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柔性电加热器用数字程序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913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家用柔性电加热器用数字程序控制器,包括工作电源,与控制电路(3)连接的传感电路和执行电路(7),执行电路(7)与加热器(2)的电热线层(8)连接,其特征在于传感电路包括恒定电流源(13),加热器(2)的感温线层(9)的感温线(Rf)连接在恒定电流源(13)的正、负输出端上,恒定电流源(13)的正负输出端与控制电路(3)的单片机(IC↓[1])的脚(3、5)连接,单片机(IC↓[1])与温度设定输入电路(12),时间设定输入电路(11)、直流电压源(14)和电源控制电路(15)连接。(*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Digital program controller for household flexible electric heater

Digital program controller for domestic flexible electric heater, including power supply, and a control circuit (3) sensing circuit and the execution circu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ecution circuit (7), (7) and (2) the electric heater wire layer (8)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sensing circuit comprises a constant current source (13), heater (2) the temperature line layer (9) of the temperature line (Rf) connected to the constant current source (13)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outputs, a constant current source (13)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output terminal and the control circuit of the MCU (IC (3): 1 feet (3, 5)) connection, single chip (IC: 1) input circuit and temperature setting, time setting (12) input circuit (11), DC voltage source (14) and a power supply control circuit (15) conn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采用双层(或三层)螺旋发热线和感温线的家用柔性电加热器的数字程序控制装置有关。技术背景已有的柔性电加热器的模拟控温开关(ZL98229600.2),适用于采用双层螺旋发热线的家用柔性电加热器具,模拟控温开关采用了闭环控制方式,它主要是用模拟电压比较器方式实现温度设定和控制,可以旋转开关上温度设定旋扭将温度控制在一个设定的点上。但是,它与采用单片机进行数字精确控制不同,它的旋扭也只能表达温度设定值高或低的趋向,而不能准确地表达温度的数值,也不能设置工作定时。它不具备对工作温度和工作时间作数字化和程序化控制的功能。采用双层螺旋线发热的家用柔性电加热器具是将双层螺旋线中的一根螺旋线用作电加热器,另一根与其平行绕线且与其绝缘的螺旋线用作温度传感器,它的温阻特性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家用柔性电加热器具的整个面的温升。因生产工艺成熟,可靠性高,而广泛应用于闭环控温的家用柔性电加热器具。只是现有的双层螺旋发热线控温技术如前所述,采用的是模拟控温技术,精度低,舒适性和安全性都较差,且功能单一。另外,在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针对采用单根发热线或单层螺旋发热线的电热毯进行控温的单片机控制器(ZL96216654.5多功能电热毯模糊控制器)。这种控制器检测的温度只是电热毯的某些点的温度,不能准确全面地测量和控制电热毯的整个面的温升。因而,当电热毯出现非正常工作状态局部温升过高的危险时,这种控制器技术方案上的缺陷而难以执行安全保护。而且,它同样不具备工作温度和工作时间的数字设定、数字显示和数字控制的功能。技术的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简单,方便,可精确设定、测量和控制电热毯的整个面的温升,可定时的家用加热器用数字程序控制器。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使控制器能自动存储用户的写入的时间、温度等参数,便于回收核查。本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用户进行温度、时间的数字设定,具有数字显示功能的控制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家用柔性电加热器用数字程序控制器包括工作电源,与控制电路(3)连接的传感电路和执行电路(7),执行电路(7)与加热器(2)的电热线层(8)连接,其特征在于传感电路包括恒定电流源(13),加热器(2)的感温线层(9)的感温线(Rf)连接在恒定电流源(13)的正、负输出端上,恒定电流源(13)的正负输出端与控制电路(3)的单片机(IC1)的脚(3、5)连接,单片机(IC1)与温度设定输入电路(12),时间设定输入电路(11)、直流电压源(14)和电源控制电路(15)连接。电源控制电路(15)有熔断器(Fu)与双极电源开关(SA)的1个极、电阻(R1)串联后与电阻(R2)和电容(C1)的并联电路串接,再与直流电压源(14)的整流桥(VD1-4)的一输入端连接,双极电源开关的另一极与整流桥(VD1-4)的另一输入端连接,直流电压源(14)有三端稳压器(IC4)与整流桥(VD1-4)的正负输出端连接,电容(C4)接于(IC4)的2脚和3脚之间,电容(C4)的两端分别与单片机(IC1)的脚(16,5)连接。恒定电流源(13)有稳压管(VW2),二极管(VD8)和电阻(R3)串联连接于直流电压源(14)的正、负端,二极管(VD8)和电阻(R3)连接点接NPN三极管(VT1)的基极,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4)接直流电压源(14)正端,感温线(Rf)通过接线柱(G1、G2)连接在(VT1)的发射极和直流电压源(14)的负端之间,并联的电容(C5,C6)与感温线并联并且接单片机(IC1)的脚(3、5),并联的电容(C7、C8)的一端接直流电压源(14)的负端,其另一端分别接单片机(IC1)的脚(17,18),陶瓷谐振器(H)也连接在(IC1)的脚(17,18)之间。执行电路(7)与单片机(IC1)之间有光耦隔离器(6),光耦隔离器为集成电路(IC3),集成电路(IC3)的输入口1脚与单片机(IC1)的13脚连接,集成电路(IC3)的输出口4脚串联电阻(R7)接可控硅(SCR)阳极和二极管(VD5),其6脚正向串联二极管(VD6)接可控硅(SCR)控制极构成了执行电路(7),加热器(2)的电热线层(8)的加热线通过接线柱(H2,H1)与二极管(VD5)并联,电阻(R9)与电容(C9)串接后与可控硅(SCR)并联,加热线与电源控制电路(15)连接。单片机(IC1)与集成电路(IC2)连接,集成电路(IC2)的脚(1,2,3,4,7)全部接直流电压源(14)的负端和集成电路(IC3)的2脚,脚(8)接直流电压源(14)的正端,脚(5,6)分别连接单片机(IC1)的脚(1,2),电阻(R10、R11)的一端接直流电压源(14)的正端,另一端分别接单片机(IC1)的脚(2,1)构成单片机(IC1)的扩展存储器(5)。单片机(IC1)脚(15、14、20、19)与数字显示器(4)连接。有参数写入电路(10)与单片机(IC1)连接,电阻(R12,R16,R13,R17,R14,R18,R15、R19)分别与开关(SB1,SB2,SB3,SB4)串接于直流电压源(14)的正负端之间,两个电阻的连接点分别与单片机(IC1)的脚(8,9,10,11)连接构成时间设定输入电路(11),温度设定输入电路(12)和参数写入电路(10)。单片机(IC1)为EM78P458,集成电路(IC2)为24CO2。本技术有如下优点(1)工作温度的数字显示、程序控制;工作定时的数字显示、数字控制;自动记忆操作者选择的温度和定时;音响提示操作;快速升温、准确恒温、使用安全。(2)由于本方案中采用了恒流源技术,由于制造的原因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感温螺旋线的温阻离散误差可以被单片机准确测量,实现测温程序补偿修正处理。从而简化了生产中的调试过程。降低生产成本。(3)由于连续稳定的恒流源加在与螺旋发热线并行绕制的感温螺旋线上,使细微温度阻变化都以Δmv量被单片机采集写入,进行数字化处理,准确全面地检测家用柔性电加热器具的整个面的温度变化而实现精确测量和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数字程序控制电路由包括单片机电路、扩展存储器电路;LED显示器电路、光耦合隔离电路、温度设定输入电路、工作定时输入电路、参数写入电路、功率驱动执行电路、电源降压控制电路、直流电压源电路和恒流源电路共11个单元电路组成。电流熔断器FU、双极电源开关SA的1个极、电阻R1串联后再与R2和电容C1的并联电路串接,电源电压通过这个串联电路和SA的另一极接在整流桥VD1-4两输入端上,构成电源降压控制回路。稳压管VW1、电容C2和C3并联于整流桥VD1-4的输出端,整流桥VD1-4的正输出端接5V三端稳压器IC4的1脚,整流桥VD1-4的负输出端联接三端稳压器IC4的3脚,电容C4接在三端稳压器IC4的2脚3脚之间构成了DC5V直流电压源电路。IC4的2脚是DC5V的正端连接单片机IC1的16脚,IC4的3脚是DC5V的负端连接单片机IC1的5脚,构成单片机IC1的供电回路。稳压管VW2、二极管VD8和R3串联连接DC5V直流电压源电路正负端,VD8和R3连接点接PNP三极管VT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帆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