排至降温池,冷却后经水泵送至生产回水系统。定期排污水直接送至定期排污扩容器,高压炉水直接降压闪蒸出的蒸汽对空排放,闪蒸降压后的约105℃排污水排至降温池中,冷却后经水泵送至生产回水系统。排污水经进口管切向进入排污扩容器内,使流体旋转流动,排污水降压后产生的闪蒸汽在扩容器内上升,经顶部的排汽口对空排放。降压后的闪蒸水在扩容器内向下流动,最终经扩容器底部设置的排污水出口流出,排至降温池,自然冷却至常温后由泵送至生产回水系统内。锅炉连续排污水经二级扩容器扩容后,排放的闪蒸汽和依靠降温池自然冷却损失掉的能量占二级连续排污水总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站锅炉排污扩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容器本体(10),所述容器本体(10)具有容纳排污水的容纳腔,所述排污水能够在所述容纳腔内进行闪蒸并形成闪蒸汽和闪蒸水,所述容器本体(10)的顶部开设有排汽口(11),所述容器本体(10)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12);/n闪蒸汽能量回收管路(20),所述闪蒸汽能量回收管路(20)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上部,所述闪蒸汽能量回收管路(20)的壳程通过管板与所述容纳腔隔开,所述闪蒸汽能量回收管路(20)通过闪蒸汽换热通道(30)与所述容纳腔相通,所述容纳腔内的闪蒸汽经过所述闪蒸汽换热通道(30)时能够与流经所述闪蒸汽换热通道(30)外的冷换介质进行热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站锅炉排污扩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本体(10),所述容器本体(10)具有容纳排污水的容纳腔,所述排污水能够在所述容纳腔内进行闪蒸并形成闪蒸汽和闪蒸水,所述容器本体(10)的顶部开设有排汽口(11),所述容器本体(10)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12);
闪蒸汽能量回收管路(20),所述闪蒸汽能量回收管路(20)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上部,所述闪蒸汽能量回收管路(20)的壳程通过管板与所述容纳腔隔开,所述闪蒸汽能量回收管路(20)通过闪蒸汽换热通道(30)与所述容纳腔相通,所述容纳腔内的闪蒸汽经过所述闪蒸汽换热通道(30)时能够与流经所述闪蒸汽换热通道(30)外的冷换介质进行热交换;
闪蒸水能量回收管路(40),所述闪蒸水能量回收管路(40)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下部,所述闪蒸水能量回收管路(40)的壳程通过管板与所述容纳腔隔开,所述闪蒸水能量回收管路(40)通过闪蒸水换热通道(50)与所述容纳腔相通,所述闪蒸水经过所述闪蒸水换热通道(50)时能够与流经所述闪蒸水换热通道(50)外的冷换介质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站锅炉排污扩容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容器本体(10)的纵向,所述容器本体(10)具有位于所述闪蒸水能量回收管路(40)下部的闪蒸水换热区、位于所述闪蒸汽能量回收管路(20)上部的闪蒸汽换热区以及位于所述闪蒸水换热区和所述闪蒸汽换热区之间的闪蒸区,所述容器本体(10)还包括排污水进口(13),所述排污水进口(13)位于所述闪蒸区的侧壁处,并沿所述容器本体(10)的切线延伸,以使所述排污水切向进入所述容器本体(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站锅炉排污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站锅炉排污扩容器还包括隔板(60),所述隔板(60)设置于所述闪蒸区内,并且所述隔板(60)与所述容器本体(10)的侧壁隔成一环形槽体,所述排污水进入所述容纳腔后先流入所述环形槽体内,所述闪蒸水再由所述环形槽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季印大伟张庆哲邢广智刘晓峰徐云鹏路锦新刘敏刘志刚倪福武龚义道杨春丽张庆国魏永涛陈建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